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六百六十章 赈灾(一)

重铸刚明 第六百六十章 赈灾(一)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武英殿,掌控大明这个大帝国的高层齐聚一堂,所有人确实愁眉苦脸,显然是心情不佳。

“好了,今日召集你们是来商量对策的,户部先把各地的旱情以及朝廷的粮食储备给诸位爱卿介绍一下,之后我等再定下赈灾策略。

我大明的百姓恐怕已经等不及了!”

户部尚书毕自严起身,对朱由检一番行礼后开口对众人说道:“皇上,诸位同僚,据户部十日前的最新统计结果,大明此次旱情极为严重,已经是崇祯元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了。

从西边的甘肃到东部的山东,从南方的福建到北方的漠南,大明将近一半的土地都受到干旱的影响。

这其中,陕西、河南、山东、山西、北直隶、湖北六省的情况最为严重,他们的田地大多数都要减产五成以上。

按照黄首辅之前人口、田地普查的数据,六省人口总数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四千万人。

户部估计此次受灾虽然极为严重,但经过朝廷十年时间对玉米、番薯等作物的大规模推广,各地的百姓或多或少都有些积累。

对于这其中六七成的百姓粮食收货后凭借着存粮他们再坚持两三个月问题并不大。

想来三个月后中原大地的旱情能得到缓解,就算不能,我大明也有足够的时间赈灾。

据户部估计三个月内沦为难民的将有三百万人以上,需要的粮食将近一千万石粮食。

而现在又经过辽东战事的消耗,消耗了北直隶、山东两省大量粮食,朝廷之前也花费了大力气从多地调运粮食充实粮仓,现在两地粮食储存已经基本恢复。

但六省的储存粮食加起来也不过五百万石,要想从其他省调运,只能从南直隶调运,南直隶最多拿出两百万石,差额还有三百万石!

至于其他的各种赈灾物资,据户部估计,大约需要价值五百万两白银的物资用于赈灾。

这些钱户部只能拿出三百万两,还差两百万两纹银。

请皇上圣裁!”

毕自严一脸沉重的给众人介绍了目前各省的形势。

而毕自严话音刚落,就有人立刻出声,“皇上,臣弹劾户部尚书毕自严枉顾圣恩,渎职!”

还没缓过来的众人连忙望向出声的人,正是督察院右都御史杨所修,只见此人正一脸愤怒的瞪着毕自严,俨然一副恨不得吞其肉、食其骨!.

朱由检面色不变,缓声道:“杨所修,要弹劾朝廷重臣可要证据确凿,你若是做好准备就说吧,朕也想听听毕爱卿犯了什么事。”

听到朱由检这话,杨所修周围的官员默契的远离了杨所修两步。

杨所修却不为所动,仿佛没有听到皇上话里对毕自严的维护。

“皇上,崇祯五年,朝廷商议确定,对全国各省的粮仓就行彻查,经过彻查,全国处理了一大批贪官污吏,我大明的粮仓体系也位置为止一新。

自崇祯六年起,朝廷决定在各省储存粮食作为赈灾之用,按照计划,各省储存的粮食都应当在百万石以上!

为何四年时间过去了,各地储存的粮食还只有这么一点儿?

这不是渎职是什么?”

杨所修义正言辞的说道。

一旁的毕自严也是愤怒的全身颤抖。

“皇上,臣请自辩!”

“自然可以。”

“皇上,自崇祯六年朝廷开始准备储存粮食之后,户部从未懈怠,仅到了崇祯七年各地的储存任务都已经完成,

全国除了京师储存五百万石粮食之外,其余各地储存的粮食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万石。

但是崇祯九年,大明多地遭受雪灾,各省的粮食储备都被调拨用于赈灾。

接下来又迎来辽东战事,各地的粮食消耗量甚大,受灾的几省能拿出五百万两已经

赈灾(一)免费阅读:,!

极为不容易了。

至于西南几省因为一直在推进改土归流,以及从江西、南直隶、河南等地移民,这些粮食都要西南几省来供给,他们每年存储的粮食也就仅仅够当年的消耗而已。

现在能够支援灾区的仅仅是富庶的南直隶而已。

臣救灾不力,请皇上责罚!”,一番慷慨陈词之后,毕自严又服软向皇上请罚。

众人听得此话,皆是感叹,这位毕大人当真是头脑聪明。

“皇上,臣认为毕大人无罪,最近数年,我大明年年都有灾祸,各地消耗的粮食更是数不胜数,再加上移民、以工代赈,若不是大明一直从南洋购买粮食,大明现在早已经是饿殍遍地了。

即便如此,大明的粮食也有些捉襟见肘,还有连续不断地战事,消耗了大量储存的粮食,现在的大明确实是缺粮的。

杨大人久在黑河,对大明内地形势了解不够,今日出言考虑不佳,还请圣上赎罪!”,督察院左都御史郑崇检见形势不妙,连忙出声为属下杨所修求情。再这样下去按皇上的性格杨所修就完蛋了。

无论如何,杨所修还不能倒,这位正是督察院中郑崇检最为重视的能臣,也是他一手将其带上来的。

对这一切都洞若观火的朱由检心中并不生气,杨所修这个人朱由检还是很器重的,此人在黑河待了五年时间,各方面都做的极为不错,两个月前才回到朝廷任职,郑崇检所说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好了,此事休要再提,今日的问题是赈灾,灾民恐怕已经等不及了。”,朱由检略带着怒气的说道。

顿时大殿中有些压抑的气氛恢复正常,进入正式的赈灾讨论中。

“臣想请问现在的京城粮仓还有多少粮食,难道一点儿都调运不出来了?”

“按照正常的时间,过不了多久就是夏粮入仓的时候了,经过一年时间的消耗,京城粮仓的粮食已经大大减少,现在也不过一百五十万石了,已经根本不可能再往外调运了。”

顿时众人再次争论起来,无论如何,现在朝廷的粮食确实不够。

徐光启出声道:“臣认为大明现在虽然缺粮,但并不是现在缺粮,而是在赈灾两个月后才会大规模缺粮,即便是两个月后大明的干旱更加严重。

两个月的时间也足够我大明筹集一大批粮食了。

其中南直隶、江西等省的粮食今年还是可以收获不少的,再加上我大明可以紧急从南洋购买粮食,甚至可以储存在镇江的粮食运回去赈灾。

如此多管齐下,想来也足够我大明赈灾了。”

在一番争论中,一个政策也渐渐出炉。

朱由检随机下达命令:

由户部负责从各地运输粮食到灾区,不管是大明内部还是南洋。

暂停征朝战事的筹备,必要时可以运输储存在镇江的两百万石粮食赈灾。

徐光启、温体仁、郑崇检三人作为钦差,一人负责两省,全力赈灾。

至于缺的两百万两白银,有内承运库出。

严禁各处商贾赚取不义之财,一旦发现,雷霆打击,一个不饶。

趁此机会,大明将再次组织灾民移民,向西域、四川、云南、黑河、沙瑶等条件较好且地广人稀的地方加大移民力度。

随着朱由检一道道圣旨的下达,大明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向赈灾倾斜。……

赈灾(一)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