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铸刚明 > 第九十一章 反应

重铸刚明 第九十一章 反应

作者:青史昭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36 来源:笔趣阁

当众人在得到皇帝下的旨意后,就知道出大问题了,朝野重臣和一名亲王去乾清宫,这是要立继承人吗?

皇帝的病情已经恶化到这个地步了吗?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这几年大明的形势实在是不太好,已经换了好几个皇帝了。

接下来是信王,他们与这位亲王殿下的接触并不多,了解也不多,只知道他在经商这方面做的想当不错,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皇帝对经商很感兴趣的话,以后很不妙啊。

尤其是在经商这方面有前途的,恐怕又是一个很难对付的皇帝了。

上一个整这些事的是正德皇帝啊,他可是开皇店啊,开大明之先河啊!正德皇帝在位时自己这些文官的日子可是不太好过啊!

不过还能如何,按照大明的继承法,所谓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也就是这位信王殿下了,下一任的皇帝只能是他了,在不好受也要忍着。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准备明日的见圣了!这次实在是很重要。

内阁首辅黄立极的府邸,他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些心神不宁,虽然他自认为自己和魏忠贤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士林之中可都是认为他是阉党走狗。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仅仅是听皇帝的罢了,这样号的又不是只有自己,现在的朝廷百官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皇帝年纪轻轻怎么就…。

尤其是这位信王,不好说啊,自己的结局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太祖保佑皇帝我平平安安吧,恐怕只有皇帝才能看清自己是为国为民的啊!

数天前去看望陛下的时候,虽说陛下身体有些不舒服,到也不至于到了这个地步吧,时局变化如此之快,真是让人猝不及防。

哎,本官这几年的忍辱负重、背负如此之多的骂名为皇帝做事,不就是为了皇帝的重视吗?现在…

…………

信王府,过来宣旨的热情的小太监已经走了,王承恩、高起潜、王德化、方正化都一脸热切的看着他,双眼放光,朱由检看着他们的反应,突然有些害怕,这就是皇帝吗的魅力吗?况且自己现在还不是呢。

不过他们这几位太监可是在宫里都有着眼线,他们很清楚,这次皇帝叫信王入宫是干什么!确定继承人啊!

他们太监是信王的家奴,如果是真的,他们也将一飞冲天,不说成为魏忠贤,能做到王体乾那一步也很不错啊!

现在机会来了,皇帝这次恐怕真不行了!

朱由检也不管他们的想法,自己一人回到书房,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终于要来了!差不多一年了,自己准备的也不少了,这十个月的时间,自己忙了这么多事,进展都十分顺利。

就连燧发枪也在一个月前制作成功,自己还专门带着枪试了试,效果很不错,比火绳枪强的多,就是有点贵,成本大约二十两银子一把。

就算将来大规模生产后能降低成本,这也是一大笔银子。不过这也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大批的工匠。

在白银的激励下,他们现在已经投入到传播这项技术的伟大事业中,投入到挽救大明百姓的事业中。

另外就是各地的信达商行,这个渠道,以及信达钱庄这个金融工具。

尤其是今年的番薯、土豆的种植,今年只要总结出种植经验,明年就可以大规模的推广这些作物,希望老百姓能吃个饱饭。

那三位制作大炮的倒是给了他一个意外之喜,他们三人是从濠境的卜加劳铸炮厂出来的,他们会红衣大炮的铸造技术。

虽然他们是在京城观察了数月后才说自己会这项技术,原本朱由检有些不以为意,红衣大炮他听说过,在他想来,大明朝廷这边肯定有很多工匠会了,毕竟宁远城头上有十数门。

然而当时站在一旁的王承恩极为震惊且兴奋,这让朱由检很是不解,据王承恩介绍:

大明目前还没有工匠会铸造红衣大炮,大明现在只有四十门红衣大炮,包括在宁远之战中所使用的,它们不是大明自己铸造的。这些大炮是从一艘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上打捞的。

在天启五年,一位渔民在广东海域捕鱼时在海中捞到了炮弹,当时的广州府推官在得知后立马前去捕捞,获得了三十六门大炮。

他将其中的二十二门运到京城,再加上徐光启曾经在泰昌元年从澳门购买了四门,大明也只有四十门火炮,有十一门紧急送往宁远参加了当年的宁远之战。

在天启二年,大明曾派钦差大臣去濠境购买这红衣大炮,购买了二十二门,对方提供了二十三名炮手和1名翻译。

当初还是住在自己家的徐光启主持的购买、仿造工作,但在天启三年四月,小弗朗机炮手若翰哥里亚在试炮时炮管炸膛,当场身亡。徐光启也被迫辞职返乡,大明的第一次购炮也基本宣告就失败!

因此现在的大明还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当了解到这些内幕时,他才意识到这三位葡萄牙人的重要性,仅仅是一艘武装商船上的大炮就成为明末的利器,那西方的火炮技术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这让他有些惊慌。

当然也让朱由检加大了对他们的投入,朱由检相信只要银子足够多,他们就一定会为大明的复兴添砖加瓦!

果然很快,不到一个月他们带着几位汉人工匠造出来一门红衣大炮。

当亲眼看到红衣大炮时,他是真震惊了!

这东西又大又粗又长,身长超过三米,炮管大约有一百二十毫米,重量超过了两千斤,主体部分用铜铸造,成本极为昂贵,高达六百两银子一门,当然已经比当初在澳门购买时便宜许多了。

但朱由检还是觉得太贵了,他并不知道,后来西方人卖给郑芝龙的红衣大炮可是数千两银子一门。

红衣大炮还是太大了,没办法隐藏,也就没办法试炮,只能也让他们进行培训工匠,其他的只能先放一放。

这些事情算是给自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很快这些布置就能派上用场了。

PS:求推荐票,求收藏,给萌新一个支持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