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朝好舅子 > 第0778节 倭筑紫岛春蚕收获

唐朝好舅子 第0778节 倭筑紫岛春蚕收获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39:03 来源:笔趣阁

柳木微微一欠身,苏我凌还没翻译就先拉着苏我山井行大礼。

苏我山井别的不行,但很有眼色,自己的女儿一给暗示立即就先施礼。

柳木笑着示意免礼,而后派人将自己的礼物搬上来。

如果是放在大唐,此时肯定是礼单或是赐单,绝对不是实物。但这里是倭岛,实物最实在。

没等苏我山井道谢,柳木从怀中拿出一只小盒,轻轻的放在小桌上:“这一份是我特别给你的,此物之珍贵寻常人没有赐赏文书拿在手上,都是罪。”

苏我芽子双手捧着将那只小盒送到了苏我山井面前。

打开之后,竟然是一盒珍珠,个头不大,但这一盒也足够串成一串项链,或是仅在普通白珍珠上点缀,可以串许多。

这是金色的珍珠。

苏我凌见到过,这种珍珠她很长时间都不相信这是从海里捞出来的。

苏我山井那见过这等宝物,激动的眼泪汪汪。

柳木请苏我山井入席,席间的饭菜柳木一口也没吃,一直在询问着福冈城的各种规划,这矿区的工作情况,以及人员组织机构管理等等问题。

半个时辰后,柳木起身:“我还有些公务,苏我领主与山井家老慢用。”柳木起身的时候将一枚红珍珠放在桌上后对苏我芽子说道:“你翻译的不错,这是赏赐你的。”

柳木前脚离开,苏我凌的耳光就扇在苏我芽子脸上,然后抢走了那枚红珍珠。

这可不是普通的珍珠,只有下龙湾那一带有出产。

而且这一枚虽然不大,但却是颜色很正的血珠,还是走盘珠。

苏我芽子被打,一言不发的伏在地上,任由苏我凌拿走那枚血珠。苏我山井一脸讨好的将柳木赏赐给他的那盒金色珍珠双手捧给了苏我凌。

苏我凌很是满意的将这盒珍珠收了起来。

另一处院落,柳木刚进屋李道彦就笑问:“感觉如何?”

“找一头猪也比他强,什么都不懂,能回答上来的一些听起来也象是死记硬背的,而且错误百出。福冈那边长孙狐狸不会没有安排吧,靠这头猪会毁了我的计划的。”柳木连猪这个词都用上了,已经很是不满。

李道彦大笑:“安心,那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别小看咱们的左副司使,他曾经出使过倭岛,也认识不少倭人贵族。长孙狐……国舅出计划他来行动,已经暗中拉笼了不少人,这些人管好福冈,还把手伸的很长了。”

柳木坐了下来:“安排人给我弄点吃的,刚才一口都没吃。我家公主呢?”

“公主殿下去了丝站,各村已经陆续收丝,离这里近的村子直接送过来,其余的先送到城中,然后再开始往这里运。不过,真皇丝你不用想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到一筐最高等级的生丝。”

“很差?”

李道彦摇了摇头:“根据老丝农他们讲,这不算差。蚕也要讲水土,到这里一代又一代会根据这里的水土产生些变化,他们尝试在暖房之中,但效果不好而且成本增加巨大。”

柳木急急的问道:“到底是什么等级的丝。”

“多为三等,约有一成达到二等丝,四等丝不超过两成半。或许会有一等丝,你也别指望总量会超过一百斤。丝农们很看好明年,这地方倒还真的很适合桑树生长,比起江南的蚕纸初到北方,要好数倍。”

李道彦的任务是防务,这些生丝与经济上的事情有熊本别驾去负责,他只需要知道数据就足够了。

柳木也没打算再多问,相信独孤兰若带人亲自去看过之后,很快就会有一个中肯的答案。

丝好不好,很重要。

柳木不知道的是,就为了倭岛的丝,熊本城外靠近码头有一处收货的大仓。

独孤兰若亲自过去是因为倭岛的生丝关系到大唐未来的丝绸原料供求。各家跟着到倭岛的出都去了收货大仓。

收的不是丝,准确说是蚕。

各村在往城中运之前就已经作过初步的测分,将不同品级的蚕子放不同的筐内。

萧灵儿拿起一只蚕来仔细的打量着,虽然是富家千金,但是对于这个影响家族生计的基本上农业产品她是相当的了解。

“今年什么价?”有人已经在打听。

熊本城有位专门管蚕丝的官员,手下有四十多位很有水平的部下,对桑、蚕、茧、丝都可以说是专业人士。

独孤兰若也在问:“今年什么价?”

价还没有定下来,这个价是根据去年年底的生丝订单量,今春蚕的成色,收成等等有意个小幅度的价格浮动。

让独孤兰若等了足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这里已经有数千筐蚕茧送进了仓库里之后,才有一个价格报到独孤兰若处。

“公主殿下,今年春蚕二等品预计为每斤三十七文四角三分。”

“好!就照这个价位公示。”

大唐因为柳木才有了角分这个概念,用的是钢钱、铁锡合金的钱币。

最小的一分只有指甲盖大小,小的地方没有,整个大唐也只有六个大城市内有这样的钢钱流通,若想整个大唐流通估计还需要十年时间。

很快,这个价格就报到了城中柳木处。

“三十八文。”柳木重复着这个数字。

李道彦却强调了一句:“是三十七文四角三分,这点差别不算小,一张蚕纸少说也是七十斤蚕,这数量堆积起来很惊人。”

柳木笑了笑没接话。

柳木刚才重复三十八文是因为他记得后世的现代,蚕茧的收购价格差不多也是这个价。不过却是以公斤计算,以元来结算。

大唐的一文钱在购买力上至少是后世的五倍,至少。

也就是说,大唐的蚕茧价格已经是后世的十倍。

不过,这边亩产、人工等远不如后世,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人力。为了保证桑树的质量,肥料什么的都不足的情况下,只能稀种。

码头上,笑声连成的片。

从大唐过来的贵族们在笑,这样的价格很合适,江南的生丝因为各种原因,价格早就超过了四十五文,有些已经达到五十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