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魔

我在六朝传道 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魔

作者:日日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10:39:36 来源:笔趣阁

左慈放开张老道的无头尸体,施施然说道:“这人其实原本也不坏,而且颇有道根。”

好人和坏人,李渔一直觉得没有界定的标准,好人可以很坏,坏人也偶尔发善心。

但是癞头和尚不管是受了痴石的侵蚀,还是本性如此,他在后期实在是坏透了。

左慈说别人有道根,还是第一次。

李渔奇道:“怎么说?”

他看得出张老道资质不错,但是左慈都称赞的话,那可不是一般的不错了。

左慈活的太久了,见过太多惊才绝艳的人,其中很多都殒命半道。

能被他称赞一个有道根的,说明当年真的是很惊艳的那种。

“当初贾府的守玉人传到贾代儒,他是个富贵公子哥性子,喜欢自己的豪门生活,不愿意继续这个危险的使命,便找人替自己来守玉。对外宣称是替他出家,侍奉佛道,贾家一向是佛道双修的...张老道那时候自恃悟性奇高,觉得自己得到贾府的秘法之后,定能控制住心魔,佛道双修佛道双成,便主动揽下这个差事。”

李渔继续问道:“然后呢?”

“然后你不是看见了么,若是他没有被痴石控制,怎么会刚要说出秘密就脑袋炸掉了呢。”

左慈抹去脸上的血污,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他见了很多的人死去,连他都觉得可惜的,目前也不是很多。

李渔倒吸一口凉气,这玩意也太邪门了,他皱眉道:“补天石这么厉害,为什么福金融合了贪石,没有什么反应呢。而且我当时把那块贪石带在手上,可是带了三四年啊。”

左慈看了他一眼,说道:“亏你还自称是九天玄女的传人,你想一下贪石以前是在谁的手里。”

“娘娘?”

“没错,九天玄女娘娘是什么修为,九世真仙啊,每一世都是大圆满。你我不过是一世散仙,已经觉得修到顶了。饶是如此,第九世时候,她在贪石的作用下,一度要登基称帝做人皇,但是毕竟是九世真仙,还是在她漫长的生命中,磨去了贪石的绝大部分的魔性。”

李渔咽了口唾沫,磨去了绝大部分的魔性,还能让当时的自己,差点道心失守。

补天石果然厉害,李渔一下又想到一个人,或者说猴。

“孙悟空呢?”

“孙悟空在闹天宫之前,那是什么脾气?”左慈幸灾乐祸地笑道:“他被太上老君关在炼丹炉,炼了九九八十一天,你以为是为什么?真的就是把他炼丹么?若是真的,以老君的神通,一天就给他炼成灰了。”

李渔抹了抹额头的汗,这三块补天石,自己当真是小瞧它们了。

他拧眉问道:“贪石被娘娘炼,嗔石被老君炼,痴石呢?”

“没炼...”

李渔正色道:“咱们走吧,去火焰山,越快越好。”

左慈笑道:“那感情好!”说完他就要撕裂时空,被李渔一把拽住。

“我想了一下,还是不要半途而废,因为你跟痴石没恩怨,我跟它全是因果,逃不掉的。”

左慈说道:“你想过没有,就算我们找到了它,那么你打算怎么处置?”

“我自己炼...”李渔自信满满地说道。

他不是在开玩笑,他是真的有这个心思,痴石虽然厉害,但是总会有人来炼化它,不然岂不是满天下感染,成了六朝版的丧尸攻城了。

“说到底,不过是一块石头,还能反了天不成。”

左慈看傻子一样看向李渔,后者轻笑一声,“这便是人们说的当仁不让,谁让我是大良贤师呢。”

李渔背着手,迎风而立,一副高人模样。

左慈有些发愣,若不是眼前这个人和自己很熟,自己清楚地知道他的本性,左慈都要相信了。

他之所以会差点相信,是因为前几任的太平道传人,也就是大良贤师都真的是那种人。

若是牺牲自己,就能拯救苍生,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可能会有人仇视大良贤师,因为他们威胁到很多人的利益,但是绝对不会有人诋毁他们的人品。

眼前这个么...

好像是一个意外。

“你是么?”

“不是么?”

左慈摸了摸鼻子,说道:“没事,我就问问,你是就好。”

他的白胡子一翘一翘的,呲着牙笑的贱兮兮,让人很想给他的眼眶上来一拳。

左慈笑道:“你要是有这个宏愿,那可就更要跟我们去找找老牛了,毕竟那火焰山的火,就是用来炼这玩意的。虽然嗔石和痴石不一样,但都是补天石,想来也不会有多大的区别。”

李渔没有顺着他的话说,只是推脱道:“先办完这里的事再说。”

“你真要和他们死磕到底啊?”

李渔没好气地回道:“我跟你们不一样,你们几个老奸巨猾,无牵无挂的。我这里徒子徒孙一大堆,我要是跑了,他们也不会放过我身边的人。”

如今的局势还不明朗,就像是隔着一层层的迷雾,让人不知所措。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所有的事都是围绕这个痴石展开的,自己必须从守玉人贾家入手,把这层迷雾彻底驱散。

“我们直接去找贾宝玉?”

左慈摇了摇头,说道:“不要再打草惊蛇了。”

“那你说怎么办?”

“釜底抽薪,去皇宫。”左慈笑道:“守玉人贾府或许已经全家沦陷了,当看家护院成了贼,那才是最难提防的。我看这次的宫变,绝对有他们的参与,你在金陵几次三番露面,他们早就知道了。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之,他们都以为你在金陵,我们杀到皇宫给他一个措手不及。”

李渔眼色一亮,这个主意倒是颇为靠谱,恐怕现在整个金陵都在暗中观察,自己直接再去燕京。

上一次燕京之行自己是铩羽而归,其实那次他打算是去抱道衍大腿的,谁知道反被抱了。

自己不去的话,道衍估计折在燕京了,他在大明和人斗了一辈子,如今动到了既得利益群体的蛋糕,也差点难免被弄死的命运。

可见在六朝行事,一定要谨慎,再三权衡利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身死道消。

因为六朝的猛人实在是太多了,道衍和尚不厉害么?他也是有暴毙的危险的,而且还是在他的基本盘上。

李渔暗暗提醒自己,去燕京的时候,不能盲目自大了。来金陵时候,就犯了这个毛病,以为金陵没有人能治的了自己,行事十分嚣张,一点也不低调。

这次去燕京不能再这样行事了,要是处理好了,说不定还能把大明拉拢过来呢。

李渔点了点头,兴冲冲地看向左慈,后者朝后退了一步,“你要做什么?”

“前辈,快走吧,我都等不及了。”

左慈撇嘴道:“你御空带我一程。”

“你不直接传过去?”

“很耗费精力的,金陵到燕京这么远,我的法力也不够用的。”左慈马上就是一副虚弱的样子,还装模作样地咳嗦了一声。

“你不知道,除了逃命,我一般不用。”

李渔手指一动,两个人腾空而起,他没好气地问道:“那为什么每次见到前辈,都是传过来呢?”

左慈尴尬地一笑,“这不是每次都在逃命么。”

李渔御空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很快他们两个到了京畿省附近,隔着燕京城很远李渔就落地了。

左慈看了一眼,说道:“这还没到呢。”

李渔点头道:“小心起见,我们走进城。”

燕京城的白天依旧繁华,但是到了夜里,这里跟汴梁就没法比了。

汴梁和长安,都是六朝有名的不夜城,半夜三更街上也有很多人。

多半是喝的酩酊大醉的寻欢客,还有一些泼皮破落户。

李渔进城之后,叹道:“上次来还是锦衣卫迎接,鸿胪寺开道,多么的风光体面。前辈,我们直接进还是等夜里再去?”

“这个不急!”

左慈摆手道:“燕京...我可太久没来了,走,我带你去吃点好的。”

燕京,小时雍坊,灰厂小巷。

这里住的全都当朝最有权势的人,太子少师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在府中有些神思不属,长吁短叹。

一名老家人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老……老爷,王...”

未等他说完,便听到一阵尖锐嘶哑的笑声,“咱家不请自来,冒昧叩谒,若有滋扰之处,伏望阁老海涵。”

“王公公与缇帅纡尊降贵,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怎敢有不敬之意。”

杨士奇拱手为礼,他话虽然说的客气,但是语气很差。

最近太皇太后一系的官员和新起的权贵多有争斗,杨士奇作为五朝大臣,是所有人都想争取的人。

但是他为人正直,从不肯结党营私,一直兢兢业业治理国家。

虽然没有其他五朝的宰相重臣如诸葛亮、房玄龄、周瑜等人出名,但是也算得上六朝少有的贤相了。

虽然大明不置宰相这个官位,但是杨士奇是内阁首府,也算得上是大明的宰辅。

眼前这个宦官是王振,是新皇帝最宠信的内臣,而他旁边站着的,就是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顺。

刘勉是道衍和尚的亲信,早就死了,很快王振就把马顺扶了上来。

穿着便装的王振不以为意,微笑还礼,款步而入,马顺身后的番子将拎着的两个大食盒摆在了几案上。

“王公公这是何意?”

“久闻杨阁老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每逢客至,常以墨宝请尊夫人沽酒待客,今日咱家唐突而至,怎好再赧颜劳烦贤伉俪。”

杨士奇没想到他们是来吃饭的,更没有想到,他们把吃的酒菜都带来了。

就算是推辞,也不好说出口了,杨士奇挥了挥手,示意管家去布置。

很快,酒宴布置整齐,三人入座。

王振举起一杯酒,道:“这第一杯酒是咱家所敬,谢阁老为大明夙兴夜寐,劳累一生,辅佐五朝。”话毕一饮而尽。

杨士奇没想到,这厮一上来就唱赞歌,而且说的这么大,心底隐约有一些不好的预感。

他陪饮后,轻轻一叹,神态疏懒,“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何来谢字,更不敢说累。”

“阁老高节。”王振微微一笑,又斟满一杯酒举起,“阁老多年以来公忠体国,口碑载道,为民宣劳,造福黎庶,这第二杯么,咱家代黎民百姓谢阁老。”

“为官一任,尚知造福一方,老夫位居阁揆,此乃分内之事,全赖我大明历代君主贤明,老夫不敢贪天之功独有。”杨士奇举杯郑重说道。

王振把玩酒盏,若有所思,抿唇不语。

“公公……”看着酒宴冷场,马顺提醒了一声。

王振收回神思,仰脖饮尽,自顾斟了第三杯酒,“这杯酒咱家代陛下而敬,阁老腹有鸿猷,有经纬之才,位居首揆,当一展所学,为国纾难,为君上分忧。”

杨士奇终于明白了,眼前这个宦官,是看上自己的首辅之位了。

他这么大张旗鼓的来,说的句句都是好话,但是杨士奇是五朝老臣,早就听得一清二楚。

这厮仗着皇帝的势,要把自己赶走,口口声声都是自己劳碌半生,潜意思就是该休息了。

尤其是最后一局,王振在隐晦地提醒自己,这或许是皇帝的意思。

杨士奇长叹一声,说道:“老夫已递疏请辞……”

王振神色一喜,他和马顺对视一眼,杨士奇要走了,太皇太后那边无异于折断一臂。

他赶紧拍着胸脯道:“阁老放心,您留下的官员班子的才能和忠诚陛下看得清清楚楚,一定会继续重用的。”

就在他话音刚落的时候,外面传来一清亮的声音:“当今大明官场文恬武嬉,尸位素餐,衮衮诸公鲜衣怒马,峨冠博带,却只知良田美宅,子女玉帛,置国家安危于脑后,这大明天下看似鲜花似锦,烈火烹油,实则厝火积薪,处处惊心,汴梁城外的血迹未干,开封府的狼烟还在,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杨阁老就此归里可会心安高枕?”

王振脸色大变,他阴沉着说道:“于谦,这里还没有你说话的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