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九百二十五章 曹刘

我在六朝传道 第九百二十五章 曹刘

作者:日日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10:39:36 来源:笔趣阁

曹操又约刘备,两个人要煮酒论事。

这事几十年前很正常,但是现在听来,多少有些惊悚。

大魏和蜀国打了这么多年,彼此关系十分紧张,甚至可以说是仇深似海。

曹操要设宴接待刘备,怎么听都觉得玄幻。

李渔不禁看向刘备,却见后者笑呵呵地,完全没有变色。

“好啊,什么时候,在哪设宴,咱们好好商议一番。”

刘备一副风轻云澹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敬佩。乍听到这种消息,刘备是一点都不吃惊,其实对他们来说,彼此间的了解是很深的。

李渔才见过曹操几回,才认识他多久,刘备可是早就和曹操有过交集了。

他一直待人和善,以至于很多人忘了,他可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不知道打过多少血战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地位。

追随刘备的那群人,哪一个不是死人堆里打滚,什么长坂坡,什么当阳桥,乍一听热血沸腾,仔细一想却全都是九死一生。

刘备根本没有一丝惧意,看来他是真的要赴宴了。

曹刘会,一听就很刺激,为了不出现不和谐的事情,李渔轻咳一声,道:“两位陛下都是贫道仰慕之人,如此亨嘉之会,令人神往,若是有机会,贫道也愿意去。”

“道长若是去,自然是求之不得。”贾诩说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刘备也很爽快地说道。

李渔暗暗点头,自己必须去一趟,免得这两人发生什么不和谐的事。

不过仔细一想,这种概率很低,因为是曹操主动约的刘备。

以大魏如今的局势,曹操是肯定不会主动招惹刘备的,毕竟他国内的改革刚刚开始,急需稳定。

刘备这个时候肯放弃进攻大魏,收起兵马,把关羽撤离荆襄,已经是诚意满满了。

李渔没想到自己一来就碰到这么刺激的事,不禁有些期待起来。

曹老板和刘皇叔时隔这么多年,再次见面会聊些什么,如今再论英雄,那有几个能上榜呢?

该不会还是使君与操耳吧?

李渔还在这自己脑补,就听贾诩说道:“舍此之外,还有些小事要与贵国相商。”

“什么事?”

李渔也竖起了耳朵,曹老板从来不让人失望,要么不搞事,一搞就搞大的。

“我大魏斥候,在乌桓领土内,探得一个古墓。上写着要汉室皇裔才能开启,若是陛下肯去一趟,定能大有所获。”

李渔赶紧说道:“莫不是一个陵墓?”

贾诩摇了摇头,虽然大魏的摸金校尉很有名,但是这一次确实不是一个墓穴,“应该是大汉皇室在塞外的一处藏宝之地。”

能够让曹操这么重视的,肯定不是普通宝库了。

如今六朝既然已经被不死药给串联起来,其实刘备去哪都没有危险,只需要防备天庭就行了。

曹操会冒着失去长生不老的机会,来谋害刘备么?

显然不会,而且这种事一旦发生,还会引起蜀国的这些人发了疯似地报复。

在这个时候,谁敢招惹他们?

李渔忍不住问道:“究竟是谁留下的宝库?”

李渔的心底很是躁动,暗道一声曹老板湖涂。

对于这种事,你找刘备算是找错人了,你该来找我啊。

这三界之内,还有比中原四大善人更专业的么,其余三个都去了异界,只有李渔还在。

贾诩看向李渔,小声说道:“若是此事能成,当再有二十艘元符仙舟。”

李渔神色顿时不自然起来。

他看了贾诩一眼,后者神色从容,眼神睿智。

真是一个聪明人...

李渔不再说话,静听他们两家商议。

李渔坐在左下首,身边是姜维,他笑着叙起旧来。

姜维把天竺的局势说给他听,待知道李渔要拿真经之后,皱眉道:“好像是被丞相带走了。”

诸葛亮要佛经做什么?

李渔略感诧异,起身道:“陛下,贫道还有些事要与诸葛丞相一晤,便先告辞了。”

刘备点了点头,道:“伯约,代我送道长出去。”

姜维带着李渔走出皇宫,两人分别之后,李渔来到诸葛亮的武侯府。

府上门子都认得他的面孔,很快就带着他来到书房,诸葛亮捧着一个古卷看的十分认真。

李渔进来直呼,他才放下。

“道长去而复返,定是有事。”

李渔点头道:“先前铁木真进攻夏州,唐皇帝派李勣挂帅出征,因惧怕那蒙古军中有神仙相助,于是我便提议让玄奘禅师随军出征。如今大功告成,蒙古已经完了,玄奘禅师有大功于中原。

他向我提出请求,想要拿回佛门真经。”

诸葛亮笑道:“本该如此,那佛门真经,被我取回来之后,藏在了益州的兵营中。”

“啊?”

诸葛亮看到李渔的神色,不禁笑道:“兵营是个好地方,那真经极具魔力,可以蛊惑人心。要是放在别处,我只怕会引得周围的人魔怔了。”

无防盗

李渔倒吸一口凉气道:“这么邪门?”

“你不觉得佛法传的太快了么?”

“是有点快。”李渔心知肚明,这佛教诞生之后,传播的速度真的不慢了。

它传入中原才几年,如今已经和道教并驾齐驱,在民间的影响力,甚至要盖过道教一头。

“那真经也不知道是何人所写。”

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我翻阅了几篇,未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怕是这魔力不是来自文字。”

“丞相也懂梵文么?”

“以前不懂,为了看经文,特意学了几天。“

李渔知道他学梵文可不光是为了看经文,如今蜀国占据了这么大一块地盘,想要治理好这里,就得了解此地的人文。

他肯定是看了很多天竺的书册了,说不定已经成了一个天竺通。

李渔自己会弥勒的六识通,他可以不用学就会,但是诸葛亮几天功夫就弄懂梵文,确实有些厉害。

有时候,不服不行,六朝这些妖孽,实在是太离谱了。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人杰地灵的时代,各种怪物大行其道,你要是没点过分的天赋,都很难出彩。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大多时候都是个真理,但是在这里行不通。

一个普通人,从零开始去学梵文,还是在有了自己语言定式的情况下,几个月时间估计都未必能学到多少。

而诸葛亮说他大概会了,那就是真会了。

“玄奘说他要在大雁塔译经,然后在中原传播佛法,丞相你怎么看?”

诸葛亮瞥了一眼李渔,反问道:“你觉得呢?”

“我觉得阻止不了,不如让他去做,玄奘此人的心太深了,我根本摸不透他,但若是不答应他,就怕惹出其他事端来。”

诸葛亮点头道:“他确实很能惹事。”

李渔心中一动,试探性地问道:“此言何解?”

“你肯定也看出来了,佛门内斗,便是此人一手挑起的。”

李渔微微摇头,道:“不全是吧,我看始作俑者,应该还是那个燃灯。”

“燃灯有自己的目的,他动手之后很久,佛门的内乱才彻底爆发的。燃灯是一个诱因,至于背后操手的,肯定是玄奘无疑。”

李渔趁机说出自己的猜测,让诸葛亮帮他想一想对不对,“丞相,我觉得那金蝉子和玄奘,根本就是一个人。”

诸葛亮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转头说道:“佛经可以给他,但是他译出来的经,若是不合适,我们随时要收回来,然后重新找个人来翻译。”

说到这里,诸葛亮抬起头,看向李渔,问道:“能做到么?”

李渔沉思了一小会,玄奘的十方菩提在长安,长安是大唐的腹心之地,李渔有自信能制住玄奘,只要他有不利于人族的心思。

等到大地上的异族都被消灭之后,这场天人之战,就要步入下一个阶段了。

从各国边境的防守,到主动进攻天庭,三十六重天,一层比一层难打,但是李渔不害怕。

他怕的是玄奘在地上继续搞大事。

面对诸葛亮的询问,李渔的回答很坚定,他自信能制住玄奘。

佛门是很强,但是世俗的力量同样可怕,尤其是大唐。

玄奘选择这个人族大城,作为自己的大本营所在,估计也是在交投名状。

我人就在这里,在你们的腹心之地,你们总该放心了吧。

李渔心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佛门为我所用,积极参与到这场大战中。

如今看来变数在玄奘身上,但是机会也在他身上。

诸葛亮说道:“佛门没有玄奘的话,会好控制一些,但是控制起来也没有用处,他们贡献不了多少战力。有了玄奘之后,佛门在他手里,不在我们掌握之中,但是却有很大的能量。没有玄奘是一盘散沙,有了他才配叫佛门。”

“世上的事,没有万全,也没有绝对。依目前来看,还是有玄奘比较好。”

李渔深以为然,点头道:“丞相高见。”

诸葛亮这么一说,李渔就不再纠结了,他说道:“我这就取了真经,去交给玄奘,让他开始译经吧。”

诸葛亮看向李渔,语重心长地说道:“记住,佛门要尽量为我所用。”

看来诸葛亮也看到了佛门的力量,他们确实是一支很强的势力,尤其是在玄奘建立了十方菩提,将佛门力量最大程度整合以后。

这次的佛门内乱,反倒让他们完成了一次蜕变。

分散的佛门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大相国寺有人力有财力,还有几百年的底蕴,但是有用么?

单一的佛门寺院,各自为战的话,根本没有任何威胁。

初出茅庐的李渔都能把大相国寺扳倒,可见他们是多么脆弱,但是十方菩提有人敢去主动找茬吗?

这就是玄奘的作用。

在未来的天地大棋盘上,他注定有一席之地,而且十分重要。

说完了佛门真经的事,李渔赶紧把刚才在宫里听到的话跟诸葛亮说一声。

“丞相,你知道贾诩来益州是为了什么?”

“还没去问。”诸葛亮说道。

李渔一下来了精神,竟然还有你不知道的。

“曹操在乌桓故土上,发现了一座大汉皇室留下的宝库,据说里面的宝贝,能再造二十艘的元符仙舟。不过和宝库只能是大汉皇裔才能打开,这些年来,大汉的皇裔没剩下几个,于是曹操便想邀请陛下去和他一道开启宝库,顺便叙旧。”

诸葛亮听完沉默了片刻,从蜀国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大事。

李渔没有打扰他,让他静静地去思考,然后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来。

“此事...可行。”

诸葛亮这么一说,李渔便安心了,连诸葛亮都放心让自己的陛下去和曹操会晤,说明是真的没有多少危险。

李渔虽然自己也有类似的结论,但是他很怕自己什么地方考虑的不够周全,可能会出事。

现在是诸葛亮自己盘算了一便,怎么说都不会再有明显的漏洞了。

只要刘备能安全,李渔就放心了。

别看刘备笑呵呵的有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但是他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啊,在蜀吴关系最紧张的时候,他都敢亲自去东吴的老巢,还把他们的公主拐带了回来。

李渔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宝库挖出来之后,里面的东西归谁这个事。

他现在已经无所谓了,打通了异界的通道,李渔不太需要法宝了。

但是只要是加强人族全体实力的事,李渔就很乐意去干。

不管是魏蜀怎么分,造出元符仙舟来,都是对人族实力的加强。

好东西是不能埋在地下的,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必须竭大地之物力,来与天庭殊死一搏。

那些前人把好东西埋在地底下,也未见得是一个坏事,至少他们把东西集中保存了起来。

像是茂陵一样,若不是有武帝时候那种变态的国力,这些宝贝散落在民间,想要收集起来那可费了劲了,没有个千八百年,根本做不到。

武帝利用大汉的国力,把东西收集起来,放在了茂陵这个地方,虽然本意是留着自己用,给自己陪葬,属于是有些浪费自私的行为。

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反倒是帮了大忙。至少李渔他们不用再去到处找了,挖开茂陵一切都解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