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艰难在宋时 > 第29、30章淮东连破,史弥远猝,宋庭招安【四千字大章求赏】

天长县,不攻自破。

盱眙军,诈城破之。

楚州城,〔赵范赵葵〕得胜之师回转,城破之,宋军水师连锅端,缴获战船那叫一个多!虽然都是内河船只,出不了外海,可假以时日,能练就一支纵横黄河长江的内河水师,与宋庭水师一较高下!

南征以来的水师短板,该要解决。

更可喜的是,在楚州掠得船匠数千户,过万打造船只的工人,比战船重要太多!星夜运输,一个不留打包带走,回山东发挥光芒。

大宋果然大送!楚州就有这么多的船匠,那高邮军?那滁州?那淮东重镇扬州呢?

周蕊徽有些喜欢上游牧民族的东西,游牧政体,果然是光明中世纪最强政体!

让我的名声从爱尔兰到契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

沿运河攻高邮军,提前派出间谍,兵临城下,里应外合,打开城门,高邮军一日便破!

过了秋收,接过动员来的三万屯所兵,齐军众将士重新恢复到七万人,外加一大堆的俘虏,又沿运河,浩浩荡荡开赴到扬州城下。

破真州,再把隋炀帝日思夜想的江都拿了,凭吊一番古迹,齐军把扬州团团包围。

打到了长江边,江水流的很缓,伫立高山仰望滚滚长江东逝水,宋庭现在是热锅上的蚂蚁吧…………

“君上在乐呵什么?”

马后,崔灵兰一脸好奇的问道。

周蕊徽乐意分享这个快乐,语调畅快道:“吾在想宋庭官家,那么多个大小相公们,屈服于吾这个女娃的兵锋之下,是何等样的脸色。”

崔灵兰道:“俺倒是见过相同的,有此劫船,绑了一个老儒生,那厮扭扭捏捏跪倒在俺面前,羞涩带着怒意,还嘴里叨叨圣人的经典,呵,现在想想都可笑的紧。”

周蕊徽幽幽道:“文人嘛……有句话不是说〔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饱读圣贤之书,眼高于顶,看不起武人,自己又是只能会耍嘴皮子,手无缚鸡之力…………看看大宋吧,养士人多丰厚,赵光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韩琦〔东华门唱名乃大丈夫〕,文人治国连战连败,都弄出了靖康之耻!”

“眼高手低呀…………即使能有刘叔叔、苗叔叔、洪世贤这样的好汉,有真本事!也是凤毛麟角~~~”

崔灵兰听的有些心慌。

“君上……您无碍吧…………”

周蕊徽扭过头,给崔灵兰一个和煦的笑。

“宽心,吾好得很…………”

气氛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崔灵兰岔开话题,说道:“君上,现围扬州,但扬州守军已有防备。扬州是淮东大城,使兵将强攻,俺们伤亡小不了,君上不紧不慢还能来此观览长江,已经有了克城之策?”

周蕊徽反问:“汝有破城的办法?”

崔灵兰一次摇头。

周蕊徽再问:“杨节度有破城的办法?”

崔灵兰二次摇头。

周蕊徽第三次问:“苗叔叔有破城的办法了?”

崔灵兰继续摇头。

“那急什么!”周蕊徽笑了,“能破便破!不能破就不破,何苦强求?”

“除了扬州,东有泰州、通州,西有滁州、和州,都是城防不如扬州,守军不如扬州的城池,打不了扬州还打不下余下诸州?”

“接刘叔叔奏报,五六日后就会再来一支三万屯所兵马,到时十万大军,云集扬州城下,慢慢敲打宋庭江北城池村镇,等宋庭来议和。”

横山之战胜利后,小周周已经把后续收尾安排妥了。

扬州一开始就没想过攻陷,那是扬州!不是鱼腩州!除了某个叫史可法的傻缺让清虏轻易夺了扬州,屠杀了十日,没记得其他王朝(异族)攻打扬州重镇能这样轻松。

把扬州和江阴挂起来比较,他史可法是民族英雄,这点我敬他,但我还是要揍他!

就拿现在,扬州守备的主帅是扬州通判,负责的责任人是横山之战退下养伤的吕文德、吕文焕兄弟,吕家兄弟头上有文官时不时羊癫疯一下,却还是把扬州城守的跟个铁桶一样!

别问为什么,一千人的代价…………

…………

繁华临安城,赵官家赵昀愁眉不展的驱车去史弥远相府,沿着熟悉的街道骏马小步拉车,他去向史弥远,这位大宋的政客、政治家、妥协派、大汉奸、王朝裱糊匠,和他的老师,摊牌。

赵昀与史弥远的矛盾,可以说是源自宗亲(君王)与大臣(相权)间的矛盾,一切的导火索,赵昀与史弥远矛盾的起点,源自大宋嘉定十七年,既公元1224年,宋宁宗驾崩。

赵昀原名赵与莒,皇位和他没有关系,更不会传到他的手上,但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赵扩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立赵贵诚(因沂王无嗣,史弥远找到赵与莒继沂王嗣,故改名)为新帝,故而大宋天子的宝座,坐在了赵昀的屁股下面。

废立皇帝,古往今来都有谁?霍光!董卓!

不管史弥远是霍光是董卓,肯定的是是个权臣!

权臣谁都不喜欢,自然随着赵昀坐的位置越长,和史弥远关系越来越差,毕竟有一根刺在中间竖着,打倒了主战派,废立皇帝,能立也能废!

起初,赵昀没想过把史弥远嫩死,他只想自保,不被史弥远嫩死。外加大宋朝廷有些离不开这种老奸巨猾、厚颜无耻、见惯大风大浪的老匹夫,所以他拉拢过朝中大臣,打算弄出一个帝党来牵制一下史弥远,合作共赢中慢慢拿回部分权利。然后赵昀学习了,他慢慢拉起来的帝党,不受他的控制,朝廷也被撕裂成了两派两党乃至多派多党互斗,各自合纵连横,各种对着干,大宋不说乌烟瘴气,内耗很大。

赵昀长记性了,他开始主动拉拢军队,川蜀将门经吴珣之乱实力衰弱,荆楚将门又在君权相权之间来回游走、来回划水。最终赵昀拉拢上了两淮将门,作为交换,赵昀在朝堂发力,牺牲了和两淮将门有争端的红袄军李全,用李全的命给自己铺路。

李全很可惜,对国有勇,将来对他赵昀也能有用,但赵昀牌不多,李全是最好给两淮将门的。

有军队支持,赵昀又经磨练,和史弥远的蜜月期戛然而止,他要夺权,把自己的东西拿回来!

前有孟拱取得大捷,收复唐邓二州,名声把两淮将门压下去了。两淮将门摩拳擦掌,赵昀也有意为之,正好跟背着萝卜找擦子的周蕊徽打了。

同是山东来,还是女儿身,赵昀下意识的把她跟李全没有划等号,周蕊徽不如李全,谅她一介女流,还能比死无全尸的李全强?

我方带队的赵范赵葵,是有经验是能信任的带兵将领,还能收拾不了个女娃娃?

赵昀心里的期盼,是赵范赵葵击杀周蕊徽,宋军儿郎渡河北击,收复山东诸军州。

现实,是赵范狼狈逃淮西,赵葵下落不明,七万人没了,周蕊徽打到扬州城下,饮马长江!

军事实力,赵昀没牌可打,无计可施,可以说由于周蕊徽的出现,赵昀提前如一支斗败的公鸡,去见了还没死的的史弥远。

秋风正凉,赵昀穿着龙袍进史弥远的住处,一进屋,一股热浪迎面袭来,赵昀光洁的额头上,一粒汗珠断线般留下痕迹。

都快秋后了,赵昀却仿佛身处在炎炎夏日。

史弥远躺在榻上,老目半闭,似要睡着。这位把持朝政多年的史相公,身上被子盖了一层又一层,快要把他压死了,一个接着一个火炉散发出炽热的温度,烘烤的房间只有夏季。

史弥远没有睡着,史弥远也没有给赵昀赵官家作揖行礼,不是他不想,是他没有这个力气做了。

赵昀乖巧的像个孩子,班直搬来一张座椅,赵昀坐在了离史弥远很近的地方,史弥远静静看着。

“史相公,公赢了。”

史弥远嘶哑的嗓音不见去年评价玻璃时的洪亮,如一把生锈了的电锯,不堪入耳,但仍有几分力量。

“战果…………”

赵昀平静道:“两淮制治使赵范,西逃入淮西,整兵备战;淮东制治使赵葵,天长之战后下落不明;秦喜、赵必胜等诸将,全部为国捐躯;两淮七万兵马,全军覆没。”

“至眼下,盱眙军、高邮军、楚州、滁州、真州、泰州、通州具失,淮东路只剩扬州、和州,扬州城现有扬州通判主持,赵葵部将吕文德守卫。”

史弥远行将就木,听完眼睛睁开了好多好大。

“两军五州……官家……要什么…………”

赵昀道:“眼下蒙兀人是大患,朝廷有两件大事要做,万事首在抵御蒙兀,次在会子一事,除这两件事外,余下的,能避免则避免。”

“李全的事儿,朕不会再犯了…………”

史弥远闪过一种放心,然后,激动的咳嗽…………

“官家…………”史弥远轻声断续道:“官家……英明……不逊……父祖……官家……要……给什么?”

赵昀吐露出心中的打算。

“她那齐候,朕认!朕给她自遣官僚将校的权力,命她经略山东河北诸路,余下的莫不过诸般赏赐,追赠父祖兄弟官爵…………”

史弥远颤抖得抽出三根手指。

“官家……多赏赐……割地……可割楚州……最后……联姻…………”

“史公是说,能不割城池,就不割城池,非要割城,便割楚州,借大河水,战时可歼楚州之敌?”赵昀确定道。

史弥远点头。

“那联姻…………”赵昀犹豫道:“联姻何人?宗亲之中,暂无及笄之女,多以许配人家…………”

史弥远勉强挤出一丝笑。

“官家……美人……不如……美男…………”

赵昀好笑到勃然变色。

“公是说,联姻…………”

“周……蕊……徽!”

赵昀道:“确有几个王爷,现在还没有王妃,倒是为国出力的时候,属实不曾委屈了……那匹胭脂马,不比杨妙真差的女人,宗亲必是喜欢…………”

史弥远断断续续道:“官家……短板……女儿……无可避免……弱点……击之……可胜矣……必要……保证……联姻……否则……不和……如此……山东……官家……之手……矣…………”

“朕明白…………”

“官家……老臣……时日……无多……官家……老臣……老臣…………”

赵昀起身,郑重道:“史公,汝扶朕登基,朕未忘!……公与朕之私怨,身死怨去,不祸及子孙。”

“大宋,从不杀士大夫!”

史弥远听到赵昀保证,他放心了。

他真是怕,怕抗金义士去杀他,怕那些家破人亡的百姓,来杀他。

恶贯满盈大汉奸的一生?卧薪尝胆满心苦涩的一生?都说留取丹心照汗青,可汗青不能改吗?漫漫长河,多少黄沙尘土,埋葬了多少的真相…………

杀韩侂胄,废前太子赵竑,屈辱金国女真,挽救经济,发行货币……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

………………

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病重,求解职,宋帝诏:“弥远有定策大功,勤劳王室,宜加优礼。”乃晋封为会稽郡王,授两镇节度使,奉朝请,二子、一婿、五孙均加官秩。使其党羽郑清之升为右丞相,次日以病危致仕,过八日,病卒,追封卫王,谥忠献。

忠献,不是个美谥。

大众眼里的史弥远,是和秦桧划等号的。

功过名声,过眼云烟…………

朝廷少了史弥远,多了史嵩之、郑清之,但权力,确确实实回到了赵昀的手上,赵昀战战兢兢得握紧这份权力,是思考大宋该如何走下去…………

一条扁舟,身负圣旨皇命,携御酒美肉,招安使臣邹伸之心情复杂的去了江北,一都班直,暂充护卫队。

邹伸之心里在飞速的计较…………

——————————————————

ps:求推荐,求收藏,感谢

招安了,试探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