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艰难在宋时 > 第123章东渡,东征

艰难在宋时 第123章东渡,东征

作者:迎风随飘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0:51 来源:笔趣阁

四十一颗脑袋悬挂在博多町城墙上,钱在明的货物全被岩屋嘉隆收缴吞没,陈赞立即遣人将这喜讯传回青州。

周蕊徽收到信后,让人把刘玄增、苗严辅、洪世贤、杜琼明、严实、慕容绍云、郭蛤蟆、宇文路博文武八人招来。

“诸君,有谁知道钱在明?”周蕊徽面色难看问道。

刘玄增出列道:“臣知道,一个商贾,拿了府库二十万贯财富的商贾,老臣让他去扶桑采买粮米。”

“哦~~丞相,这个钱在明,还有余下的四十人,都死了。”周蕊徽让把人叫进来,“扶桑将领岩屋嘉隆杀了四十一个手无寸铁的商人,把二十万贯财富,吞了!”

八人听后,脸上各有颜色。

“倭人竟敢如此!君上,臣愿领虎贲三千,荡尽扶桑!”慕容绍云大怒抱拳言道。

洪世贤皱眉道:“君上,岩屋嘉隆贪财害命,实属扶桑国主御下无能,还是让臣下走一遭吧,若能不动刀兵再好不过。”

“末将反对!”杜琼明抱拳道:“大鸿胪,四十一个商人性命小事儿?蒙鞑子打来,杀咱们人,俺们都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死人堆里搏战让蒙鞑子付出代价,才有这几年的太平。现在,扶桑国无端杀了咱的商人,这和蒙鞑子一样,都是不容饶恕!今日杀了人没啥事,明日就会有更多的商人被杀,这是打咱们脸!她妈巴子的!杀人偿命!打就是了!俺是武夫,只知道人不能白死!”

“今年府库不能支应大军征伐,渡海开战,损耗巨大。”刘玄增表明自己的观点。

“君上要打,臣下竭力而为。”苗严辅站在不会出错的那一边。

“臣下不赞同君上多增加一个敌人。”宇文路博言道。

“郭君,严君,二君有何高见?”周蕊徽和善问道。

郭蛤蟆表态:“禀君上,国家大事,末将才略不足不知,俺唯听君上将令耳!”

严实看了看七个人的目光,斟酌一下后道:“君上,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咳咳~~要慎重~咳咳咳咳咳~~~”

严实连连咳嗽起来,身边的慕容绍云、郭蛤蟆一个抚顺他的胸肺,一个轻轻拍着他的后背。

“武叔身体还没康复吗?”周蕊徽也起身来关心。今年开春严实身体就开始不健康,不知道得了什么怪病,都六月份了还没有好的迹象。

“君上勿忧,臣今年五十有九,该有之态。”严实乐观言道,

“五十有九……武叔长者了…………”

周蕊徽幽幽叹道,凤目暗撇向刘玄增,十来年里,刘玄增也是一大把年纪了,还在被自己迫害着…………

【罢,罢,罢呀,让刘叔叔安度晚年吧,别折腾了。】

“孤闻扶桑国有温泉,能养人,延长寿命,待收拾了倭人之后,诸君都去泡上一泡。”

“遵命!”

“君上征讨扶桑,臣下需要准备多少兵马的粮草?”刘玄增问道。

周蕊徽冷笑道:“小小扶桑,蕞尔小国,三万兵马三个月足可亡矣!入冬前,孤必归!”

“君上您亲征?!”苗严辅迟疑道,“君上身体未曾康复,此时戎马不太妥当吧…………”

“又不是和蒙鞑子厮杀,无妨!”周蕊徽轻笑一声,浑不在意。

见周蕊徽拿定主意,苗严辅不再多话,核定出征将士人选,最终决定只动用三大营和登莱军团兵马。三大营出步军八个营、马军两个营,步军八都虞侯为刘通、刘复亨、赵天赐、李维嘉、康明威、康明远、夏贵、颜増,三大营马军汉骑一营扈祥、女真骑一营执金蒲阿陀,中护军严实随行出征。

登莱军团出步军一万人,由二叔周琦裕统帅,都虞侯五人:张荣、景垣、景翠、匡蔺、梅兰。

过了五日,兵马、物资没有准备完毕,周蕊徽要提前离开山东,乘牛邦喜坐舰往耽罗去。

候府里,周芷若眼圈红红的在为周蕊徽准备换洗衣物,装带糖类、奶粉、人参等滋补安养的补品,周蕊徽闲的坐在一旁,牛饮着鸡汤。

齐候喝的很痛苦,仿佛是在喝药,灌进肚嘴巴里就是鸡屎味,强忍着不要吐出来,以免再喝一次。

“芷若,鸡汤孤喝完了,孤日后……嗯~日后不用再喝了吧?”

周芷若关切道:“老爷刚刚初愈,身子还是虚弱,还需要补,大补。”

周蕊徽无奈道:“芷若,孤身子已经好了,孤能感觉到可以开弓可以舞刀弄枪了,别补了吧…………”

周芷若毫不退让:“老爷,这才歇息一月,还不够,就是体魄再强壮,至少还要歇上半年才算康复…………呜呜呜~~老爷,您能歇歇吗?明年再打行吗?您现在的身体又是行军又是坐船又是打仗,真的太危险了!”

“呜呜呜~~老爷,将军那么多,都是废物吗?为何要老爷犯险…………”

周芷若哭成泪人,周蕊徽面露苦笑无奈,上前安抚这个忠心老奴。

“芷若,汝呀……孤命硬,一出生生母走了,父兄都走了,汝关心孤孤心里暖和,但是孤是齐候呀……先是百姓君父,再是群僚君上,最后才是周蕊徽。既带此冠,必受其重,岂可免之?”

“多给孤装点枣,今年枣挺甜的。”

…………

绍定四年六月十七,周蕊徽至不其,祭拜祖陵,同日登船出海。牛邦喜调来二十艘大海船保驾,崔灵兰、沈芸两个海上猛将寸步不离,周蕊徽上甲板每日只给两个时辰不到,窝在船舱里,基本上躺到耽罗岛。

六月二十,周蕊徽龟速到达耽罗。

下船,脚踩上陆地,崔灵兰、沈芸要来扶自己走,周蕊徽白了二女一眼,气得甩手!

“不是在海上,已经上岸了,没有海浪,孤又不是残疾人,连走都要搀扶了吗?!”

周蕊徽命令道:“备马,孤要巡看数年下来马政成果!”

二女拧不过,只好牵来匹温顺小马,垫上厚垫子,供周蕊徽去骑。

小马让周蕊徽不满意,到没有苛责二女,上马骑到岛上的府衙,拉上太仆去马场。

太仆名叫笃俾鲁,是乃蛮人,现在改信了道教,是由岱钦举荐的,按其话说是:最棒的牧马人。

岱钦举荐,周蕊徽直接任命,大胆把这个外族人提拔到和洪世贤同一等级的官职上,当时还惹来非议,刘玄增、苗严辅不同意把马政交给外人。

说到底是周蕊徽用人不疑,把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抛开笃俾鲁个人、族群不谈,至少成绩是最能说服人的,笃俾鲁的努力,耽罗岛上现在就有三五万匹马,每年能供给三千营的战马有五千匹,五千匹啊!

五千匹战马是什么地步?搁在南宋就是五千名骑兵!

齐国马政在笃俾鲁手里一年五千匹战马,对比下我大宋的文人管理马政,有直接把马全部阉掉不提,单现存数字来看:

赵光义太平兴国四年(979),有马二十一万两千匹,其中民马17万匹,平太原地汾、晋、燕、薊之马4.2万匹。到了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了,马二十万匹。天圣年间(1023-1031)掉了一半,还能有十万匹马。熙宁八年,当时实行保马法,有三万匹。

至绍兴十二年(1142),大宋有马一万三千匹!

噢~~还有道君皇帝时候,全国战马总共一千八百匹,偌大江山神特么一千八百匹!

周蕊徽为养马,特地从高丽手里要来适合的场地,同时在耽罗岛禁绝开发农田,把原高丽时开垦出的田亩退耕还原,为此耽罗不产粮。

宋庭呢?

〔桑枣井卢,多所毁伐,监牧官吏,为费不赀,牧卒扰民,棚井抑配,为害非一。〕

把养马的牧野,改建成农田,把马跑的地方,种上粮食。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兼并越来越重,宋朝对外扩张就是笑话,跟某个朝代等同不割地就是烧高香了。

抢走马儿的土地,走上粮食挖好沟渠,让马儿无地可抢!

“笃俾鲁,干得好!”周蕊徽把拥抱这种不费钱的东西作为他的奖励。

“汝再接再厉,孤要很多的马,非常多的马,有了马,孤的长枪才能捅进铁木真子孙的屁股里。”

笃俾鲁用汉语说道:“主子放心,奴才定会让马匹跟羊群一样多,从金山(阿尔泰山)排到阴山。”

“好,好,好呀!果真如此,汝便是大齐的大功臣!”

周蕊徽被逗的喜笑颜开。

谢谢大哥的推荐票,大哥霸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