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艰难在宋时 > 第142章明星效应,蔡氏世家

艰难在宋时 第142章明星效应,蔡氏世家

作者:迎风随飘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0:51 来源:笔趣阁

公元1241年,宋淳祐元年,蒙古窝阔台汗十三年,辛丑年。

青州地方石渠阁,一个新建的地标性建筑,原先是为安放古籍,青州官府盘下一整座山,发动民夫日夜不息挖石盖楼,耗时近半年建成,占地五万余亩,存新旧书籍三千卷,住房可容纳三五千人,等于一座国家级图书馆。

在这个野蛮战胜文明的黑暗时代,没有周蕊徽的横空出世,能找到这样一座大图书馆,只有江南文化鼎盛、重文抑武的宋朝了。

现在,石渠阁是整个山东最有文化的地方,汇聚着大儒,汇聚着名士,更有殷殷学子为求学奔赴万里来到山东,寄宿院墙之下,同居一间屋舍,白日参与翻译古籍,夜间求学孜孜不倦。

宁肯少一顿朝食,不能少一夜学问,比起后世吃着义务教育荒废学业不学无术还校凌的混账东西,徒增叹息,让人齿冷!

有些人是真不配吃九年义务教育大礼包,品德底下做人恶心,这种的人就该当文盲,不配认字!不配学习!

不得不说,周蕊徽在士林的名声是真的臭,孔家说灭门就灭门,大儒说杀就杀,判笔一钩士林哀悼。刘玄增没邀江南旧友前,孟家人、曾家人邀士子来山东翻译干活儿,文人们一听是给周蕊徽打工,不管是为了什么,宁死不去!

那叫:宁死荒野,不食蛮女(胡女、妖女)之禄!

贼特娘的有民族气节。

如果是西欧的教士,周蕊徽能不停大吃十字军,大喝绝罚了。

但刘玄增一邀请就不同了,刘叔叔是与狼共舞的勇士,士林名声因有周蕊徽强力背景板、垫脚石的衬托,快传成不屈不挠教化蛮夷的圣人了。

刘叔叔先是去信给当世大儒蔡模,蔡模字仲觉,号觉轩,生于淳熙十五年,乃蔡氏九儒第四代,蔡沈长子也。其父蔡沈(1167~1230),又名蔡沉,字仲默,号九峰,建州建阳人,蔡元定次子,少时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师从朱熹,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平行时空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

蔡模的爷爷蔡元定,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蔡发之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幼从其父学,及长,师事朱熹,熹视为讲友,博涉群书,探究义理,一生不涉仕途,不干利禄,潜心著书立说。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之说,精识博闻,著有《律吕新书》、《西山公集》等。

蔡模太爷爷蔡发,字神与,晚号牧堂老人,南宋理学家兼天文学家兼地理学家,他以客观唯物的观点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天动地静〕、〔天园地方〕的神权说法,集古代学者观察天文星象之大成。以一千个日时,观察天象和地动,发表了《天文星象总论》,精确地阐明了地球、月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与当今科学的认识完全一致,不但在时间上比西方的烧烤哥白尼哥们早了四百年,而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一定水平。

一家人牛逼也要牛逼的整整齐齐!

蔡模是刘玄增年轻时游学时候认识的,自从刘玄增有了流量后时不时蹭一蹭。收到刘叔叔的亲笔信,既为古籍而喜,又为入虎狼之穴担忧,但有刘叔叔一力恳求,兼有古籍都是周蕊徽找到并且因看不懂很饥渴,蔡模觉得妖女还要挽救的地方,于是上路了。哦不,是去山东青州了。

蔡模可是家传文坛大明星,好比拓跋焘村夫世民村夫朱棣村夫这样的大明星,世交故交便天下。蔡先生出发要去山东青州,士林轰动,随后便传山东发现很多很多古籍,周蕊徽目不识丁要当柴火烧了,刘玄增死命保下古籍,邀请蔡模协助把古籍翻译出来,蔡先生为华夏文脉记,深入虎穴不惜此身……然后众多士人包袱一背,要保护蔡先生安全,抓把干粮跟着蔡先生浩浩荡荡过了黄河,其势犹如周游列国的孔丘。

山阳守军不敢阻拦,堂堂军人生怕得罪了这群文人墨客大儒明星,掉了自己这颗丘八脑袋。

蔡模进了山东境内,一路边走边停、多走多看,看乡野宁静祥和,看幼童玩闹嘻戏,看百姓富足安康,看官道坚如铁石,看军伍严整,看军健强壮,观三千营马军赫赫凶名,观山东百姓人人习战阵、人人练拼杀……蔡模也是人,听多了山东是怎么水深火热怎么人间地狱,但亲眼看到后,是风是雨自能辩,流言造谣不攻自破!

脑子里有了新观念,就会蹦出很多想法…………

到青州,周蕊徽不亲迎众儒生都觉得一切正常符合逻辑,本就不是看齐候面子来的。

住进石渠阁,闷头扎进古籍书海里面,翻译古籍到辛丑年,过年好歹是庆祝的节日,放假先歇歇。

“仲觉兄,今日除夕,是否移步府上,尝尝山东的名菜?”

蔡模眼睛酸涩的停下笔,有些不好意思道:“哎呀呀,来青州数月有余,未曾登门入府,拜见老父母当面,失礼失礼了。”

“公相邀,岂能不去?有十数年未能秉烛夜谈了吧。”

“兄是理学大家,吾这几年劳于公事,忙于政务,多有不足之处,还需兄指点迷津了…………”

“哎~~好说好说。”

归府,傍晚订地酒席业已送到,支开家人,二老畅谈古今事来。

…………

“想晋文老年成霸,表里山河晋国何等强盛,谁曾想到会为三家瓜分,逐一为暴秦所灭。”

“齐桓最是可惜,霸诸侯攘夷狄,齐地蒸蒸日上,这样的雄主,竟能在自己的宫里被饿死,徒留长叹呐!”

刘玄增听着没什么不对的,附和道:“是啊,桓公太可惜了……宋襄就不如桓公了,跟楚蛮子讲仁义,是该有泓水之战。”

“话不能这么说,宋襄是惨败于泓水,可国中黎庶没有抛弃他,反而一直在支持着宋襄,这难道不是宋襄仁义所致吗?反观齐桓,无端侵鲁,敛财竟允管仲设勾栏处,于民不行仁政不施仁义,虽成霸业,一世而终。”蔡模说的意有所指。

刘玄增回回神,悠悠道:“可桓公胜了蛮夷,宋襄败于蛮夷,都是记录在史书上真言啊…………”

蔡模没有否定这个事实。

…………

二月,莱阳节度使伍禾庄病逝,遗书献出土地兵马。齐候遂撤莱阳节度,改设莱阳县,属莱州,推行屯所兵制,仍以伍禾庄之子为莱阳县县令。

————————————————

ps:求推荐,求收藏,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