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艰难在宋时 > 第41章骑军千里大奔袭

艰难在宋时 第41章骑军千里大奔袭

作者:迎风随飘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0:51 来源:笔趣阁

汝州城,被围十五日,赵芝无法坚持,在部下聒噪下,怕人头落地,果断的开城投降。

严忠济将俘虏压回北方,率部跟随周柘彦攻取唐邓二州,继续向南行军,抵达汉水北岸,包围樊城。

“这就是樊城,南边那个城池就是襄阳……当年关云长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就在这附近。”

张柔感慨万千捋着长须,周柘彦打断张柔的感慨:“往事过眼云烟,吾等现今该去想怎么渡过汉水。吾找过当地渔夫问询过,汉水水量很大,不能泗渡,又没到冬天,渡河必须要用到船。但汉水上的船筏不是在樊城里,就是在汉水南岸,也许要攻破樊城了。”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是长江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河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干流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km;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km;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m,流经江汉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缩小。

张柔听周柘彦要打樊城,认真说道:“攻打樊城不失为一招妙棋,原先樊城是城小而坚,蒙人不善攻城故能推延旬日,宋庭主经营襄阳,史嵩之、孟拱多次加强襄阳防务,北面樊城就像前哨,防务不如往昔。今宋军惨败,吾等一鼓作气,樊城可下!”

“只是……宋军该不会在樊城放上太多船筏,即便得到船筏定然不够十万大军用的,要想渡河还是造木筏吧。”

水流湍急向东流淌,周柘彦沉思半响,问道:“张老将军,当时蒙鞑子口温不花攻打荆襄时,上万人马是怎么过的江啊?”

张柔一脸耻笑的说道:“当时哇~~全子才弃军,宋军大败,渡河船只都被缴获了,还有襄阳、樊城守军一逃一降,口温不花坐着宋军的船,畅通无阻到襄阳,近乎没有遇到抵抗。”

周柘彦纳罕,这种好事儿怎么就不落我头上。

因为机动性的考虑,万斤死沉死沉国崩炮没有带着,可即使这样,周柘彦两万两千步骑兵,周通、严忠济、张世杰等三大营步军二三万人,崔灵兰、沈芸千骑,石抹那哥四千骑,张柔四五万披甲不披甲的兵卒,好赖十万百战精锐,樊城不过千八百守军,攻破还不是玩一样!半个时辰后齐军清理尸体,周柘彦诸将入城,商谈渡汉水办法。

“能从汉水上流泗渡,绕到枣阳、随州么?”沈芸提议道。

没有具体的堪舆图用来参照,只好由张柔解答了。

“可以是可以,但路上要过洪山,次要经过汉阳军,沿江从大别山南麓绕,口温不花用了不到十天就到了淮西的黄州。”张柔说道。

周蕊徽在黄河北岸黎阳隔几千里地遥控指挥大战略,总得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已经发生了的控制关隘,围歼洛阳贾似道荆湖军;第二步,攻取襄阳,打开门户,同时扫荡中原宋军;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骑兵部队千里奔袭迂回到赵葵淮军背后,全歼淮军,彻底占领两淮地区。

目的不是争夺张柔控制的中原三京十七州这样肤浅,要中原干什么?四战之地,关隘险要不控制在手,取之有何意义?周蕊徽要的,是襄阳和两淮,有句话说的好呀,若将江南政权比做一个大宅,秦岭淮河为院墙,襄阳为院门,长江为房屋墙壁,江陵、汉阳军、庐州、扬州为门窗,鄂州、江州、采石、京口为门栓,三吴为大堂。

宋庭没有院墙,没有院门,再没有门窗,是一种什么景象?

参看东吴孙十万,西不克江夏,东不克广陵,中间合肥送人头,向跟曹魏争霸中原还没机会。

宋庭本就偏安一隅,混到东吴这种程度,凭借宋军的〔强兵名将〕,展板上的鱼肉罢了!

周柘彦开口道:“大王让俺们主力包围襄阳,遣轻骑沿江而下突击淮军背后,呼应杨节度歼灭赵葵。大王算无遗策,眼前的困难该由俺们解决,那么沈将军、崔将军、石抹将军,三位将军率本部马军出发吧。”

两女一男抱拳离开。

三人走后,周柘彦沉声道:“襄阳某家一定要攻克,大伙儿谁有办法,畅所欲言。”

张世杰道:“都元帅,俺看没有船筏,没有水军,是无法攻克襄阳的,樊城虽与襄阳隔河相望,但士卒儿郎不能飞过去吧。”

“如果只是打到襄阳城的话,最好从国中调来国崩砲,国崩砲能打九百步远,这段距离石头能砸到城墙。”丁大维出声道,“但就和张将军所虑一样,石头能用国崩砲打到对岸,人不能用国崩砲打到对岸吧,况且贾似道曾知江州,任江南西路安抚大使,沿江制治副使,调教有数支水军。”

“水军…………”周柘彦摇头:“黄河水军要协助元景守河中,某不能动。海上水军牛邦喜、沈彤二位将军,现驻海州,即使开来襄阳,也远水解不了近渴,有这时间还不如打造船只。”

下午,士卒来报河面上出现船队,周柘彦带人查看,是宋军水师,在汉水上畅行无忌。

周柘彦果断放弃攻打襄阳念头,留兵加固樊城城防,分兵攻取光化军、枣阳军等处。在枣阳军,周柘彦缴获了三十万石粮食,数额巨大到让周柘彦吃惊,详加了解后知晓三十万石是孟拱留下来的屯田粮。

孟珙父孟宗政知枣阳,招唐、邓、蔡三州壮士二万余人,称忠顺军,后孟珙为统帅,在枣阳军修水利,创平堰,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灌溉万顷农田,边地得以丰储。

余阶赴川蜀时,还从孟拱手上拿走十万石屯田粮,可见孟拱时期的荆湖宋军,不但能打,粮食更够!

孟拱无愧是宋庭擎天一柱!

…………

襄阳城里,贾似道指尖划过堪舆的某处,领教了骑兵千里奔袭闪电战攻击,他似乎开了窍。

“白日里吴河见到齐逆马军往东去了。”李庭芝道。

“汉阳军!”贾似道笃定道,“俺怀疑是去淮西,调兵赶到汉阳军堵住。”

“调谁?”李庭芝反问。

“跳荡军。”

李庭芝面色微变。

江州兵马里,唯有跳荡军是精锐中的精锐,驻留襄阳诸军里,精锐的就剩宁武军与跳荡军,单看名字就知道,水战里跳荡…………

“确定?调走跳荡军,江州军马就是弱势了,师宪刚一场惨败,不怕任义等军将哗变?”

贾似道心头一跳,改了主意。

“那调一军,去上游谷城驻防。”

“谷城哇……”李庭芝点点头,“确实,均州是否也派一军?”

“均州是大山环绕,罢了,为防万一派两营军伍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