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艰难在宋时 > 第44章点杨姐欲征大理

艰难在宋时 第44章点杨姐欲征大理

作者:迎风随飘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0:51 来源:笔趣阁

“混账!淦!!!”

卧房内,周蕊徽恼羞成怒脸红到随时嗞出血来,只见她一脚丫子踹翻桌案,满桌的金银财宝飞得到处都是。

“杀了朕的子民!杀了朕的将士!屠了归附朕的部民!送点金银脏钱来就能免罪不死吗?!当吾大元是什么?乞丐吗!!大理段家朕绝不宽宥!!”

大冬天的又下了雪,周蕊徽本以为可以安生安生,借着大雪办个聚会呀、堆个雪人呀,冲冲洗,消解心中挤压大半年的戾气。可不想大冬天的,就是有人不开眼,非要触周蕊徽的霉头!

贵阳巡抚李庭芝八百里加急奏报,大理国兵马越境,深入贵阳道约三十里,屠灭两个归附蛮族部落,杀害贵阳巡抚所置的两名教蛮同知,并掳走了十个教蛮人耕种技术的农民。

出这档子事儿,大理国方面自然派使者来解释,而且来得飞快。前脚收到李庭芝折子,后脚大理国主段兴智的使臣进京往外相投帖子,他们给周蕊徽的答复是——下国不敢挑衅上国,这一切都是边关将领眼红财富,瞒着上下的自作主张,真不是我国国家的意志,涉案边将已被处决,我国愿为此赔偿上国损失,放还被掳人员。

杀人偿命,将领已经死了;补偿受害者,大理方面不矫情,还愿意把人放回来,按道理说周蕊徽不该怒的,但君王的怒会是平白无故的怒?

少云南这块儿拼图,周某人打浑身每个毛孔都不舒服,版图太丫丑了!

勒令军机院拿出灭大理计划,提前把领兵主帅选好,周蕊徽选的很快没有半分犹豫,点了大元徐国公杨妙真。杨妙真挂帅灭大理,灭完大理国杨妙真就不用回来了,周蕊徽允红袄军世镇云南,做诸侯去吧!

算上计划好的宗室三王,杨妙真杨家(李家)是大元的第四位诸侯,并且是首位异姓诸侯,让她得到这份荣耀,是用远离中央交换。

为什么是杨妙真远离中央……嘿嘿!

…………

女帝有远征大理的意愿,主持军机院事物的宇文路博第一时间来制止,宇文路博不反战,他只是希望女帝能消停消停,能往后拖拖。

“陛下三思,大理既蜀汉时南中,胀气弥漫,难以定居,诸葛武侯之能无以改变,朝廷攻打下又能如何?且贵阳蛮未定,江南有叛,九边防备蒙鞑报复,朝廷三面树敌开战,军械粮饷、兵卒供应都在吃力,不宜此时开战。”

宇文路博提供则数据:“陛下,三大营在册兵卒是四十又七万,然近半人马驻守九边,在京马步营兵原有一十八万,经两次抽调江南、一次支援贵阳、及驻扎在江南的诸军,京师三大营兵力已不足十万。若起大理国战事,再度抽调三大营兵马,京师空虚矣。”

女帝沉吟道:“朕估计伐灭大理需兵五到八万,如果新征募些兵卒,在不影响京城的情况下,三大营能拿的出来吗?”

宇文路博一点口子不松:“四面开战,古今数朝罕有,臣食君禄,当尽忠竭力!”

“朕等到明年!”最终还是周蕊徽松了口,宽限到明年。至于是明年什么时候,待定。

宇文路博放松了,他以为这件事情是暂时揭过去,把大理国的赔偿拿到手事儿就能了了,殊不知这件事儿在某些人的策划下不断发酵,终使小事儿演化为大事!

首先一点,尽管周蕊徽在不停努力,可宫廷宫廷,不漏风还是宫廷吗?也就比赵宋漏的少罢了。

于是乎,大理国使臣知道周蕊徽欲动兵伐大理,失望大过伤心,伤心又大过恐惧。

有你大元这样的天朝上国吗?有你周蕊徽这样的中华天子吗?错是我们的错,但我们大理犯了错我们来认罪、我们来伏法、我们来赔偿,我们有赖过不讲理?我大理段氏坦荡荡来,你周蕊徽竟然要灭了我们的国家?!中华天子向来以德服人,施行教化,教我等四夷仁义礼乐,教我们凶器不得已用之!灭国霸道,行晋文公之事,这就是新的中华天子的行为处事吗?!

他们好生气呀,却都忘记汉唐以霸,宋明以仁。往事经千年,四方民族记得大宋宽仁厚爱,忘记汉唐霸道悍勇。大元把国风带回汉唐,他们就受不了了,什么〔元既行不仁不义之事,我大理虽小弱,也有怒目金刚〕之类话。宽仁夷狄?畏威不怀德。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大理使者仰望京城标志性高楼,吊着书袋长叹道:“昔炎汉诸葛武侯,教民以礼仪,知廉耻,无饥馑之忧,吾等南人无不感念上国恩德;昔大宋太祖皇帝,玉斧定疆,无兵祸战灾,两国相安无事至今。如今的天朝哪里还有一分天朝的做派?行霸道,屡兴兵,仗弓马之强横行无忌,元岂为天朝,实乃窃居中土的夷狄胡邦!”

“元既战,吾大理绝不低头降虏!”

大理副使亦道:“都说元帝如何妖孽,今观果真是个妖妇!惜哉大宋啊,三百载国祚为一妖妇而终。以司马公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而这妖妇不是人!天朝亡矣…………”

副使感慨着,突然道了句:“今天朝已亡,吾等何不上奏,在国都另立天朝?或效蜀汉、南汉,偏安一面保天朝社稷无虞…………”

正使听后两眼冒光:“此地不可久留,当速归国!”

————强硬的过渡————

冬贵阳道,李庭芝愁眉苦脸的行走在磕磕绊绊道路上,身前是丈量间距、制定计划的道路工程师,身后是崎岖不平留下一串脚印的山地陡路,靠座岩石抖干净靴里碎石子,李庭芝想点根烟,可惜烟草还在美洲大陆。

李庭芝在贵阳模仿诸葛亮搞得〔收心〕战术初见成效,一手大棒一手萝卜,消灭不臣的蛮人,立下威严;再通过对蛮族土司们分享先进生产技术,带动当地社会发展,促成贵阳蛮人群体臣服,大元的统治根基也初步建立了。

别刷什么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大元朝廷的麻烦已经够多了,就别再惹事了。话说回来,倡导改土归流的那些人可否想过一个问题,明和清两朝西南改土归流,是为了什么?把土司这种土皇帝灭了?

我没有别的意思,西南这些少数民族,社会结构加地理因素,贵阳道穷山恶水,直辖的收益还不如土司上缴的收益多。

一个很浅显的问题,改土归流,迁汉民来贵阳道扎根,怎么生存?一座又一座大山,福建道尚能出海,移民流球岛或下南洋,贵阳道呢?

话收回来,现在李庭芝的考量是迁移贵阳道治所,既把治所从偏北的遵义迁到中央的矩州,而要搬迁治所,得保证道路问题吧,不能传个旨走半年吧。所以李庭芝打算修一条遵义到矩州的水泥官道,但经亲自勘察,走一遍,工程量、难度都很大。

李庭芝是明白为什么秦汉两朝那么厉害在西南修路都只能修个〔五尺道〕了,山连山,太难了!

周蕊徽呢是脑子不太好,忘记了西南一句谚语——火车没有汽车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