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艰难在宋时 > 第51章北伐出塞

艰难在宋时 第51章北伐出塞

作者:迎风随飘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0:51 来源:笔趣阁

天狩七年夏初,周蕊徽下诏,罚陈宜中俸禄一年。

又下诏,追赠曹操谥号,并于陈留县建庙,金塑其身,御笔亲提〔太平能臣,乱世柱石〕八字。再令天下寻访曹操后人,册封国柱侯,食邑千户。

同月,兵马粮草均以到位,女帝正式颁下圣旨,兵发漠南!

数年积累,九边军兵已经达到要求指数,所以二十万大军中从京师调地只占四分之一,余者皆由各地边镇发兵。任命周丰沐为诸军大总管,统筹后勤;任命周丰荡为诸路军兵马大元帅,总领征讨诸军,率三大营马步军兵五万出雁门关;以凉州总兵官崔灵兰为左路军主将,督帅瓜沙、甘肃、凉州三镇兵三万出河西;以朔方总兵官慕容绍云为中路军主将,督帅朔方、兴灵、银夏三镇兵八万出朔方;以宣德总兵官沈芸为右路军主将,督帅宣德、云中二镇四万兵出野狐岭;再以周凝蓉为中路军先锋,率两千精骑前驱。

大元二十万马步军在东起凉州、西至宣德的万里边境上同时向蒙古帝国大举进攻,这是大元朝廷自建国以来首次发大兵团反击蒙古,却不是华夏第一次北伐戎狄了。

…………

元军打算攻击漠南的行为远在漠北和林的忽必烈预判到了,属实好预判,从元军二十万人马调动、大批粮草军械运输上忽必烈便已全窥,尤其单就大豆这一项,自辽宁、海东、山东三道运输至九边,想瞒都瞒不住。忽必烈于是乎赶快组织人马,召心腹那彦来开会。

也不拐弯抹角,他很蒙古人的一回,单问心腹们漠南是死战力保?还是保存实力放弃?

如果打,怎么打?运用什么战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如果跟大元朝廷谈和,周蕊徽那头母狼是否会同意?

智囊伯颜给出忽必烈答案:“大汗,让出漠南的草场,牛羊吃什么?娃子吃什么?大蒙古国战马将会饿瘦,勇士们会愤怒的!禺闷萨汗是头贪婪的母狼,大汗让出漠南草原,禺闷萨汗就不会贪婪漠北草原吗?只有勇士们扬起战马,驰骋在草原上,才能让禺闷萨汗守好自己的斡耳朵,不来抢大蒙古国的牛羊奴隶!”

没有外人,蒙古帝国硕果仅存的另一大将兀良哈台大胆吐露心声道:“大汗,失去了漠南肥美的水草地,只有漠北荒地,那就是雄鹰没有了羽毛,苍狼失去了牙齿,各户那彦百姓将连酪乳都吃不上,牛羊战马大量的饿死,西道诸王更不会在意大汗的金令了!”

东道诸王在哪?辽宁道设立,辽锦总兵设立,东道诸王的势力几乎烟消云散了,就差周元略过去扫干净。

两人一番话让忽必烈被迫充足气儿!忽必烈精读汉史,自然知道失去了漠南后的匈奴是个什么狗样,所以和谈不会有希望,那倾尽举国之兵打吧!

“发动动员命令,连怯薛军在内动员二十万勇士!”忽必烈道:“兀良哈台,本汗给汝八万勇士,用尽一切办法,将元军的主力勇士缠在漠南!”

“荼毒拿,给汝一万勇士,给本汗守好漠北,看好斡耳朵!”

“伯颜,拨怯薛军骑五千、部落勇士七万、射蛮奴才五千于汝,配合兀良哈台,歼灭南蛮子!”

“本汗自带三万勇士,联合东道诸王的勇士,去辽东打草谷!”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忽必烈深知这个道理。

诸将捂胸应诺!

两班只管点头应令的武将,虽然答应的声音很洪亮跟头牛般,震得忽必烈耳朵嗡嗡回响,气势有了但他的心头涌起一股苍凉的无力感。

曾几何时,祖父身边,自己身边,围绕一大帮子谋臣智囊,或查漏补缺,或稳固后勤,自己提出大战略,细小的战术施行等均由他们完成,那个吸收各民族精英人才的大蒙古帝国何等强大!而现在,自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铸死后,江河日下,再无人才,拿不出个替补的来。战术施行等方面全压在兀良哈台、伯颜身上,能拿出手的将军也是他俩,帝国何等脆弱!

“若秉忠爱卿还在,该有多好…………”

同样的哀叹,如果是从铁木真嘴里说出来,恐怕是:如果长胡子还在,该有多好。

——————————————————

开战后的第二个月份,河西方面,崔灵兰统帅三万马步军沿黑水河逆流而上,沿途依照河流走向在险要处修建三座兵站,抵达黑水河上游的黑水城,既原西夏黑水镇燕军司所在。

“将军,探马来报,黑水城已经发现了,不过情况很糟糕,荒土一片,墙垣基本倒塌,蒙鞑子摧毁的很彻底,已经没有重新修缮的必要了。”周梅进帐禀报道。

崔灵兰在搭模型,漫不经心道:“本将早有预料,蒙鞑子连瓜沙那样的城池都快连根拔了,更何况小小的黑水城了,本将就没报此城可以住人的希望!”

“早点择址,建新城方为要务。俺翻越古籍,发现此地乃是汉时之居延海,地理位置实属要冲。陛下有进军西域之心,将来此处必为要地,故新城要居险榜水,越坚固越好!”

搭上最后一块儿积木,一座雄伟的要塞模型跃然而出,崔灵兰欢喜着拍手,慈祥注视着自己的〔孩子〕。

“大功告成!梅妹儿,觉得如何?”

周梅绕桌三圈,一头黑线。

“将军,这是甚么?城池乎?”

“然也!”崔灵兰道,“俺穷两载光阴,几经试验,终于确定了这座新式城法,俺欲将新城建成这般模样!”

“这城……似乎小了点吧。”

“城池虽小,但据守此城,只要粮草饮水充足,兼以火器之助,一营官兵可胜蒙鞑五千骑!”崔灵兰自信说道。

“哦?如此厉害,有何玄机?”周梅不解问道。

“此城最大之处,在于是双城。”崔灵兰笑道:“单费口舌白活汝自是不明觉厉,且看此城建好,汝再揣摩使甘肃镇精锐兵马破城,需折损多少。”

“走,去寻筑城之处!”

骑马奔策三天三夜,崔灵兰最终选着在两个湖泊间各筑一城,已为犄角之势,更加便于固守。

新建二城西城名曰〔居延城〕,东城名曰〔亦集乃城〕,后者名称是当地牧人的称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