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花袭 > 389 承启元年

花袭 389 承启元年

作者:妹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4:59 来源:笔趣阁

承启元年无疑是热闹的。

或许,这一年,对许多官场权贵来说并不轻松——

虽然朝政上几乎没什么大事情,但皇家银行初开四家之后,随即又眨眼间开到了八家,几乎抢去了原来钱庄一半以上的生意,让这些钱庄背后的东家们实在肉痛难耐,龇牙咧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这些人也一窝蜂地纠结了一群人上书说,皇上这么做是与民争利,有失明君之范儿,但承启帝不过冷哼一声,反问道,大家都是规规矩矩做生意纳税,哦,似乎有许多人居然都敢不纳税,凭什么他这个皇上反而没有了做生意的权利?难道他就不需要吃穿用度?难道一切皇室内务开销,都可以找户部拨款?

内务开销不知道有多少,而户部的开支却紧巴巴的,前朝只有皇上穷的缩减饭前甚至都没有给爱妃脂粉钱的,什么时候户部都不会成为皇上的私人钱袋子。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

而且承启帝说的那么有道理:人家皇家银行正经做生意正经纳税,凭什么不让人开?说是与民争利,到底是谁损失了利益,大家心知肚明……

承启帝只回应了这一遍。

也有那死皮赖脸不知羞耻的,充耳不闻别的,只一再说这当皇上的经商,实乃是“不务正业”。承启帝于是理也不理,转过头就收拾起了这些人——

为官多年,谁人身上没个小辫子抓一抓?

就算你本人立身正直,你的门生故吏呢?你的姻亲朋党呢?又有几人经得起皇上要找茬的?于是,处置了一批人之后,这些说话者也都哑口无言不能做声了。

到了七月里,各家钱庄的生存经营越发地艰难起来。此时郭大学士府的郭大夫人出面牵头,联合了几家规模不错的钱庄,也宣布合并成立了联合银行,推出了民间借贷业务,最最主要的,就是不仅不收存款者的保管费,而且签订文书约定了支付一定的利息。

这让京城几乎是一片哗然。

从来没听说钱庄存钱不仅不要保存费,而且还给支付一点儿利息的。要知道,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哪怕多一个大子儿也好的。

而那权贵人家心中也是嘀咕忐忑——这借贷借贷,同之前偷偷放的印子钱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就是利息计算没那么严苛?当然,如果能规规矩矩光明正大地放钱,就算少得一点,也是乐意的啊……

只是不知道,朝廷会不会准?

大家一方面对这种新业务态度迟疑,一方面又等着皇上对这件事的反应。毕竟联合银行也打出了“银行”字样,怎么瞧也有点儿与皇家银行打擂的意思。

让人意外的是,皇上并未如何,只是户部新成立的银监司找上了门,告诫了不少经营规范,比如借贷的规范尺度,又表明要备份其账册以便将来监察……但不管怎么严格怎么要求,最后的结果,居然是准了的。

居然这就准了。

几乎是谁也没想到。

不过联合银行是成立了,但却无法像皇家银行那样,一口气成立好几个分行,新业务开展也并不太顺利——“贷”倒是有些生意,但“存”却是问的人多,真办的人少。因为谁也不放心,自己辛苦赚的银子放到别人那里,而这联合银行,到底靠不靠谱?

但无论如何,联合银行还是落地,并坚持下来了。

这是一事。

承启元年第二件大事,则是从京城到通州那宽敞平整不怕阴雨天的水泥新路。七月底,京通新路宣布全线完工,全长九十八里,可供四辆大车并排相对而行,其他歇脚方便之处且不必提,只无论晴雨,大货车的从京城到通州口所需要的时间,硬是省去了一半之多!而且牲畜依旧有余力,并不过分劳累!

行商们对此无不欣喜万分,以极快的速度,将这么一条新路的种种好处宣扬了整个大梁去。

而京通新路将近完工之时,对于接下来到底要兴建哪一条路也在朝廷坊间引起了激烈的争执。民间各处行商们知道材料出产有限,当然都想先修自己平日里常走的道儿,哪怕出银子赞助也可以。他们背后当然也有朝廷上的官员给使劲儿。即便没有,地方上的官员也无不上书,希望新路能先落户他们那里,因为好处实在显而易见。

用百花郡主的话说,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各方面争执不下,后来还是代替安平郡王府的杜家楼杜老爷像朝廷上了各折子,于是定下了一个日子,邀请工部的几位官员出面,先是给定了京城附近的各条道路,具体往哪个方向哪一条,则又请了商人们投票表态,又考虑了一番各条道上的捐银数,才定下了一二三的顺序来。

这一番争执,才算是尘埃落定。

到了承启元年年底,修路工人们终于有了假的时候,出京城东西南北四条到具京城最近的交通城的路已经全部竣工。而京城附近的人们渐渐对新路不再感到稀奇激动,再定来年计划的时候,场面也就冷清的多了。

——出修路银子的主力,总算是归到了朝廷户部,不再有那么多的富商大方出钱。也不是没有,只是众人也明白了找修路不是一日之功,出钱的时候就谨慎了许多。

这两处再如何热闹,也不如承启元年九月里的恩科牵动着整个大梁的人心。毕竟是多出来的几百个进士名额,多出来的这几百个机会,多少人会觉得大有希望!几乎能赶到京城的人都来了!

而事实证明,他们许多人都没有白赶这一路——

承启元年的恩科,承启帝一口气点了四百名进士又四百名同进士!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坊间有夸张的说法,说是这一次将前后好几年的人才都提前收了!

人们本来还在嘀咕,这么多的进士同进士,这大梁官场真的有地儿有空位安置么?若是不能授官,那这次的进士同进士的含金量是不是要缩水?这么一来,似乎连放榜时候的喜庆都没有那么浓烈了似的。

但很快,事情的进展让所有人大跌眼睛——

承启帝一口气黜免了几个省州地方上的大大小小近百名官员胥吏,而后又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配和新人安插,那些新科进士瞬间就没了一半出去了。

而剩下的几百名……

官员们看到那些长长的名单,再看那吏部那几位侍郎被皇上召见整一天后出来脸都是黑绿黑绿的,再一想剩下还有一半好几百名的新科进士同进士们……心瞬间就凉了。

——就算现在动的几乎都是地方的人,但朝堂地方一向都是一脉之水,在朝的大人们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而中了恩科这些新人得到消息无不激动地高呼“皇上圣明”,京城当即掀起了喜庆的热潮,几乎大小酒楼都是意气风发摆宴送别的新人们。暂时没有被授官的也不着急:看承启帝这架势,他们难道还会等的太久么?

罢黜的官员都罗列了罪名,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对着名单详细,谁也无法子说出什么话来。

紧跟着,承启帝宣布提高各级官员的俸禄这样本该被热议的消息,似乎就显得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了。

官位都不一定能保住呢,多那点儿俸禄能有什么好高兴的?

从十月到十二月,果然又有地方官吏的频繁变动,新的进士们被先后下放了出去……而这一次的地方官场的变动,后来被人提起时,就被称为“承元动荡”。

以上便是影响深而广的三件大事。

京城万万人生活,自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事情,算做是小事了。处在花袭人关注范围的,并不算多,也不算少,还是有一些的。

首先,她的肚子大起来,那个老御医张院判早已经给了确定的消息,说是双胎,脉相很好,让花袭人和宋景轩这些人有所准备。说这句话的时候,老御医捋着胡须,总是不自然地打量着花袭人的身板,似乎还是很不放心的。

宋景轩也很不放心。

不止是他,车氏是有欢喜又是焦虑,看样子都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从不信佛的她居然要在院子里设个小佛堂。

就连世子爷宋名祈也与他小儿子鹦鹉小蓝连着几天都没有出门会友,而是在府上两个院子之间不断底溜达着。花袭人不少次都听到宋名祈教训鹦鹉小蓝说:

“不许你飞到你嫂嫂的院里去!”

“那老御医说了,禽类和猫啊狗啊这些的,都与小孩子相冲,让你嫂嫂周围不许出现这些东西的影子!”

“若是你敢不听话地飞去,我就扒光你的毛,让你做只秃子鸟,再也飞不起来!”

宋名祈的话显然是及其严肃的。

而鹦鹉小蓝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夹紧了翅膀连声应是,很是乖巧。虽然它偶尔还是会站在和轩院外的树梢头上,朝着院里瞧来瞧去。

花袭人心中很温暖,就将这些事都对宋景轩说了。r115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