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明代版大战牛头山之五:刘氏兄弟殊途同归

半夜,刘良臣在睡梦中被叫醒了。

“大人,不好了,贼军进城了!”

“啊?!”,刘良臣不禁打了一个激灵,睡意一下全醒了。

“怎么回事?城墙上不是有汪硕画的人在守着吗?”

“大人,不知怎地,北城门打开了,城外的贼军全进来了!如今已经包围了我等的军营!”

刘良臣三两下披挂好,自从尼堪的大军西去后,他一直住在军营里,等他登上军营的望楼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只见军营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贼军,都戴着铜盔,军营四门附近还有火炮,他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几乎要从望楼上掉下来。

半晌,他才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狗日的汪硕画,必定早就跟贼军暗通曲款了”

刘良臣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很快便镇定下来,自己这三千人都是从以前在辽东被俘的明军中精挑细选的,又日常操练不辍,战力远在一般明军之上,其中火铳兵、长枪兵、刀盾兵各三分之一,一想到自己的军卒,他慌乱的心稍稍定了定。

“你,你,你,几个赶紧伺机摸出城去,向贝勒爷禀告这里的情形,就说我刘良臣为大清尽忠了,请贝勒爷为我报仇!”

他指的几个人面面相觑,如今城池在贼军手里,怎么摸出城去?不过彼等也不敢忤逆刘良臣的意思,一个个赶紧打千应道:“嗻!”。

来的自然是贺云龙那九千饶州营的士兵了,而白天运粮过来的也并不是汪硕画,而是翁之瑜手下的一个把总,驻守铜山的翁之瑜的五千人马被翁之琪的水师运了三千过来,翁之瑜也在其中!

彼等先是埋伏在池州东北面的木排洲后面,等卢光祖的部队出城后便继续向前行驶,绕过木排洲后掉头向上游行驶,竟然瞒过了驻守池州码头的清军水师。

以下就水到渠成了,饶是刘良臣精明过人,还是着了安**的道。

那一万石粮食全是真的,反正安**自己要用,何必用沙袋隐瞒呢?

“轰……”,营门外的安**开炮了,几轮火炮之后,营门全部倒下了,饶州营的士兵又对准营门放了一轮散弹,接着在刀盾兵的遮护下,火铳兵一拥而入。

刘良臣的辽东汉军确实悍勇,竟然让饶州营付出了近千人的代价才全歼这三千人,刘良臣也没于此役。

占领池州后,贺云龙让翁之瑜的三千人镇守城池,自己带着饶州营的士兵全部全部布置在城池西侧的秋浦河边上,秋浦河是护卫池州西侧的一条大河,紧挨着池州城注入长江,秋浦河上原本有一道浮桥,被贺云龙毫不客气地拆除了。

在池州北面的大山与秋浦河的交汇处,还有吴候的两千山地营士兵驻守,上万的人马,几乎将池州西侧防护得水泄不通,尼堪想要从此处回到宣城、芜湖无异于异想天开。

而在码头上,天亮之后杜虎、陈文盛的船队逼近之后,几轮火炮过后,王千总一看力量悬殊,干脆也投降了,鞑子想从水路逃跑也不可得,唯有向南窜入大山一途,不过秋浦河却是绕着大山流过的,彼等即使想要窜入大山也得能过河才行。

秋浦河是从铜山镇附近的大山流下来的,彼等还有一个出口,那就是拿下铜山镇,从那里窜入大山,可尼堪的满洲兵多为骑兵,想安安稳稳进入大山绕回芜湖谈何容易。

贺云龙占领池州后,立即封锁城门,城池许进不许出。

回到牛头山那边,田雄、马得功、刘良佐的部队对牛头山镇、牛头山、铜山的进攻依旧劳而无功,不过下午卢光祖等人的部队来了之后尼堪又暂停了进攻,准备明日让卢光祖等人上。

却说刘良佐亲自带着三千步军绕过铜山,沿着秋浦河向西南方向行军,在独山河汇入秋浦河的交界处转向西南,期间他倒是越过铜山北面向安**的背后发动了攻击,可惜由于山高林密,加上安**早有防备,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于是刘良佐便决定沿着独山河一路向西南行军,走了一天后抵达唐田镇。

唐田镇是位于池州南边升金湖东南侧的一个山间小镇,位于流入升金湖的唐田河的西侧,从唐田镇出发向前再走二三十里便是东流县了。

不过刘良佐在抵达唐田镇后便嗅到了一丝异样。

唐田镇空无一人!

难道是镇子上的居民提前发现有大军来到,都跑到左近的山上去了?这也是明末常有的事,如果镇子上有猎户,彼等提前知晓有大军过境,抄小路知会居民提前撤离也是应有之意。

饶是如此,刘良佐还是有些不太安心。

当夜,他这三千人就在唐田镇驻扎,为以防万一,他安排了一千人值守。

半夜时分,唐田镇南侧的大山上突然锣鼓喧天,大片的火把也出现在山上,刘良佐从睡梦中醒来,见了这个动静也吓了一跳,赶紧将所有人都叫了起来,在镇子四周严阵以待。

这时山上又传来几声火炮轰击的声音,有些炮弹还落到了镇子里头,这下刘良佐有些发毛了,不过如今四周黑漆漆一片,他也不敢冒然上山清剿,生怕中了埋伏,便命令在镇子四周都点上火把,所有人都枕戈待旦。

不多久,锣鼓声停止了,火把也熄灭了,不过刘良佐不敢掉以轻心,依旧让兵卒时刻警惕着。

一个时辰过后,刘良佐见山上没有动静了,不禁冷哼一声,“贼子必定兵力不多,否则也不会使这疲兵之计”

便下令让那两千人继续休息。

不多久,山上的锣鼓声又响起来了,火炮也开始轰响了。

刘良佐无奈,只得让刚刚睡着的士兵又爬起来。

就这样,在天明之前,他这三千士兵几乎没有睡着,一直醒着的那一千人还好说,一直醒着第二天反而兴奋,没睡够的人则是一脸疲相,一个个呵欠连天的。

看来不解决这股贼军想安安稳稳绕道到牛头山附近是不行了,刘良佐干脆让昨夜值守那一千人上山搜剿,另外两千人一半人马值守,一半人马睡觉。

令他没想到的是,他那一千人正万分不情不愿地在镇子西侧列队,准备上山清剿时,从山上突然冲下来几百人,这些人前面是拿着盾牌的刀盾兵,后面跟着端着火铳的士兵。

这些人自然是吴候亲自带领的武功营士兵了,他的两千人布置在池州附近,他自己带了一千人在牛头山背后到东流的山路上驻扎,防备的就是万一敌军绕过铜山侧击东流。

他这一千人都有佛朗机铳,当下在盾牌手的遮护下对着正在列队的清兵一阵射击,刘良佐这一千人兴奋是兴奋,不过一宿没睡觉,走路都有些飘,带队的千总在刘良佐的重赏之下勉强逼着手下的弟兄去搜山,真要他们对敌却是力有未逮。

于是这一千人“呼啦啦”一下全跑进了镇子,吴候带着几百人便跟了上去。

刘良佐早就知道贼军下山了,他已经让所有的人都起床迎敌,并在镇子中间摆好了架势,不幸的是,被那一千人一冲,带的他这两千人也不住地后退。

所谓镇子,也就是沿着道路两侧有两排房舍而已,他的人数虽多,不过在这个地界儿也施展不开,于是他决定干脆冲出镇子,准备在镇子东侧与唐田河之间的开阔地上迎敌。

说是开阔地,实际上也不大,也就是相当于后世一个足球场大小,两侧还是大片的竹林,紧挨着开阔地的便是唐田河上的木桥。

刘良佐带着这两千多人一直退到木桥那边,他打的算盘是一旦不敌便从木桥撤回去。

不过当他来到木桥边上向对面一望,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木桥的对面,也有约莫一两百人正严阵以待,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人面前竟一字排开了十门小火炮,火炮有两门正对着木桥,其它火炮分列两边。

“轰……”,就在刘良佐的错愕中,火炮轰响了,咆哮的散弹将木桥周围的清兵横扫一空。

刘良佐骑在他钟爱的斑点马上(其诨号花马刘),侥幸没有被击中,他也是军中宿将,一刹那便有了决断,“冲过去!彼等装填炮子需要一阵功夫!”

话音未落,第二阵火炮也轰响了,原来刚才只有五门火炮发射,还有五门没有发射,就在第二轮五门火炮发射完毕时,第一轮的五门火炮也装填好了,这便是佛朗机炮抑或佛朗机铳的好处,发射一轮,除了清理炮膛以外,剩下的便是换一个已经装填好的子铳就行了,而无须其它步骤。

第二轮火炮击中了跟了刘良佐七八年的斑点马,将他掀翻在地上,一看这佛朗机炮骇人的威力,刘良佐周围的人一哄而散,拼命向后跑,不过此时吴候带的五百人已经将镇子的东口封住了,端着佛朗机铳也是几轮的射击。

这时桥这头的十门三百斤重的小炮换上了实弹,不停地轰向乱哄哄的人群,看见敌军阵势已乱,吴候干脆只派了几十人封锁住东口,他亲自带着四百多人杀入开阔地。

唐田镇的北侧便是升金湖,向那里跑是死路一条,故此绝大多数人都往南侧的山上跑。

其实这时如果刘良佐还在的话,纠集兵力奋起一搏未尝没有扭转败局的机会,不过刘良佐被他的大花马掀翻后,一条腿被大花马压断了,正伏在大花马后面瑟瑟发抖,何谈组织人马?

不多时,只见冲上山的清兵又惊慌失措地退了下来,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百双手握着苗刀的山地营士兵,这些人以逸待劳,将上山的清兵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当前的情形是,军中主将刘良佐不见了,剩下的人群龙无首,到处乱跑,而吴候的人却是井然有序,见哪里人多便杀向那里。

敌军中还是有清醒的人,一个千总组织了几百人马,勉强组织了一个阵型杀向吴候那队端着佛朗机铳的人,不过这时桥那头的两百人已经用独轮车推着火炮进到开阔地了,在身后火铳兵和刀盾兵的遮护下很快摆好了火炮。

“轰……”,随着火炮的再次响起,一宿没有睡觉,一个个筋疲力尽的清兵终于彻底崩溃了,大片大片的士兵都将武器扔在地上,自己也跪着,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

此役,吴候的山地营千人只牺牲了区区百人左右便杀死敌军一千多人,俘虏一千多人,还俘虏了敌军的大将刘良佐,可算是大获全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