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四十四章 武昌整编

明末美僮传奇 第四十四章 武昌整编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早上,李安国醒来时已经是巳时时分了。

他从来没有这么晚起床过,难道是张安国走后神经彻底松弛下来的缘故?

他摇摇头,草草洗漱、吃饭之后便来到旁边的书房,楚王的书房颇大,坐上二十人也无问题。

只见李汉堂等人正在那里说话,“二娃,你可算起来了”,李汉堂笑道。

李安国讪笑道:“李叔,昨晚有何动静?”

“没什么动静”

“哦?”,李安国一听不禁有些意外,金声恒就算要与自己决一死战也应该做一些动员,整出一点动静出来以壮声势才对啊。

“早上呢?”

“也无动静”

这下李安国有些诧异了,难道金声恒还想等左良玉的援兵?

“不好!”,他猛然想到了什么,“骑兵全体出动!”

众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李安国吩咐了,王二喜等人赶紧去准备了。

小半个时辰后,李安国带着四千骑先来到城东黄人龙的大营,只见大营静悄悄的,四个寨墙上倒有人端着长枪守着,李安国催马走进一看,只见那人半天没动,再走进一些一看顿时气的大骂。

“上当了!”

众人一看原来是一个草扎的人,身上穿着明军的衣服,戴着明军的毡帽,不走近些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假人。

等打开寨门众人走进去一看,半个人影也无,不过倒有十几匹马和一百多头猪,来到他们放置粮仓的地方,竟然还有许多粮食。

众人赶紧离开赶到城南的金成勋的大营,情况与东侧的大营相差仿佛。

李汉堂一见脸都白了,他拿起鞭子就向昨晚值夜的一个骑兵头目抽去,李安国拦住他,“李叔,不怪他们,还是我等大意了,两座大营离城池有两里路,后门恐怕有三里,又是晚上,他们只带少量的粮食,勒紧马口,趁着夜色从后门逃走,就是站在城墙上也看不太清楚”

说完他问那个骑兵头目:“昨晚真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那人答道:“没有……不,有一点”

“哦?”

“昨晚他们大营对着城池方向的那面半夜里突然灯火通明,其它三个方向倒是黑乎乎的,我们还以为他们只是加强对我方的防备,所以……”

李安国一听恍然大悟,“这就对了,隔得远,一面光亮强烈,其他三面反而更加看不清楚,留下粮食不烧,留下牲口发出响声,自然是为了麻痹我等,这个金声恒,倒是好手段啊”

等众人奔到楚国佐的大营,原本以为会遇到与前两个大营一样的情况,没想到这里倒是人头攒动,人喧马嘶的。

一边的徐勇说道:“都督,这楚国佐的营头是金营中最差的,除了楚国佐自己的三千人,其他的都是左良玉在湖北抓的壮丁,连衣服都没统一,不过人手一根长矛而已”

“这三座大营中,黄人龙的战力最强,金成勋的装备最好”

李安国一听便明白了,昨晚金声恒、宋奎光逃到楚国佐的大营,等西营的人马退入城池后必定是宋奎光去了黄营,金声恒自己去了自家哥哥那里,这种情况下,还是自家兄弟靠谱。

不过李安国很快又记起历史上的一件事,在金声恒在江西反正,谭泰大军压境时,就是他的亲哥哥金成勋和楚国佐密谋投降清军,最后还是宋奎光当机立断杀了这二人才未造成金声恒部一触即溃,虽然最终的结局没变,不过总算多支撑了一段时间。

以现在的情形来看,金声恒趁夜带走黄人龙、金成勋的人马,必定是瞒着楚国佐,两个营地隔着三四里地,只要偃旗息马,还是容易瞒过他的。

而等楚国佐第二天就算察觉了也晚了,白天在城上的守军注视下全是步军的他可算进退两难,而留楚国佐部在武昌,无论如何都可以迟滞自己的追击之势。

“都督你看!”

李安国顺着王二喜的手看去,只见楚国佐部的大营东门打开了,一个彪形大汉带着一群人出来了,这些人都没有带武器。

“都督,那人便是楚国佐”

楚国佐投降了。

当他早上得知黄人龙、金成勋的大营都空了后,先是骂了金声恒的祖宗八代,接着便起了投降义军的心思,这大白天的,自己就是想偷偷溜走也做不到,城里听说还有几千骑兵,就自己这点人马,骑兵一个冲锋之下便全完了。

“你降了我你等的家属怎么办?”,李安国却不想接纳他们,战力最弱,历史上还是一个叛徒,这样的人他是不会要的。

“这……”

“这样吧,楚将军,你将所有的武器、甲胄、粮草都留下,你带着你的三千人从富池口离开,剩下的七千人听说没有家属就留下来吧”

事已至此,楚国佐也无可奈何,只能听李安国的安排,最后在李三才中营一千骑兵的押送下,楚国佐带着自己最精锐的三千人出发了,当然了,这三千人的齐腰甲和腰刀、弓箭等物自然留下来了。

至于剩下的七千人,李安国的看法却与徐勇不同,这些都是憨厚老实的庄稼人,小的只有十五岁,大的四十的都有,正是他后营大练的火铳兵、长枪兵的上好人选。

李安国让他们在大营前排成一个大队,也许是疏于训练,这些人整整花了半个时辰才略略排成一个松散的大队。

这些人也很忐忑,“西贼”将最能打的的三千人放了,留下他们这些庄稼汉作甚?难道……

正惶恐间,李安国说话了,与往常一样,他说一句,身后的领头子重复一句,经富池口一战后,三百领头子只剩下一半了。

“我,大西营后营都督”

“我知道你等很是不安”

“不过不用担心,我不会杀你们的”

“你们愿意回家的现在就可以走,不过兵器得留下,每人发一两银子作为路费”

“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人愿意参加我军的,去那里报名”

李安国将手一指,只见西城门附近已经一字排开十几张桌子,中营周文江手下的十几个读书人正坐在那里。

最终有三千多人留了下来,剩余的李安国也未食言,每人发了一两银子后任凭他们离开了。

办完此时后,李安国对李汉堂、徐勇等人说道:“金声恒连夜逃走,此时只怕已经进了幕府山,想追到他们只怕不易,不过总是要去看一看”

“我带三千骑去咸宁,李叔,你立即派人通知贺小石、马武,任命贺小石去前营担任总管,马武就任后营总管”

“将所有的俘虏甄别后能用的全部补充到两个营头去,武昌县、富池口两战后两营都有不小的损失,火铳兵全部留下,选三千人,新组建一营,以中营贺云龙的三千长枪兵为基础,加上这三千火铳兵,成立中左营,云龙你为中左营总管”

“长枪兵的头目由云龙推荐,火铳兵的的头目从前营的火铳兵里挑选,等我回来后再定”

“以中营另外三千长枪兵为基础,甄别所有的弓箭手俘虏,留下三千人,与这三千长枪兵一起成立中右营,徐将军,你如果愿意的话,能否就任这中右营的的总管?”

徐勇一听便有些恍惚,他在明军里就是总兵,现在降了李安国后也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呢,特别是李安国瞧不上楚国佐,将他放走之后更是如此,现在让自己做这三千长枪兵、三千弓箭手的首领,自然没有办法与以前的总镇大人相比,不过自己这新降之将能有这个结果也算不错了。

想到这里,赶紧单膝跪下道:“末将敢不从命!”

李安国将他扶起来微笑道:“我这里自然无法提供官军那样的条件,不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还是做得到的,将军,我等共勉之,如何?”

徐勇有些感动,赶紧说道:“都督说的是,今后我老徐自以都督马首是瞻!”

李安国道:“长枪兵、弓箭手的头目就从这两个营头挑选吧,你与各首领商议一下后报给我”

又对李汉堂说:“李叔,立即通知王自羽,他可以在武昌县俘虏的新兵挑选水兵,还不够的,就地招募,武昌县那边的新兵俘虏有八千人,够他忙乎一阵子了,现在我等有大船近两百艘,小船一百多艘,需要的人手不少,让他自己看着办吧,他挑好人手后就将大营设在武昌”

“你跟他说,大船要多少人,都是干什么的都要一一规划好,适当多一些也可以,我对他的要求很简单,水战先不说,让他在一个月内让这些新手能将这些船只在大江、大湖来去自如就行了”

“另外,将剩下所有的骑兵,我们自己的,包括投降我军的全部打散,将一千五百骑放到前营,一千五百骑放到后营,前营由王二喜负责,后营由…”

现在李安国手下的骑兵将领很多,除了王二喜,还有张六虎、贺云龙、李三才、张啸虎,以及新加入的徐成。

“徐成,你就去后营带领那一千五百骑兵如何?”

徐成看了徐勇一眼,徐勇骂道:“这是都督对你的赏识,还不快多谢都督大人”

李安国略皱了皱眉头,不过很快便平复了。

“剩下的骑兵全部放到中营,分别由张啸虎、张六虎、李三才统领”

“通知在富池口的花小山,让他立即出发去通山、崇阳、通城三县,一旦发现金声恒部的行踪,立即就地袭扰,目的是让他们尽快退到九江”

骑兵的事只能等他去咸宁后再说,交待完这些后,李安国带着几个骑兵将领向南飞驰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