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千年来谁著史 > 郑芝龙·番外1

五千年来谁著史 郑芝龙·番外1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1:14 来源:笔趣阁

茫茫大雨笼罩着长江北岸的扬州府城……

这是入春以来下得最久,来势最猛的一场大雨。从前日开始,到如今已经整整下了三天了。

夹杂着隆隆雷声和霍霍闪电的瓢泼大雨,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气势席卷着天空和大地。

就像如今的危局一样,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

郑军铺天盖地的席卷来,朝廷大军就仿佛是眼下花圃里的花草,被强劲的疾风劲雨/郑军随意揉搓着,撕扯着。

凉凉的疾风紧贴着城墙的雉堞急驰而过。神策门上,太子少保南都留守朱国弼仰视着老天,无数雨滴洒落,混入千万根银光闪闪的雨箭,叫人避无可避。

他向北望去,纵然隔着雨幕,他似乎也看到了已经换了旗帜的沈家沙船帮。

沈廷扬仗着自己与郑军往日的交情,在九江扯旗易帜,已经投入了郑家的怀抱。

那消息传来,皇帝大怒,叫御营水师前去崇明捉拿沈家人马,可黄蜚能听命行事也才行啊。

郑军去年毙杀了孔有德,把人头送到了黄蜚手中,稍后又生擒了耿仲明与尚可喜,五花大绑的送交到黄蜚的手中,被二者挖心剖腹碎尸万段祭奠了舅父前辽东总兵黄龙。

从那之后黄蜚的态度怕就有变了吧。

朱国弼凉凉的一笑,如果是自己,那也会就借坡下驴改变态度的。

谁能想到郑军两年时间都不到就把鞑子杀得大败,夺回了燕京城,席卷了关外,俘虏擒杀八旗鞑虏家眷数十万众,杀清摄政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叫当年不可一世的满清只剩下寥寥残兵败将逃去草原。

而漠南蒙古又立刻反水,擒拿了豫亲王多铎与郑亲王济尔哈朗等,及满清残兵数千人,绑着布木布泰和顺治小皇帝,献于郑森。

后者虽然还是齐王,但现在谁又还将他当做齐王看待呢?

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大明可还连湖广的李自成都没有摆平呢。

而郑森夺取燕京后,连甘陕的固始汗等还没摆平,就将十几万主力军分为东西两路南下,以叔父郑鸿逵和郑芝豹为两军统帅,江哲、陈鼎为参军,施琅、甘辉做先锋,很是有一口吞吃南明的架势。

而且人还真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长江以北之地。

不管是刘肇基还是刘良佐,还是曹变蛟、黄得功、高杰,亦或是金声桓等原左营大将,在郑军面前全都不堪一击。

纵然明军已经相当多的使用了火器,但吏治不清,枪炮火药质量远不如郑军可靠。又因为军规军纪,彼辈的战斗力可比郑军差远了。

不如此,他们也不会一直没能打灭李自成。

淮北之地的失守,西路郑军直逼九江而来,沈廷扬利索的投降了郑军,虽然据说他已经全没了兵权,可至少人是囫囵的,家产也是囫囵的。

现在都成为了多少人羡慕的对象了。

皇帝据说生了一场大病,叫太子等逃去杭州了,自己留了下来,一同被留下的还有朱国弼、蒋德璟、钱谦益、龚鼎孳、赵之龙、刘孔昭等臣。

事实上他是绝对不会有生命危险的,人郑森发出的南伐诏书中就有言,不会坏了朱明皇室性命,叫他们万万珍惜自己小命。

郑森这个幸运儿,马上都要君临天下了,岂能说谎?何况崇祯不也没杀他兄弟么?

朱国弼低下了头,看着眼前的城砖,石头城还没有变得千疮百孔,但落在他的眼中,这儿却就弥漫着不祥而怪戾的杀伐气。

到了夜晚,箭镞似的雨点暂时隐没不见了,但是因黑暗和寂静,变得格外分明起来的电闪雷鸣和有如怒涛般汹涌的呼呼风声,又使人常从梦中惊醒。

朱国弼半点睡意也没有,他不是疑心郑兵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兵临城下,偷偷摸上城头,而是心中有着事情,乱如麻绳,谁也睡不下。

扬州城内。

江哲却睡的十分之安稳,透过屋内隐约的光亮,甚至都能看到他嘴角的笑容。

是有那么一抹荡漾的。

这不怪他做梦都荡漾,而是事情就这么荡漾。

堂堂的抚宁侯,金陵守备官,竟然向自己暗中输诚,不止如此,更是把宅中美妾给双手奉上,只求自己能松一松手。

哈哈,这家伙虽然是在痴心妄想,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正义凛然了。

寇白门啊。

他也是早闻大名的。

此次大军南下,齐王将他放到了东路军时,他就想到了那几个被他觊觎已久的女子,就是不知道能有几人可有那缘分!

却不想这大军刚下扬州,还没过江呢,朱国弼就双手献上一人了。

当初寇白门被朱国弼一顶绿轿抬回自家中,可也是传遍江南的一件美事。

而今日却是便宜了自己,江哲能不荡漾么?

没办法,他就好这口。

郑森继位也有小两年时间了。江哲有过硬的能力,在郑森手下自然混的如鱼得水。然后他的妻室问题就被人不止一次的说起。

卞氏姐妹漂亮归漂亮,但身份有限,太拿不出手了。

江哲认同这个道理,加之与卞氏姐妹同床共枕多年,二女却始终未有身孕,江哲并不排斥有个正妻。

然后由王太后颜氏亲自说亲,娶了曾家的女儿。曾家,就是曾樱家。曾氏是曾樱的嫡亲侄女。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收敛了心思,安生的过日子了。

男人都爱漂亮的花,要是这花还能有不小的名气和不俗的才气,那就更被男人/文人爱了,这是人之常情。谁叫这个时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呢。

新婚夫妇在洞房花烛夜之前,甚至没见过对方。这种婚姻形式下,不乏有先结婚后恋爱的成功例子,比如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正德的爹和娘),但更多是有恩无爱的机械结合。延续香火成了传统婚姻最为重要的目的,爱情与情感生活反而降为次要。

传统婚姻生活极为枯燥又压抑人的本性,尤其让有内心闷骚的文人雅士们难以忍受。跳出婚姻枷锁,到社会上寻找那份让人渴望的温馨与浪漫,就成了文人阶层心照不宣的共识,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这方面曾氏约束不足江哲,也根本不去约束他。

自己先生下儿子才是第一。至于其他的,有着娘家撑腰的她,还能被江哲宠妾灭妻了吗?

那不可能。

所以她干甚去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