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八十八章 分裂沙俄

穿越1879 第八十八章 分裂沙俄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37 来源:笔趣阁

cpa300_4(); 朱可夫靠近列宁时,举起了手枪,正准备扣动扳机,此时乌里扬诺夫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最◢◤新章节请上^^看お閣wWw.kаΝSΗuge.СoM)窗外的月光,照在乌里扬诺夫那张冷峻的脸上,朱可夫一下子惊呆了,忘了扣动扳机。此时。布哈林在门外安排的两位心腹保卫人员发现了病房里的异常,冲进房间,“砰砰”两枪打中了朱可夫,一枪击中了他的胸部,一枪爆头,朱可夫那双天真的大眼睛睁着,倒在了血泊中,当场毙命。他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对这个灰尘弥漫的世界,有太多的疑问。但这一切,和他这个死人无关了。

布哈林听说乌里扬诺夫再次遇到刺杀,惶恐不已,马上更换了乌里扬诺夫身边所有的侍卫,并且马上赶到乌里扬诺夫的病房里,向他报告了斯维尔德洛夫迅速处决凶手卡普兰的种种疑点,说:“事出蹊跷,但这只是我的直觉。”

乌里扬诺夫握着布哈林的手说:“布哈林同志,你的直觉是对的。权力的斗争,是残酷无情的。当初我本来不愿意去莫斯科大学演讲,是斯维尔德洛夫极力劝我去的,结果我在那里遇到了刺杀。你回去也要万分小心这个野心家,这个党内的夺权分子,他不会有好下场的。你去联系捷尔任斯基同志,让他赶回莫斯科。”

刺杀列宁再次失败,对斯维尔德洛夫来说,是一场更大的噩梦,他这个党内的二号人物,他发觉曾经对他无比信任的乌里扬诺夫已经意识到自己试图干掉他以便取而代之。

第二天,斯维尔德洛夫听说病房枪击案后,赶去看望乌里扬诺夫,他发现乌里扬诺夫神情严肃,对他的关心表现冷漠,并要求马上回克里姆林宫休养。斯维尔德洛夫见列宁态度坚决,只好敷衍乌里扬诺夫说:“乌里扬诺夫同志,您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正在重新装修,油漆味很重,不适合你休养,你回去还需要一段时间。”

之后,斯维尔德洛夫回到克里姆林宫,马上叫来托洛斯基和其他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开会,通过了一项决议:“为了布尔什维克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乌里扬诺夫同志身体必须彻底康复才可以回来工作。”

这项决议很奇葩,身为中央委员的布哈林举手反对,随后他去病房把这个决议告诉乌里扬诺夫,乌里扬诺夫顿时火冒三丈,说:“斯维尔德洛夫这阴谋家开始动手了,他是在夺权!你立即把捷尔任斯基从瑞士召回莫斯科!要快!”

捷尔任斯基一回到莫斯科后,乌里扬诺夫就签署了手令,恢复捷尔任斯基的契卡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捷尔任斯基带着最高领袖的手令,很快重新控制了契卡。斯维尔德洛夫知道消息后,万分紧张,他准备调莫斯科城外的青年近卫军进城,发动政变,莫斯科的氛围极度紧张起来。

这支青年近卫军大约有五千人,他们的教官正是从中国回来的斯大林。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斯维尔德洛夫亲自接见了斯大林。

斯大林知道,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只要自己的军队进了莫斯科,那么就算是列宁同志,也得拉拢自己。斯大林立即接受了斯维尔德洛夫的调令,带领这支全副武装的青年近卫军进了莫斯科,并驻扎在克里姆林宫附近。

就在斯大林的青年近卫军进莫斯科的第三天的深夜,莫斯科下起了大雪,路上都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布哈林冒着风雪,去了托洛茨基的办公室,他们一见面,布哈林就开门见山,神情严肃对托洛斯基说:“托洛茨基同志,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继续跟着斯维尔德洛夫那个犹太的杂种,或者回到伟大的乌里扬诺夫身边,我们一起马上回克里姆林宫。”

托洛茨基一笑,意味深长地说:“布哈林同志,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乌里扬诺夫同志,不过斯大林的青年近卫军怎么办?他们现在把守着克里姆林宫,我们回不去。”

布哈林这时哈哈大笑,道:“放心,斯大林是个好同志!他是绝对忠于列宁同志的。”

第二天一早,在捷尔任斯基、布哈林、托洛茨基的陪同下,乌里扬诺夫不顾一切冲破阻挠,毅然要回到克里姆林宫。

被白雪掩盖的克里姆林宫守卫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偶尔露出的红色砖块,像是斑斑血迹。斯维尔德洛夫听说列宁回来了,马上打电话给斯大林,让他带人拦住列宁等人。但斯大林办公室的电话响了十来声,也没人接,斯维尔德洛夫大吃一惊,感觉到大势已去,派人去找斯大林,结果得到的消息,是斯大林正带着青年近卫军,正在莫斯科红场接受列宁同志的检阅!

“斯大林这狗娘养的东西!”斯维尔德洛夫大声咒骂了一句,随即头脑冷静下来,他觉得自己的阴谋天衣无缝,没有败露,至少没有证据,他自己还是党内的二号人物。

于是,斯维尔德洛夫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过,亲自去克里姆林宫外迎接热情列宁同志回党内工作。他见了列宁,满脸笑容,立即宣布辞去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的主席职务,由列宁同志重新主持工作,他试图重新赢得乌里扬诺夫的信任。

列宁立即接受了斯维尔德洛夫的辞职,宣布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复,拿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并没有立即处置斯维尔德洛夫。

斯维尔德洛夫极力讨好列宁,但他很快发现,已经到鬼门关走过一遭的乌里扬诺夫,对布哈林、托洛茨基都不再信任,更何况是他,留着他,只是为了制约布哈林和托洛茨基。列宁的权力日益稳固之后,斯维尔德洛夫感觉不妙,慌慌张张跑到乌克兰躲了一阵子。但是,乌克兰很快被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军队收复,斯维尔德洛夫只好乘火车由乌克兰返回莫斯科。

这一次,列宁没有再心慈手软,他叫来了斯大林,对他说:“斯大林同志,斯维尔德洛夫要回国了,你知道的,斗争是残酷无情的!”

斯大林点点头,对列宁说:“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斯维尔德洛夫在回莫斯科的途中,时局很乱,斯维尔德洛夫这个党内二号人物、列宁的亲密助手,在一个铁路工人集会上发表演讲。然而,饥肠辘辘的工人们,根本无心听他空洞的说教,高喊着:“你这花言巧语的骗子,我们只要面包,我们不要什么主义!”

一群情激奋的青年工人,对斯维尔德洛夫大喊着“你这骗子”,如潮水向斯维尔德洛夫冲了过去,其中一位年轻人,他用削尖的铁管子,刺穿了斯维尔德洛夫的胸膛!把锋利的铁管插进了他的心脏,斯维尔德洛夫的鲜血,顺着冰冷的铁管子流了出来,染红了肮脏的地面。在场的契卡驱散集会人群,布尔什维克的二号人物斯维尔德洛夫横卧在冰凉的地上,很久后才被送到医院,回到莫斯科后就猝然病逝。

斯维尔德洛夫死后,契卡搜查了斯维尔德洛夫的私人保险柜,并有惊人发现:保险柜里塞满了金条、宝石、重要文件和外币,此外还有印着各种假名字的外国护照。此前,布尔什维克的宣传机构一向把斯维尔德洛夫描绘为一位革命的苦行僧,保险柜里的新发现却与此完全不相称。乌里扬诺夫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下令封存了这些保险柜。因为这时,如果布尔什维克党的“二号人物”被世人知道背叛了革命,要谋杀伟大的革命领袖,那效果不堪设想,至少在党内会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所以,对斯维尔德洛夫的猝死,布尔什维克对外宣称,他死于西伯利亚一种严重的感冒病毒,但在给布尔什维克内部的高层传达文件说,斯维尔德洛夫是在对铁路工人的一次公开演讲时被刺杀。

斯维尔德洛夫去世后不久,布尔什维克还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乌里扬诺夫等全体布尔什维克领导人都集体演了一场戏,假装为斯维尔德洛夫的死大为悲痛,落下伤心的泪水。乌里扬诺夫甚至抚着胸口,痛心疾首地说:“斯维尔德洛夫不在了,对苏维埃来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以后要另外组织一个几十人的机构才能完成他一个人的工作”。

斯维尔德洛夫死后,列宁有意培养有着残酷意志的斯大林接替斯维尔德洛夫的位置,来制约布哈林、托洛茨基,这让布哈林、托洛茨基这些布尔什维克的大佬很不满意,但也没有办法。斯大林对布哈林等人并不畏惧,极力鼓吹列宁的领袖地位,在布尔什维克大搞对列宁的个人崇拜。

斯维尔德洛夫的葬礼举行后不久,又有人跑到莫斯科市党委书记扎戈尔斯基的办公室窗户边,往里扔了一颗炸弹,这位斯维尔德洛夫的密友被炸得粉身碎骨,一命呜呼。列宁便任命斯大林做了莫斯科市党委书记,不久他被增选为布尔什维克的中央委员,在布尔什维克高层有了一席之地。

不过,经过这一番权力斗争的折腾,加上布尔什维克在国内施行掠夺的经济政策,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地区发生了大饥荒,一个冬天饿死数百万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军队趁机反扑,双方战斗激烈,爆发了全面的内战!另外,在欧洲,由于担心大革命的蔓延,德国、英国、法国、奥匈帝国等竟然联合起来,组织了20万的联军,准备武力干涉俄国内政,消灭布尔什维克。乌里扬诺夫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危机重重,只好向中国求救。

李经述接到乌里扬诺夫的求救电报,马上召开了紧急会议,召集袁世凯、徐世昌、段祺瑞、刘步蟾等人商讨,看要不要出兵支持乌里扬诺夫。对此,其实李经述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分裂沙俄!

这是一个瓜分沙俄帝国的好机会,可以联合欧洲联军,把沙皇俄国分裂成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这样一来,中国西北防线的压力,就可以大大减轻!而且,中国可以像当初苏联把中国东北的工业设施都抢回国内那样,中国可以派军队到莫斯科等地,把沙俄的工业设备和机器都运送到远东和东北地区,这样一来,中国的工业实力又可大大增强。李经述召开了这次高级官员的会议,是想调整对俄国布尔什维克的支持的外交政策,因为到1907年春,俄国国内形势极度紧张,饥荒蔓延。农村中贫农在布尔什维克的鼓动下,对富农进行了尖锐的斗争,杀害富农40余万人。富农反对粮食进行“共产”,开始用武力抵制布尔什维克的战时*粮食政策。而中农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意识到,在布尔什维克上台之前,民主和自由是多与少的问题,布尔什维克上台执政后,俄国的自由和民主变成了有和无的问题。于是,俄国立宪会议失败之后,俄国的立宪民主党人以及社会革命命党人和孟什维克,这时也结成了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统一阵营。与此同时,美国、意大利、土耳其、罗马尼亚、希腊等国,也都派兵加入欧洲联军,准备武装干涉沙俄,打算把俄国布尔什维克镇压下去。李经述觉得,虽然在历史上布尔什维克曾经挫败过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但在1908年前后,世界大战还没爆发,布尔什维克没有夺取全国政权,绝对没有获胜的可能性。在大会上,李经述首先表态说:“诸位,此时如果我们再支持布尔什维克,我们的敌人,将是整个世界的国家,不只英国要跟我们翻脸,而且我们是跟全人类为敌。我们都没有办法说服我们的士兵去为了正义而战斗。而且。沙俄‘北极熊’过于庞大,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始终会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斯拉夫人一有机会。就会吞并别国的国土。我的意见:不如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瓜分俄国,将其分裂成十几个甚至是数十个小国。这样我们才可以一劳永逸。分裂沙俄,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外交总长伍廷芳说:“我同意大总统的意见。这次多个国家决定武装干涉沙俄,消灭布尔什维克,不是没有原因的。‘干涉’这个词,带有主动插手、干预他人他国内部事务的意味,但不是任何国家都有能力进行对外干涉的,各国对沙俄的干涉,不单纯是意识形态冲突,打击沙俄的国家各怀心思。法国要报拿破仑军队被打败之仇,德意志帝国要扩张,奥匈帝国要巴尔干,土耳其要恢复往日的荣光,大英帝国要永远在日不落帝国的太阳照耀下充当世界领导力量。另外,除欧洲列强等大国外,其余都是自原沙俄帝国版图中分离出来的中小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当时不光有着同布尔什维克政权强烈对抗的一面,而且还含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仇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力图摆脱俄罗斯帝国羁绊的民族独立倾向和情绪在内。所以,世界大势,浩浩荡荡,我们中国应该加入到分裂沙俄的行动中去!我可以马上去联系各国外交部长,表明中国的态度!”

“好!”李经述点点头,大声说:“我们对沙俄的外交政策是该要调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