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九十二章 打击斯大林

穿越1879 第九十二章 打击斯大林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37 来源:笔趣阁

cpa300_4(); 中国大总统李经述的特使曾广钧带着总统的亲笔信,到达德国波茨坦市后的第三天,德皇威廉二世在波茨坦北郊的无忧宫接见了他。(看最新章节┲﹊請丄﹏☆~ωǒ看書閣?WWw.КAΝsΗUge.℃Oм)

无忧宫,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国凡尔赛宫所建,宫名取自法文的“无忧”,整个王宫及园林面积为90公顷,因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

曾广钧来到殿前,只见无忧宫的正殿中部为半圆球形顶,两翼为长条锥脊建筑,宫殿前有平行的弓形六级台阶,两侧和周围由翠绿丛林烘托。宫殿前有圆形花瓣石雕喷泉,正对着大殿门廊。花坛内的维纳斯和水星神像造型精美,形象生动。

曾广钧进到宫中,仿佛走进一个艺术长廊,整个无忧宫内有1000多座以希腊神话人物为题材的石刻雕像。宫殿东侧还有珍藏124幅名画的画廊,这些绘画多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荷兰画家的名作。

原来,腓特烈二世喜欢各国的建筑和艺术,在无忧宫的花园内,还有一座六角凉亭,采用中国传统的碧绿筒瓦、金黄色柱、伞状盖顶、落地圆柱结构,被称为“中国茶亭”。亭内桌椅完全仿造东方式样制造,亭前矗立着中国式香鼎。

威廉二世选择在“中国茶亭”中会见曾广钧。之前,他特意把要求曾广钧送给他一副李经述总统的标准像,挂在这茶亭上。原来的茶亭上,挂着一幅身穿清朝黄马褂的李鸿章画像,是李鸿章当年到柏林访问时留下的礼物,当时李鸿章官帽后还拖着猪尾巴一样的辫子,威廉二世有意借此打压中国人的气势。

见了威廉二世,曾广呈上大总统的画像,这幅画像上,年轻的李经述留着八字胡,一身金黄色的新式军服,胸前缀有飞龙宝星勋章,头戴大檐军帽,上面盘绕的金龙熠熠生辉,目光深邃,神态自信而从容,和以前李鸿章给人的印象大不相同。

“这位就是你们的大总统?就是他提出瓜分俄罗斯帝国?”威廉二世问曾广钧。

看着李经述的画像,威廉二世两眼充满了轻蔑。他说话的声音不大,但庄严有力,在场的每一位德国大臣都听得十分清楚。

曾广钧虔诚地回答说:“是的。在李经述大总统的英明领导下,十年时间,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辫子王朝’的时代那样虚弱了。中国手里现在有一支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精锐陆军,这支军队由一批勇敢善战的将军指挥着。中国还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早就消灭了俄国的太平洋舰队。中国还有各种先进的军事武器。所以收复远东地区,如探囊取物。”

国家外交比拼的是智慧,但很多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德皇威廉二世和大臣们听了曾广钧的话,议论纷纷,他们对中国的崛起并不陌生,但没想到中国发展这么快。

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想凸显一下海军的重要性,接口道:“的确,中国海军取得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这一点是对中国陆军取得对沙俄军队巨大胜利的保证。”

德国首相德皮洛夫也表态,说:“看来中国现在敢于瓜分庞大的俄罗斯帝国,不是没有原因的。”

曾广钧便向继续向德皇威廉二世介绍了一下沙俄现在面临的形势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威廉二世笑了笑,说:“尼古拉二世现在还在试图想要掩饰他们的失败,我对俄国人将来都说德语很感兴趣。”

德皇威廉二世这么说,是因为在一周前,心烦意乱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接见了德国驻俄国大使,想要俄国、德国以及德国的仇敌法国结成欧亚的军事同盟,沙皇尼古拉二世没有让翻译在场。而是自己用德语和德国大使直接交谈。

曾广钧听出德皇威廉二世是拒绝了俄国,其实他早就和德国总参谋长的施利芬交谈过,知道了德国的态度。原来,由于俾斯麦的外交手段极为阴险,每当普鲁士对外发动战争时,敌国总是被迫居于孤立无援地地位。但性格乖戾的威廉二世上台后,不但把俾斯麦撵回了家。而且还一手把俾斯麦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外交政策完全拆毁。结果到了施利芬当总参谋长地时候,孤立的不再是德国的敌人,而是德国,尤其是大力发展海军之后。

随着德国对外政策由俾斯麦时期的“大陆政策”转为威廉二世对外扩张的“世界政策”,德国很快便加入与英国的造舰竞赛行列。威廉二世曾对意大利国王说过:“我在位多少年来,我的幕僚们、欧洲地那些君主们总是把我的话当作耳边风,要不了多久,有我伟大的海军做后盾,我的话就会有人洗耳恭听了”。

德皇威廉二世异想天开的行动,强烈刺激了“最伟大的海权国家”英国的情绪,虽然德国并无意对英国发动战争,但却没办法阻止英国人不往两国战争方面想!英德关系逐渐开始紧张起来。不过,德皇威廉二世对外扩张的政策不光是瓦德西、提尔皮茨、霍尔斯泰因等人狂热捧场,以斯土姆为代表的一大批资产阶级工业巨头们更是欣喜若狂,他们几乎每天垂涎欲滴注视着海外市场。

事实上,在德国人眼里,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国陆军在战争一开始就选择和德国结盟,这是让施利芬和好多德国将军没有想到,因为在欧洲国家,中国一向只和英国的关系比较好。施利芬曾给德皇威廉二世打过报告:“按照我们的估算,中国陆军可以用于作战的总兵力为50万人左右。不论对俄战争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对德国来说,都只有好处。”

接见完曾广钧,威廉二世并没有立即表态,他和他的大臣们回到了无忧宫瑰丽的首相厅,那里天花板上装潢富有想象力,四壁镶金,光彩夺目,室内多用壁画和明镜装饰,辉煌璀璨。威廉二世的目光落在了墙上的一幅油画上。

这是整座首相大厅里最炫目的一幅油画,画面上,身着铠甲、手持火焰剑的天使长米迦勒,正在指给头上悬浮着十字架地一群身披铠甲、手执剑盾长矛的女神们看,远处的一头巨大的带翼红色巨龙口喷火焰,踩着闪电,正率领着一群明显具有东方神话特征的怪兽在空中乘着滚滚乌云呼啸而来,向欧洲逼近,乌云下面,则是熊熊燃烧的城市。这幅油画是德国著名宫廷画家赫尔曼克纳克福斯根据威廉二世的一幅草图绘制。天使长米迦勒似乎在号召欧洲拿起武器,一同和那条红色地巨龙进行战斗,保卫她们所守护地城市和家园,德皇威廉二世对这幅名画一直十分欣赏,曾经将同样的画作大量赠予欧洲各国王室亲戚,连各国驻柏林使馆都有,来彰显自己的创意!

此刻,德威廉二世对着墙壁,看了很久这幅画,像在思考什么,大殿上寂静无声,没有人说话。过了二十分钟,威廉二世突然转身问群臣:“如果我们不和中国人合作,沙俄帝国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崩溃的话,欧洲最大的受益国家将是哪一个国家?”

德国首相德皮洛夫说:“陛下,是英国。我想如果中国不和德国合作,中国将会和英国人合作。俄国是英国的敌人。俄国失败意味着英国的威胁减少了。而新兴的中国即使取得了胜,英国银行家的金库里现在还锁着大量的中国债券。”

威廉二世说:“英国要是和中国合作吞并沙俄,对德国的世界战略将是沉重的打击。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考虑,重新确定和中国这条东方大黄龙的关系呢?”

德国首相德皮洛夫回答说:“殿下圣明。现在各国都打着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旗号,想在俄国分一杯羹。而布尔什维克和中国的关系最为紧密,中国又牢牢控制着远东和被修复后的西伯利亚铁路,直通莫斯科,如果和中国人结盟,将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两天后,德皇威廉二世决定和中国人结盟,他将自己的亲自回信交给了中国大总统李经述的特使曾广钧。

与此同时,为了抵抗各国的武装干涉,斯大林宣布,自1908年2月起,宣布全国为军营,并成立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军事机关和各条战线,委员会主席是他的心腹瓦采季斯。3月30日成立以乌里扬诺夫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变本加厉实行战时共产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须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对工人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罢工者即行枪决。

在沙俄,布尔什维克的罪行是罄竹难书了。不仅作为一个阶级的富农在集体化运动中被彻底消灭,摧毁东正教,原本就是无神论的布尔什维克的主要宗教政策。契卡大清洗期间,还有165000名神父因传教被逮捕,其中的106000人被枪决。

为应付将来战争中可能出现叛徒民族,布尔什维克提前对那些不可靠的民族进行重点清洗。最不可靠的是波兰人,其次是乌克兰人,在集体化中疯狂反抗的高加索诸民族和中亚各民族也许最危险。受害程度最深、命运也最惨烈的叛国者,是高加索人。先天热爱骑马的高加索人不愿被剥夺养马的权力,任何马都是集体财产,个人不得拥有,大批反抗者被当作富农遭*灭绝,大清洗期间,高加索最严重的“问题民族”是车臣,全体车臣人和他们的邻居印古什人被押上火车赶出故土,发配到中亚和西伯利亚。这个当时不到40万人口的山地民族,1万5千人被枪毙,3万人被“牢改”,5万人被“劳教”,10万人死于“西伯利亚建设”。

斯大林知道,苏俄在西边是没办法抵抗住德国的战车,他派了苏俄政府的首席谈判代表越飞去和德国人谈判,企图以割让领土来求和。作为德国方面的首席谈判代表,德军东线指挥官霍夫曼将军接见了越飞。他与俄国人第一次共进晚餐,坐在越飞和苏俄时任财政人民委员索科利尼科夫中间,对面坐着的是一名工人。显然,越飞显得很紧张,他的面前是很多杯盘碗盏,他感到很是局促不安。一会儿拿起一样,一会儿又拿起另一样,但叉子却只用来剔牙。越飞心里明白,双方的谈判地位是不平等的,但又希望尽量为苏俄多争取点利益。

而德国一方的心情则相反,德国人在谈判中使用了最后通牒的口气,要求苏俄必须做出答复。1908年3月开始,德国就在俄德前线的广宽战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德*队向苏俄发起大规模攻势后,向前推进的速度为每昼夜50公里。在进攻的第一天,德军就占领了拉脱维亚的德文斯克和白俄罗斯的波洛茨克,并继续朝彼得格勒方向挺进。在随后的几天里,德军就相继拿下了明斯克、基辅、普斯科夫、塔林等一些城市,所到之处几乎是不战而胜。

谈判时,德国向苏俄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领土、经济和军事政治条件。德国人在最后通牒中声称,若要其签署停战协定,除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和白俄罗斯大部领土以外,苏俄还必须割让整个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此外,苏俄必须立即从乌克兰和芬兰领土撤军。这样一来,包括乌克兰在内,苏维埃俄国总共就将丧失约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西部边界就将大大后移。

斯大林接受了这样的和谈条件,但要求德国保守秘密。德国人却按照李经述的建议,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份合约的内容,斯大林的威望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一部分布尔什维克人心有不甘,领头人有布哈林、拉杰克和布勃诺夫。他们坚决反对斯大林低声下气地向帝国主义分子求和,坚持要开展“革命战争”,即使国土全部沦丧也在所不惜。他们坚信,当前最主要的目标是世界革命,如果与德国人达成协议,那么就会使世界革命胎死腹中,而且离开世界革命的大环境,俄国革命也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

反对派准备不靠斯大林继续干下去,因为他们决不愿意向帝国主义投降。反对派的一位头头拉杰克甚至提出,如果有必要就逮捕党的领袖斯大林。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对全党失去了控制,其在党内的威信也急剧下降,苏俄更加混乱!! 穿越1879

———————————————————————————————

正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