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237章 沙皇退位

穿越1879 第237章 沙皇退位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20:40:20 来源:笔趣阁

中华帝国的军队进攻中亚,要把俄罗斯赶出亚洲,这时尼古拉二世还沉浸在对德军的惨败阴影里。除了皇后亚历山德拉,所有大臣都建议沙皇让原来的内阁倒台,为俄国的战败和巨大伤亡负责任,然后再任命一个新内阁,沙皇尼古拉二世极其沮丧,没有准备采取任何措施。

沙俄国家杜马主席戈利岑夫向沙皇尼古拉二世提出警告:“叛乱正在席卷这个国家,您绝对不能无动于衷了!”

尼古拉二世还是不为所动,写信给皇后亚历山德拉说:“戈利岑夫这个大腹便便的混蛋,又给我写了一篇胡话,我甚至不愿理会他的胡言乱语。”

皇后亚历山德拉给尼古拉二世回信,鼓励丈夫:“陛下,你要坚强,俄国人民需要你的坚强,每次遇到危机,你总是对俄国人民表现出爱和宽容,现在,你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力量,这其实也是他们正在要求的。最近,很多人告诉我,俄国人民需要皮鞭,这非常奇怪,但是斯拉夫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他们只会屈服于暴力和强权!”

皇后亚历山德拉这话的意思,是想让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强独裁,度过眼前的危机。但是沙皇对皇后的建议也无动于衷。很多大臣都来找沙皇,提出建议,尼古拉二世总是耐心听别人不断重复的诉求,然后神情茫然地微笑,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直到他让所有人都失望了,包括皇后亚历山德拉。

皇后亚历山德拉找到内务大臣亚历山大·普罗托*夫,让他在冬宫里大肆举办降神会,以便让她和已被尤苏波夫公爵等人杀死的“圣愚”拉斯普京取得联系,寻求度过危机的办法。

沙俄内务大臣普罗托*夫是一个笨到让人感到滑稽的人物,他自己就是一个宫廷骗子,他把操办降神会看得比向圣彼得堡提供面包等食物更重要,劳民伤财,在宫里举办降神会,还跪倒在皇后亚历山德拉的裙下,声称他亲眼看见了拉斯普京就站在皇后的背后。

沙皇的皇后亚历山德拉的举动,让所有对沙俄这个国家还抱有希望的人很愤怒。这时,连国家杜马中最保守的党派,也同意必须除掉沙皇。年轻的社会党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提倡“必要时用恐怖分子的手段”来一次反沙皇的政变,参谋总长阿历克谢夫则着手策划逮捕皇后亚历山德拉,迫使沙皇马上进行改革。

一周后,已经沉寂了很久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突然宣布,第二天他将去国家杜马,任命一个新内阁,重新带领俄国人民站起来。还有一些理智的政府官员对沙皇的举动表示支持,重新燃起希望之火。那天晚上,尼古拉二世正在皇村的办公室里准备第二天去杜马的演讲稿,皇后亚历山德拉面带怒色闯了进来,一进屋就大喊大叫:“陛下,听说你明天要去杜马,宣布任命新内阁。”

沙皇尼古拉二世头也没抬,回到道:“是的。”

亚历山德拉皇后说:“陛下,你不能这么做。你真的要顺从那帮臣子的要求?那样你真是软弱到令人无法接受的地步。”

尼古拉二世说:“你在胡说什么?”

亚历山德拉皇后坚定回答:“你明天必须离开圣彼得堡。我已经让内务大臣亚历山大·普罗托*夫调来了三万哥沙克骑兵,我准备解散内阁和杜马,以维护皇室的尊严。”

尼古拉二世大吃一惊,说:“什么?你要搞政变?事先怎么没和我商量?”

亚历山德拉皇后“啪”地扔给沙皇尼古拉二世一份报纸,那上面报道了社会党亚历山大·克伦斯基在杜马会议时的讲话,号召人们采取行动废黜沙皇,驱逐皇后。

亚历山德拉皇后大声说:“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陛下,你就把这里交给我好了。你最好去军队总部,回来俄国就平静了。”

尼古拉二世看了克伦斯基的讲话,在皇后的坚决要求下,取消了去杜马计划,宣布自己马上赴前线,重新到军队的总部。这时所有的人都对沙皇的制政权绝望了,包括那些原本不想让社会陷入动乱的人。他们也开始同情和支持革命,这个并不邪恶的政权,无论哪里都得不到支持。

第二天,由于饥饿和寒冷带来的死亡威胁,很多穷苦的工人走上了街头,圣彼得堡爆发了大罢工和抢劫军队粮食的骚动。皇后不得不把原本准备派往国家杜马的哥萨克骑兵派上了街头维持秩序,他们带着长长的鞭子,马刀和步枪,抽打过激的工人和农民。

克伦斯基等社会党人果断走出杜马的大楼,来到街头,他爬上一辆沙皇军队的运兵车,朝沙皇的军队喊话:“兄弟们。你们好好想一想,你们是人民的军队。不是沙皇的走狗,是俄国人民没日没夜地劳动,省吃俭用,养活了你们,而不是沙皇!在这个艰难的抉择时刻,请谨记你们对人民的誓言。你们的枪口不能够向着人民,俄国的军队荣誉,绝不能染上人民的鲜血!否则,等待你们的,将是历史的审判!那些手上沾了人民血迹的侩子手,总有一天会受到人民的审判!正义会迟到,但从来不会不来!”

虽然克伦斯基并不清楚自己的演说能否打动这些哥萨克骑兵,演说时表情似乎并不是那么自然,但街头顿时响起“乌拉”的欢呼声,民众朝着那些哥沙克骑兵们齐声呐喊,有一些哥萨克骑兵也欢呼起来。

领头的哥萨克骑兵甚至对人群微笑着说:“放心,我们只是来维持秩序的,我们的枪里根本就没有子弹。即便有子弹,也不会向你们开枪!”

哥萨克曾经是沙皇制的忠诚工具,哪里有冲突,哪里就有哥萨克骑兵,他们是鞭打俄国农民和残杀犹太人的行凶者。这时,连哥沙克骑兵也开始出卖沙皇了。他们忍无可忍,站在了革命者的一边,让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

听说哥萨克骑兵的步枪里没有子弹,一些布尔什维克的地下组织也开始活跃起来,号召更多人起来反抗沙皇,这一次,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其他领导人变得聪明了,他们提出口号“面包,和平,土地”,这些口号对此时的俄国贫苦大众来说,最具有吸引力,比克伦斯基等社会党人提出的民主、自由等口号有吸引力得多,抗议的规模越来越大。

不久,哥萨克士兵接到内务大臣亚历山大·普罗托*夫的命令,向抗议的人群开枪。哥萨克骑兵们吹响了战斗的口哨,这一次,他们把枪口对准了秘密警察,街头上被打死的秘密警察倒在了血泊当中,这些沙皇政权的走狗们,这些多年来用暴力对付民众的无耻之徒,终于尝到了子弹的滋味。

听到枪声,抗议的人群沸腾了。当他们知道哥萨克人选择了他们时,他们眼里满满都是泪水,不停祈祷,感谢上帝。这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事情:哥萨克骑兵队沙皇集权的政府的忠诚消失了。俄国的内阁成员集体陷入了恐慌。他们不停给沙皇尼古拉二世发电报,要求沙皇尼古拉二世回圣彼得堡稳定大局。但是,尼古拉二世此时对自己也没有了信心,只是回了一封电报:“此时俄军正和德军开战,朕不能离开俄国的军队,朕命令发生在首都的骚乱明天结束!”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这个荒唐的命令当然无效,骚乱继续。这时亚历山德拉皇后做了一件火上浇油的蠢事,她带着尼古拉二世离开圣彼得堡之前写下的解散国家杜马的手谕,到国家杜马宣布解散杜马。杜马议员们立即投票,对这份手谕表示不理睬。这些人也宣布加入到革命者的一边。

不到十天,街头已经有数万士兵参加了革命,圣彼得堡的巨大武器库被攻占,数千支步枪被送到了革命者手里。沙皇秘密警察的法院和办公室被愤怒的人们焚毁,监狱被攻破,犯人获得自由,有的逃跑,有的犯人马上参加了革命,大多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因为社会党人不接纳有污点和犯罪的他们。

首都圣彼得堡大乱,沙皇尼古拉二世终于离开俄国的军队总部,乘坐火车回圣彼得堡,他距离首都大概800公里,却坚持命令火车走曲线,以避开给前线军队送补给的火车。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这个善良举动,没有挽救俄国不断恶化的局势,一周后,连驻守圣彼得堡皇村的4万沙俄帝国的禁卫军也宣布起义了,皇后亚历山德拉和沙皇的五个孩子实际上成了囚犯。

皇后亚历山德拉怎么也不相信眼前的事实,那些在她眼里是贱民人,霸占了皇宫,大肆抢劫。她的五个孩子这时不幸都得了麻疹,这在当时是大病,她终于低下头,认清了现实,于是在地下室里安静照顾起自己的孩子们,为了他们能有一口饭吃,她放弃了所有的财产,还有骄傲和自尊。

这时,俄国前线的高级将领们也给尼古拉二世发电报,要求他交出皇位,先前被沙皇革除俄军总司令职务、远在高加索的尼古拉大公,就是这些高级军官的主要领导。沙皇尼古拉二世绝望了。

让沙皇尼古拉二世更加绝望的是,专列到达距离圣彼得堡240公里的普斯科夫,俄国杜马要员和一些俄军将领带兵拦住了沙皇的专列。俄国杜马主席戈利岑夫登上了专列,对尼古拉二世说:“革命者已经推翻你,你再也不能称王称帝了。”

尼古拉二世无奈地说:“那就请上帝来裁决吧。朕是上帝的选择!你们难道要抛弃上帝吗?”

杜马主席戈利岑夫却面无表情,警告尼古拉二世说:“上帝什么也做不了,你愚蠢的皇后把一切都搞糟了。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退位诏书,你最好马上在上面签字。”

说完,戈利岑夫把退位诏书递给了尼古拉二世,并给了他一支铅笔。这时,沙皇尼古拉二世身边的士兵都背叛了他,这位昔日大权在握的沙皇,沉默了一分钟,那可能是他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分多钟,因为他做出了自己一生最艰难的决定:“退位”。

沙皇尼古拉二世用铅笔在退位诏书上签了名,把他的退位书交给了俄国杜马主席戈利岑夫。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把他的皇位交给了他**不羁的弟弟迈克尔二世。罗曼诺夫家族曾视迈克尔为败家子,因为他曾秘密与一个离过两次婚、并育有一子的平民妇女结婚。迈克尔此时感觉到革命者会威胁他的生命和爱情,于是也立即宣布退位,他声称有意愿未来恢复皇位,条件是必须给他一个人民选出的国家杜马。至此,拥有三百年历史的罗曼诺夫王朝寿终正寝。

沙皇退位后,俄国出现了两个临时政府,一个是国家杜马推出的资产阶级政府,由社会党人克伦斯基领导,另外一个是由士兵和工人代表自发组成的苏维埃政府,斯大林趁机赶回圣彼得堡领导了这个政府。这两个政府处于竞争关系,在同一栋楼里办公,成立了各自的行政中心。

因为克伦斯基答应保护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家人的安全,尼古拉二世便选择支持社会党人克伦斯基领导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0年时,英国的乔治国王即位了,即乔治五世。乔治五世是亚历山德拉皇后的表兄,也是尼古拉二世的表兄。听说乔治五世继位后,尼古拉二世想和家人去英国避难。克伦斯基让俄国外交部给英国外交部联系,乔治五世却拒绝了,他回复说:“英国王室不能接受一个下令向本国人民开枪的刽子手来政治避难,这会损害英国皇室的声誉!而声誉是皇室存在的意义!”

沙皇退位后,俄国彻底乱了套。高尔察克是第一位宣誓效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海军上将。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对祖国的忠诚,而非某个政府或是某个人。他说:“我不是为某个人或某个政党的政府服务,而是为被我视为高于一切的祖国服务。”

然而,革命的结果却让他有些失望,他期望新政府能在国内建立起秩序,最后苏维埃却夺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地方苏维埃的代表来到这位海军上将跟前,命令他交出武器。高尔察克将自己的镀金的格奥尔基佩剑扔进了海里,他告诉前来的代表:“这把剑并不是你们给我的,也不能由你们夺走。”

后来,高尔察克率领着集结和乌拉尔、西伯利亚两个地区的二十多万俄军,对圣彼得堡的苏维埃的军队发起了进攻。一起行动的还有邓尼金以及在俄国北部登陆的协约国联军,再加上德国的军队,布尔什维克政府四面都遭到了进攻,面临大崩溃。不过,斯大林指挥的苏维埃军队,竟然还能击败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的部队,迅速在全国各地像瘟疫一样蔓延,因为当时的俄国,到处都是难以活命的穷人。

李经述对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的军队战斗力很失望,命令中华帝国的第一、第二集团军抓紧在俄国的进攻,还让中国第一集团军收编了高尔察克的溃军部队,整编成一个白俄军,交给了张宗昌带领。张宗昌虽然在历史上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但他身材高大,是一位浓眉大眼的山东大汉,早年在中东铁路当筑路工人,学会说一口流利而又发音准确的俄语,后来还前往西伯利亚淘金充任总工头,这时得到张作霖的举荐入伍,在徐世昌的第一集团军当旅长,这人宽厚大度,重义轻利,在士兵当中很有威信。

同时,李经述觉得自己低估了布尔什维克人的战斗力,他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社会上穷人的尊严,确实是不容践踏的!俄国这么一个原始资本主义的时代,无论是地主还是工厂主,和农民还有工人的矛盾都非常的深,这样的土壤几乎可以说是最适合布尔什维克主义发展。这么一个主义,极具诱惑性,很容易能蛊惑人心。”

李经述觉得中国必须加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