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纨绔公子 > 262.崔家

大唐纨绔公子 262.崔家

作者:小卓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3:18 来源:笔趣阁

布尔乔亚的梦想,拿中国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车子、房子,老婆儿子热炕头。长孙凛后世的前半生就是为这个而打拼,这也许也是他父母所希望的,不过也许是运气太好,让他设计出一种能够高效清理环境污染的工具,在赚得第一桶金之后,好运气似乎没有停止,一直把长孙凛送到了世界财富之巅。

而在这个朝代,更趋向于非黑即白的朝代,你若是想要有一个安定的生活似乎更不可能。从开始为了巩固长孙家的势力而去参军,然而却又因为自己过于锋芒毕露而让李世民忌惮,总之长孙凛觉得自己离那个安安稳稳过日子的梦想似乎越来越远了。

长孙凝没想到他会给出这么一个答案,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无非都是热血青年,报效祖国。在古代的确都是有这么一种风气,前有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后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等等,像长孙凛这样想着老婆孩子家的现代思想想必少之甚少。

虽然她摆出一副惊讶的模样,长孙凛则是耸了耸肩膀,依然露出一副无所谓的笑容。他的眼神瞄向她那儿,月色柔和的光洒在河边折射在长孙凝的身上。天气寒冷,但她也只是穿了薄薄的一件绸衣。酥胸在她的衣服下一起一伏,清澄的河水也是微微荡漾,这种景象使他为之屏息。

安静地空气中只能听到两人的呼吸声。在这种环境之下,会让人的感觉更为灵敏,长孙凝不知是察觉到什么。她侧过脸去,慌慌忙忙地掬起一捧清澈地河水,然后赶紧把东西收拾好,然后急急忙忙地想要回军帐。

而这时恰好长孙凛见她起身,他自己也站了起来,两人同时往一个方向回走。只是长孙凝似乎过于着急,脚步没有收住,姐弟两人撞到了一起。然后她如触电般躲了开来。

长孙凛侧眼看了看她,月光下她的俏脸嫣然,带着淡淡的轻微的飘忽的粉色。那端庄有致的姿态,像是一把打开他记忆门的钥匙。他回忆起当年与妻子相恋时的浮光掠影,他紧盯着她,心中地欲念也让他呆若木鸡。然后,两人相似躲藏似地迅速地闪入自己的睡帐……

清河郡位于河北道以南,与河南道的齐州大约是一日一夜的行程(看了下唐朝地图,发现之前的河东道是错的),而齐州再往东走约莫一日的路程。就能到达大唐的最东端,与古代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新罗和百济隔着渤海相望。

虽说清河无论从历史上或者是地理上都不算是一个大地方,但这里却曾经出过崔家这一自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而在唐朝地时候,崔氏也是出过二十三名宰相,唐太宗修订《氏族志》,崔氏虽然只排在第三,但排在其前面的是李氏和长孙氏,由此可见崔氏这一氏族高门在唐人眼中的地位。

因此无论李世民如何打压这些前朝的名门望族,但那一群跟着他太原起兵玄武夺嫡的大臣们。却都积极主动地要与这些望族联姻,尤其以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四大族”为甚。

这也是难怪,毕竟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好面子,现代人还极力往自己家族上增添几分贵族色彩。^^^^更何况古人,尤其是与注重世族门望的魏晋南北朝相当接近的唐人。

当然,长孙家与崔家的结缘也并非仅仅在于此,当年长孙凛的爷爷长孙晟与崔隐娘的爷爷崔棱同朝做官,也算是结下了两家地一段友谊,因此崔老爷子也不顾儿媳妇的反对,硬是把孙女与长孙家结成了娃娃亲。即便当年长孙凛的恶名远传清河,但崔老爷子也是力排众议。坚守自己当年许下的诺言。隐娘地父亲崔河倒是一个孝子。所以即便是崔老爷子过逝,即便是当初崔母和隐娘都极力反对。他也是不敢忤逆其父之意,也就因此造成了长孙凛和隐娘最后的天成姻缘。

长孙凛带着一行人马经过了一天的赶路之后,终于来到了清河郡的城内。他们这一行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士兵们个个皆是身着军装,雄赳威武,让百姓们都小心翼翼地偷眼观看。

长孙凛之所以敢于大摇大摆地走入清河之地,那是因为他此次出行是打着监督打造战舰的幌子前往齐州的。在长孙凛出发的前两日,恰好新罗王国派遣使节来到长安,拜见李世民,启奏告之百济国王攻打新罗,占领了四十余座城池。又与高丽王国联盟,准备切断新罗向大唐朝贡的道路,乞求大唐发兵救援。

新罗对唐朝称臣,每年都来进献贡品,所以唐朝必须保护它地安全。既然来求救,李世民作为泱泱大国之君主,自然不会等闲视之。他作为天可汗,而且收了保护费,自然要罩住小地,不然以后还有谁把他当做老大看呢?

李世民在与大臣商议后,决计先派两名使者带着诏书出使高丽,一则以大唐的声威和国力对高丽施加影响,二则探视其虚实。而长孙凛前往齐州,则是为了明年有可能发生地战争,而打造一批战船,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若是查处地方官员或者亲王犯事,按照惯例大多数都是先派遣一名文官,比如当年魏征就曾在玄武门事变之后前往山东做宣慰使。因此曾经在军器监司职的长孙凛,前往齐州监督打造战舰也说得过去,即便是引人怀疑,但也不会打草惊蛇。毕竟他只带了五十人,而且其中还有许多的能工巧匠。

不过现在这会儿暂且先把一切事情放下,长孙凛让清河的地方官员安排好自己的随从与士兵的住处,他自己则是和长孙凝说了一声之后,一个人悄悄来到了崔家的大院。

崔家不愧是雄踞了一百多年的名门望族,这朱门大宅的主院别说在清河,即便是在长安也是相当能显示主人家的显赫身份。长孙凛踞高处往崔府遥望,虽然不能看得真切,倒也看出府内占地约莫一亩多,宅院有十进院落左右,曲廊、轩榭、山石、水池、花草布置得体,颇有这个朝代园林建筑艺术风格。

虽说李世民已经开始从寒族中选拔官员,但由于科举制度还不完善,大多数官员还是出自士族,因此更加显出门楣的重要性。毕竟在家庭环境和教育方面,大族家门有着不可逾越的优势。而且崔家之门频频出宰相大员,即便是在唐朝也出过二十三位宰相,在关系上就像现代社会的常青藤、牛剑、清华北大毕业生一样,这样的家族是很容易显赫耀祖。

长孙凛虽然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世族子弟,不过他倒是百无禁忌,前世作为平民出身的他思想依然保持着一种挑战权威为乐。按理来说,士族豪门应该很注重家教礼仪,这样才能不辱门楣。不过从长孙凛接近崔家的一举一动看来,他似乎是想来一个“暗去明来,偷渡陈仓”。

已是临近冬日,清河的黄昏却如她的名字一般,有着一番诗意的景象。温暖的骄阳正从远处的山峰徐徐往地平线落下,对着城区各处的屋顶洒出最后的火雨。天空靠着地平线上是绯红的,然后往高一些的地方转成淡金色,再往上则是光辉泫然的浅碧色,最后便是清洁而鲜明的蓝色。

几只稀稀疏疏的大雁在天空中飘忽侧影,一层蔷薇色的薄暮照在了远处业已收割的田园上,照在了城内的屋顶上,照在了崔家内院小姐的闺房上。崔隐娘倚在栏杆处,遥望着远方,她的手里拿着一个书本大小的罗盘,这是她自制的指南针。

虽然说她在并州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学到的一些新鲜的东西让她颇为感到新奇,尤其是从心上人那儿学到的东西,因此在回家后不久,隐娘也自己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利用她新学到的东西和以前的知识相结合,自然也研制出不少小玩意出来,这样一个简便的指南针,隐娘就是根据长孙凛制作钟表的原理研制出来的。

在漫漫相思的日子里,她也只能靠这些事情,作为精神的支撑和依靠。而今日见天气尚好,她便捧着这个指南针,望着天边,似乎想要从远方看到心上人的影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