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纨绔公子 > 149.杨氏教女

大唐纨绔公子 149.杨氏教女

作者:小卓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20:53:21 来源:笔趣阁

二娘瞄了妹妹一眼,没有说话,一双黑色眼瞳却变得柔和。她刚洗完澡,一头浓密的长发如瀑布般倾泻,少女该有的花蕾绽放的美丽一览无余,少女不该有的成熟妩媚似乎也若隐若现。她撩起长发随意盘个髻,回头对自己姊妹浅笑。武顺望着这个妹妹美好的胸脯高高地起伏着,恍惚中感觉到二娘又长大了一岁,而她正在向着自己曾经预言过的那般,出落成为举世无双的绝代佳人。

二娘并不知道姐姐正在打量着自己,她兀自坐在了铜镜前,搽搽抹抹,学着大姐教她化妆的各种手法。望着菱花镜中的自己,她知道自己要些什么,而当她决定之后一切都不会改变。

她年少时期的曾经有些特别的憧憬,而这些憧憬让身为女子的她感到十分不安。她希望她的未来夫君能够与自己分享彼此的思想、彼此的感情,尽管她知道这种希望很渺茫。二娘看的书很多,走过的地方也很多,见过的世面也很广。她了解自己固执的一面,并且想将她的一些不凡的想法表达出来。

而后自从父亲去世以后,她对那个未来身边的男子又多了更多的要求----权利、强势、财力,甚至压倒了她以前的憧憬。而后又似乎有所改变,比如说即使嫁给了皇帝,老皇帝去世后,她也不免孤守深宫孑然此生,而那种所谓的强势却只能给她带来虚渺的安全感。

直到她碰到那个俊逸潇洒的少年人,习惯孤单的她又享受到了那种曾经与父亲有过的思想交流,只不过这种接触似乎有着一种令人砰然心跳的魔力。这种魔力让她心中有一种很实在的充盈,而他宽厚的胸膛给予她的安全感也是令人难忘地。

杨氏处理完一些杂事后,便过来寻找三个女儿。她进到二女儿的闺房后发现三个女儿都在,大女儿正在抱着小女儿说着悄悄话,而二女儿则是婷婷袅袅地坐在梳妆镜前为梳妆打扮,望着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娘……”老大老三见母亲走了进来。便孝顺地把母亲拉到床沿上坐了下来。

“顺儿,娘这两日都在忙里忙外的,也都没好好问你在宫中怎样?”杨氏坐了下来,将小女儿抱在怀里,关切地问起老大的近况。一人荣耀全家俱荣,自从女儿进入宫中后,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就好了许多,杨氏也开始重拾以前的打扮,穿上绫罗衣裳。巧涂抹色,徐娘半老的她倒也还风韵犹存。

“与上回说的差不多,这宫中地女子多不胜数。皇上平日忙于国事,难以一一临幸各殿……”。武顺一番慵懒地撩了撩秀发,语气十分平淡,似乎在谈论他人之事一般。

杨氏自然知道自己的三个女儿的性格:老大总是毫无目地,终日里除了对镜贴花黄之外,似乎对其他事情都是慵慵懒懒的;老二呢却又过于有自己地思想和见解,要知道在这个遵循孔孟的社会里,在男子看来这似乎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尽管她的美丽足以倾倒任何一个男子。老三嘛。年龄还尚小。不过相对于她的两个姐姐来说,这个小丫头显得过于天真。

武士在朝中也算是三品大官,杨氏曾与李世民有过一些接触,而且也或多或少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在她看来,二娘恐怕是难以讨得性格刚强的李世民的欢心,毕竟大家都知道皇上所爱地,是诸如长孙皇后这样地贤惠妻子。因此当得知皇宫要臻选秀女入宫的那个夜晚。她想着要劝一劝女儿。却没想到二娘竟然满口答应不入宫选秀。反而是建议大姐入宫,没想到还真是让老大给选入宫中。不过这样也好。从此她也不用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钱斤斤计较。

杨氏又环视了三个女儿一眼,又不由地为她们讨不得夫君欢心有所担心,看来也该是她这个做娘的教教她们所谓的为妻之道。要知道一个女人懂得如何去谄媚自己的夫君是很重要的,当一个男人高谈阔论时,她们要学会如何睁大眼睛,装作一副很崇拜地样子。如何因为男人地能力而喘不过气来,就算他说的有吹牛地成分在里面。

杨氏清了清嗓子,给女儿上起了为妻之道的课程,这可是她嫁入武家后能够把武士迷得服服帖帖的法宝。只是对于她的三个女儿来说,似乎起不到任何共鸣。当她说到一个女子应该学会做出楚楚可怜的模样,三个女儿的反应让她失望:武顺的注意力已经飘到窗外,眼神还是懒洋洋的;三娘倒是睁大着眼睛聆听着母亲的教诲,而她嘴里吧嗒吧嗒嚼着糖葫芦的脆响让杨氏怀疑这个女儿到底是听进去了没有;二娘甚至还反驳说自己怎样也做不出这般假表情。杨氏不由地叹了一口气,面对三个女儿不同的反应,却都让她仿佛是在对牛弹琴。

“这么说吧,假如有一天你的夫君从外面回到家中,兴致勃勃地告诉你,他被皇上封为了兵马大元帅,将要率领士兵们前往西域剿灭突厥,他说他即将要成为大唐的英雄。你们会怎么回答呢?”

老大和老三听到跟战争有关,更是不知所措地愣在一旁。而二娘却是做出这样的回答:“我会问他他的军队是怎么样的军队,有多少士兵。”

杨氏眨了眨眼睛,想了一会儿,然后说:“二娘这样说也没有错,不过接着你会再说些什么呢?”

“我接着会问,谁会成为他的左右副将,他军队的将校又有些什么人。他和他们是否熟悉。”二娘想了想,然后回答道。

“不对,不对,除非你这样的回答能够引导你们之间的谈话走向你今日买了一件新衣裳的话语,不然就不要再继续问那种无聊的问题。你只需要告诉你的夫君,他是大唐里面最厉害的男儿,难怪陛下会封他为兵马大元帅。这是一件对家中带来许多荣耀的光荣。”

杨氏蹙着眉头,这个女儿似乎过于特立独行了,哪有女子喜欢跟男子谈论关于战争之事。

“娘,你的意思是要满足他们的那种荣耀心,而说着这些话?让他们觉得自己很能干?”二娘疑惑地问道。

“没错。”杨氏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娘,你说的也许是对的吧,可是二娘还是想问谁会成为他的左右副将,他军队的将校又有些什么人?而且还要问问他对这次征战有没有什么计划,有没有信心能够赢得胜利。”

杨氏哭笑不得,她摇着头对女儿说道:“二娘啊,没有一个男子会有兴趣跟你谈论这些战争的细节,他们之所以会对你说这些事情,只是想要他的妻子对自己有所崇拜,这样他们就可以维持着一种高高在上的自豪。”

“可是若是他没有仔细思考这些细节,恐怕也难以赢得战争。若是无法赢得战争,他们又何能得意洋洋?”二娘的表情染上了许多置疑,难道男子的那种壮志雄心就建立在如此虚假的荣耀上面吗?

“那是不可能的,能让陛下看中任命为兵马大元帅的男儿,又怎么可能对战争一无所知,他们肯定都是熟读兵法的佼佼者。你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能够有一种洋洋得意的感觉。”杨氏无奈地回答道。

“可是史上就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年赵括熟读兵法,被赵孝成王任命为大将军,前往长平与秦军决战。赵母知晓自己儿子只会纸上谈兵,随即上书恳请赵王选派另一个将军前往。结果赵王不允,结果长平兵败,赵括也死于沙场上。”

杨氏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仿佛像寺庙里的泥菩萨,她觉得自己女儿若是这么说的话,那只会让自己的夫君走到小妾的厢房里。二娘以为母亲不了解自己说的是什么,便又继续说下去:

“赵母不只儿子,即便是赵括死后她也还有其他儿子赡养。而我只有一个夫君,自然想要他明白自己即将要做些什么,不能做些什么。所以我想在他出征之前,提醒他不要犯一些错误,需要好好计划。这么以来,等到他成功以后,那种光荣和荣耀,不是更让人感到人生得意?”

杨氏呆呆地想了想,又从泥塑缓和成为人,她劝说道:“若是男儿都想不到的东西,咱们女人家怎能想到呢?作为女人还是不要跟夫君讨论这些国家大事为好。”

二娘却依然不这么认为,她不解地问道:“这天底下的五经兵书都是同样的,为何男儿读了就会比女子想到的更多呢?就算如此,作为女子难道就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吗?”

杨氏叹了一口气,再看着已经心不在焉的老大和昏昏入睡的老三,便知道今日她这番言论真是对牛弹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