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异界战略大师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族主义

异界战略大师 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族主义

作者:投鞑是种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7:56 来源:笔趣阁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这所指的正是古典中国最典型的两个特征,礼制社会和民族服饰汉服,极大地区别了中原民族和周边民族,而最原始的民族主义——华夷之辨,也是以此为基础,孔子为此也说过,“微管仲,吾等披发左衽矣”。

但这种原始的民族主义有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重文化认同,而轻忽了血脉认同。

并不是说古代人不重视血脉认同,恰恰相反,汉人从其诸夏祖先开始就极为重视血脉的延续和纯洁,但这种如同空气呼吸一样的生物自然习性,也就没有必要那么突出地说了,只在做的时候表明人们对民族血脉纯度的重视:对祖先的祭奠,谱写家谱,给异族冠以蛮、戎、夷、狄、胡等明显区别于诸夏人的称呼……

而汉人及其祖先对纯血血脉的重视还表现在词汇上,正因为重视血脉,汉语中才会有“背宗忘祖”、“数典忘宗”之类的词汇,并且骂人的话中,“野种”、“杂种”等才属于最难听污秽的词汇。

但是,诸夏和后继的汉人一惯强势先进,使得这种血脉认同就不像文化认同那般需要强调了,这导致了文化认同提得好像比血脉认同多——因为没有必要。

当然,文化认同的强调超过血脉认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儒家学说的上位。

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确立了正统地位,这种学说说不上不好,相反,在古代而言,是相当出色的学问,尤其是大一统思想。奠定了中国的大一统传统。

可是,儒家学说中有一个思想,名曰“大同”。

这个思想本质上是好的,可问题在于,太过超前,可以看做是古代的“多元文化政策”一类存在,也正是这个思想,将汉族逐渐忽悠瘸了。

随着儒家学问的僵化,儒臣从古儒逐渐变成了对统治者妥协的犬儒、腐儒,尤其是异族入侵后。腐儒、犬儒对异族统治者的投降,在异族统治者的支持下,这些可以冠之以“汉奸”之名的儒家败类学者就根据儒家“大同”的梦想编织出了一箩筐的谎言,为他们的异族主子正名,以显示异族统治汉族的正当性——换句话说,这帮龟孙不仅自己当奴才,还要忽悠所有汉人一起当奴才。

可悲的是,因为时代的限制,以及儒家学说在中国大地上处于正统地位太久。这些汉奸又得到了异族统治者支持,反对者又统统被“文字狱”之类的方式干掉或者镇压了,没有人反驳之下,真正的是谎言千遍也成真理。做得最绝的就是满清了。

但“文化认同”这种存在的基础,终究是“民族”,而“民族”这种存在的基础,还在于“血缘”。

所以。当以血脉认同为基础的现代民族主义学说传入东方后,被儒家忽悠得瘸了的汉族终于重新重视起“血脉认同”来,又有近现代外敌压迫。终于,新式的血脉认同为基础的民族主义完胜了犬儒的“文化认同论”,血浓于水的汉人将假惺惺举着“孝悌大义”的满清统治者踢了个稀巴烂,让他们滚到了应该待着的地位去了。

当然,文化认同并没有因此从汉族中消失,而是逐渐恢复了其原本的样貌,那就是和外族不同的风俗习惯作为民族特有的特征。

因此,汉族的认同就成了血脉和文化的双重认同。

至于古典中国时代文化认同的两个要件——礼制和汉服,前者因为中国的与时俱进,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而后者则非常可惜,因为满清的剃发易服,造成了数千年传承的汉服被人为地制造了传承断层,以至于到了现代社会,还有无知的人说着无知的话语,说汉服是被时代淘汰。

但稍稍让人安慰的是,随着外国强势文化入侵,当人们发现,中国近现代学习西方的文化在缺乏抵抗力的同时,自己的古典传统文化却有着更强大的抵抗力,如汉服,就有人在努力进行复兴。

这不仅是一种民族辨识的标志,也是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这是在从西式审美为尊的服装、时尚相关产业中,搏杀出中国自己的产业结构的伟大努力——要知道,西方式审美霸权之下,话语权在西方企业,这使得两片布制成的衣物就能卖出天价,而利润大头全归西方,若是中国自身的服饰体系能够复兴,将等同于从西方相关产业中夺得大块蛋糕,那代表的是审美的标准和市场!

不过,汉服复兴运动却碰到了一个和艾诺面对荀彧时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将古典服饰切入现代生活,从体现社会阶层的作用,真正变成体现一个民族审美和民族特征的作用,换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如何让汉服符合现实潮流问题。

而最终,艾诺和汉服改良者们意见一致,那就是将汉服分为正装和时装,正装循古制,时装更加自由、时尚,而从改良效果来看,回应还不错,领地内的领民们都很喜欢,当然,荀彧等儒家士子相对难以接受一点,不过荀彧这样的儒士有一点很强,那就是对新事物还是很能接受的。

事实上,儒者完全顽固僵化是满清时代的事情,在明朝时期,虽然八股取士制度使得儒者的思想比前朝相对狭隘,但还达不到满清那种榆木脑袋的愚蠢境地,这使得明朝时期依旧有大量进步现象存在,明朝士大夫在明末更是掀起过西学东渐的运动。

所以,当最后艾诺祭出民族主义学说,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后,荀彧接受了艾诺的解释,只是希望艾诺的步子放得稳一点,改良最好以朴素、大气、飘逸等良性改良为上,性感、色情则为下。

艾诺却也是这个主意,毕竟他见惯了中国受西方文化冲击过甚产生的巨大问题,对那种道德沦丧和社会风气的糟糕性也是心有余悸的。

至于礼仪司的腐儒?谁管他们。(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