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混在美国当土豪 > 第446章 拆解转移

混在美国当土豪 第446章 拆解转移

作者:驾雾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21:40:37 来源:笔趣阁

美国地区的暂时受挫,并不能阻挡财团全面进攻的脚步。

包括《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等主流媒体都在津津乐道此事,称从一月到四月份,以海曼为首的金融巨鳄经历了一个由喜悦转向噩耗的起伏,大有做空风波已经过去,市场再度明朗的喜悦。

这么评论也无可厚非,媒体们借用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往后的美国金融确实恢复了稳定。但绝大部分人都低估了幕后财团的全球计划,以及它们已经庞大到没处可花的资金,游戏才刚开始。

全球贸易也就导致经济变化的相互影响十分严重,上次金融危机里,最明显的莫过于美国和欧洲,次贷危机一爆发,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也跟着躺枪,而其亚洲经济区因为运作方式有区别,相对稳定。

简单来说,财团想把所有的趋势规律都抓住,一赌将来。

这看起来就不容易,但当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方式来消耗他们沉积的资金。

五月份美国风平浪静,倒是欧洲有国家诉苦,称美国以索罗斯,科恩为首的金融巨鳄,他们旗下的投资企业,对冲基金正在做空欧元,但由于行为无法证明是否对冲基金联合做空,很难界定违规。

这帮华尔街巨头倒是捡了德州财团的便宜,在美元涨的时候放出不利的消息去吓一吓经济还不是很稳固的欧洲,结果内心惶惶就跌了,对冲基金赚了一笔,几十亿美元的资金流向美国。

上半年华尔街两起事件:以兰德投行为首的巨头涉嫌做空美元被查,公司股价跌落,高层没有任何挽回的意思;而以金融巨头可能密谋做空欧元的事件。司法部转了一圈没有结果,巨头们赚了几十亿。

赔的是欧洲和德州财团。

但在安峰庄园骑马的大亨们,却没有半点亏了钱的觉悟,他们谈笑风生,互相比拼着马术。六十几岁的巴泽尔老当益壮,长期服用生物饮料使人们感觉不出他的具体年龄。比安峰当年见过的更精神。

巴泽尔骑马跨越了三连跳障碍栏,周围人群鼓掌。

巴泽尔拍了拍马脖子:“好马!年纪虽然大点,实际体验并不比年轻的弱!”

奥斯丁说:“没有拉出来亮相,谁会知道强弱呢?”

“有道理。”马修说,“这次就让年轻的先表演吧。”

他们显然是话里有话,针对当前的经济局势评论不断,最近一段日子确实起起落落,让人感觉这场游戏不容易,因为会和很多人对着干。当然表面不能决定结果。就像巴泽尔称道的良驹一样。

“接下来重心就全部转移了?”安峰策马上前。

奥斯丁说:“先放在欧洲,当你赌它未来的涨势,而现在有人帮我们拉低价格,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安峰说:“感觉现在局势混乱。”

马修说:“其实我们大家都一样,具体是那帮灵活的脑袋如何操作,而我们的资金又在用在什么地方。当你把自己作为只负责下命令的司令官,忽略过程,等待最终结果时。事情会很明朗。”

“也是这样。”安峰说,这么想当然简单了。就是我投资,等待一段时间,然后收回成本和利润。

巴泽尔调转马头过来,说道:“我们得让在美国的一些资本转移,那项法案通过的概率很大。”

马修说:“对于gdp来说就不是好事了。”

马修这话轻描淡写,但对于美国经济来说绝对是噩耗。财团手下的资本如果转移的话……财团主要的大企业的营收稳妥的超过四万亿美元,抽掉一半,美国的gdp也会相应的少掉这一部分。

所以说这里是他们的杀手锏,而且将要用上。大批美国资本的外流,即使美国经济很繁荣。但也会让很多人害怕,会认为是表面假象,转而发展为害怕和谨慎,这一招几乎是不可抵挡的。

无论是计划要求,还是操蛋法案,他们都得这么做。

目前美国国会也在重点审核提议的草案,要确立新的细则去检查跨国企业在海外的经济行为,因为有参议员爆料,一帮巨头积累着近万亿的资金,税局没能计算到的税费恐怕达到三千亿美元。

不过议员的推测是一码事,有没有证据是另一码事。

结果肯定会查出猫腻,但金额不会有这么大,各地企业的运作投资,税费和管理费用支出都在抵扣范围内……这是一件绝非轻易能通过,通过也不是轻易能查清,查了也不一定会有结果的……复杂事情。

五月份的时候,安峰英国的合作伙伴展开讨论。

随后他再和乔安娜说了近段时间的风云变化,以及他的一项重要决定:拆分吉恩和蒂玛生物研究中心。

乔安娜很意外:“为什么要把它拆解?它手下还掌握着不少企业的股份呢,这些又该怎么处理?”

安峰说:“已经转移了很多,被个人或者离岸企业持有。研究中心目前结构臃肿,运作已经不再方便。”

乔安娜问:“那你的打算是?”

安峰说:“我就想把它分成几个部分,医学的,基因学的,植物学的。”

“这确实能够提高效率,但你如何安置它们?”

安峰继续说:“我计划把医学部门转移到英国,用你的资本控制,你个人、名下的企业,慈善资金等。其它部门……说实话这些年除了专利股份的持有外,研发已经没有多少进展,可以留在美国。”

乔安娜听明白了:“你就是要把研究中心手里掌握的企业股份分出去?”

“没错。”安峰点头。

“是因为最近美国的问题吗?”

安峰点头:“有一部分原因,那项颇受争议的法案如果通过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明朗,会显得资金的过分庞大。另外,你注重慈善,把医学部门划给你以及你名下的慈善基金。影响面更广。”

……

医学界最近有个重磅新闻。

大名鼎鼎的吉恩和蒂玛生物研究中心最近宣布,因为管理和资金的问题,经由董事会一致商议,决定拆解它。

研究中心这些年来可是全世界生物技术,尤其是医学技术的标杆,每一项重大突破都是它们完成的。共产生过五个诺贝尔奖,因为癌症、艾滋以及其他疑难杂症,连续四年诺贝尔医学奖荣誉加冕。

可现在却很突兀的宣布拆解,震动医学界。

很多人们都有疑问:世界最强研究机构要从此消失了吗?

不过研究中心的主管约瑟夫召开了新闻大会,发表官方态度。研究中心的拆分一是运行效率问题,太多不同的机构组合,难以实施统一的管理,再由于经营的问题,无法协调每一个部门。

约瑟夫还带来了好消息。研究中心不会消失,主体仍留在美国,但几个重要的部门分散出去,最受关注的医学部门转移到英国,被大慈善家乔安娜女男爵持有,持股的还有属于她的慈善基金。

为了方便管理,基金会的医学组织就和医学部门组合,名为“伊丽莎白医药学会”。

对于这个决定。大部分人都是赞同的。

因为乔安娜公众形象好,给外界的是很纯粹的慈善家。医学部门被她收购,人们也愿意相信,它一定会在世界医学事业上继续做贡献。根据事后的统计,对于研究中心此举的支持率最高,达到90%。

其它部门也相应的调整,或消失。或挂牌成立。

实际上属于研究中心的技术和专利都差不多归零,都在这几年时间被转出去,成为个人或者企业持有,只有总部仍享有一定的分红。拆解庞大的研究中心,在几年前就已经列为主要事项。

现在的总部就跟碧达公司相似。它看似是全球生物饮料界无法撼动的大佬,但实际上除了在美国活跃,外国的名义上子公司持股比例非常可怜,在英国的子公司里,总公司才持有2%的份额。

其它都被财团持有,乔安娜和其手下的企业就占到40%的份额,甚至碧达公司连生产和技术授权都已经交出去,生产授权可以自由设立加工厂,而技术……其实在医学部门手里,早已经转移掉。

看似复杂,但实质上只是局部分散,总量恒定。

如果有心人去统计的话,会发现被德州财团投资的企业这些年来都在变动,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份变少,名义上是“子公司”,实际上已经被其他企业组织控制,惟独生产或者专利授权仍掌握着。

美国能够征集的税费已经大幅度降低,计算gdp的时候,肯定会缩水。相应的,其他国家就给出优惠待遇。比如英国,政府给予“伊丽莎白医学会”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仅有15%,而在美国是35%。

如果医学会盈利一亿美金,在美国交3500万所得税,而英国才1500万。

美国的税率高是有原因的,投资环境好,机会和收益更庞大,而英国条件自然不如,就需要优惠政策来吸引人。对于以医学研究和慈善服务为主的医学部门,盈利不多,税收更多是象征性。

这一系列暗流涌动的举措,将会造成美国资本的大批量外流,不光是德州财团在考虑海外,考虑欧洲的环境,其他一些企业也在寻找美国以外的市场,“税收倒置”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词汇。

原因就是美国的税率太高,企业想方设法通过收购后再组合的行为,把公司注册地转移到低税率国家,这就是税收倒置。财团现在做的也差不多,不过更倾向于把资金弄出去,让美国国内紧张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