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起波斯湾 > 73章 一个不放过

宋起波斯湾 73章 一个不放过

作者:不笑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1:49:45 来源:笔趣阁

随着金秋10月的到来,平定整个“华夏故土”的行动也已经被提上了rì程。

大量的金银进入“华夏帝国”的zhōng yāng银行,变成了黄金储备。并由于黄金储备的增加,货币的发行量进一步增加。而且值得说明的是,因为商业交换的发展,世界迫切需要一种相对稳定而又通行的货币。就眼下来说,自然是“华夏帝国”的金钱稳定些。因此不知不觉当中,“华夏帝国”的钱币,正在成为世界通行的货币。

像是赵伏波这样的人当然不明白那代表着什么,但宫紫那样的女商人自然清楚。尤其在读过“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藏书,并通过与马丁交流之后,华夏帝国的金融系统就被确立了起来。

基本上是华夏帝国“皇家银行”为基础,私人银行为辅助,来启动“华夏帝国”的金融业务。至于过去的银号、钱庄,自然都要死在这些银行的竞争之下。

不管怎么说,接收小组与华夏军一起上岸,迅速接收了大量的县城、府城。随后按照特工们提供的信息,对官员们进行抓捕,一时之间被接收了的县城以及府城之中哀嚎声不断。当然这样的杀戮,是在各地的法院之中,按照《华夏律》进行审判之后进行的。

除过起初不多的几起小的sāo动之外,面对“华夏军”的驻防部队,以及接收小组迅速建立起来的jǐng察以及“国民jǐng卫队”的镇压,很就烟消云散了。同时结合着对各地贪酷之官的审判,也进行了大面积的法治宣传。

事实证明,那些sāo动的人,无非都是些即得利益者。他们与那些被镇压的狗官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但问题在于各个接收小组只认《华夏律》,犯了法就得受审,审了该死那就谁也救不了。

令人不得不惊讶的是,那句在“华夏帝国”里广为流传的话——全杀了没有一个冤假错案,在这里还真的被体现了出来。不但狗官们各个贪酷,甚至那些手下的衙役、官差等等的人,无一不贪、无一不腐。但《华夏律》是下得去刀的,且不讲什么法不责众,也不讲什么狗屁“水清则无鱼”之类的屁话。

他们只信一条,化工厂里的污水,那是养不了鱼的!别不服气,“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用现实的实验来证明过。无论炼油厂还是炼钢厂里的污水,都只会毒死鱼而已。

甚至他们公开向百姓们宣扬,《华夏律》就是天,逆天者就得死!很短的时间里,不管狗官们信不信,反正百姓们是信了。那此绞死在绞刑架上的狗官、他们手下的帮凶以及那些为富不仁,勾结狗官的jiān商们难道是假的不成。不过百姓们倒不担心,因为在“华夏帝国”里,什么事情只要按着《华夏律》去办,就全都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恐慌的是地主们。他们惊讶的发现,那些所谓接收小组的人,一来就开了大量的工程。学校、医院、zhèng fǔ大楼以及各项的建筑都在开建。与他们一同来的,还有大量的商人。

这些眼明手的商人们,都是在接收小组对城建的招标中中标的人。在来之前就预定了材料,又或者是探明了附近的资源,有资源的直接就建厂开始生产水泥、钢筋。毕竟,把那些破破烂烂的县城,建设成具有“华夏帝国”风格的城市,会造成大量的就业以及大量企业产品。

房价固然zhèng fǔ不会规定,但问题在于《华夏律》中有死规定,那就是任何商品的对国内的营利超过20%就为暴利。那么企业可能被定为“jiān商”,后果?相对于崇尚严刑酷法的《华夏律》而言,那与自然差不多。

不过商人们不在乎,开玩笑一个县城的建筑得有多少。不说别的,就说市政方面的建筑就需要多少。因此他们开始大量吸纳附近的农民,趁着秋收之后进城打工。同时按照法律规定,开办识字以及相关技术的提高班。可以预见的是,城市的人口会因此而迅速增加,地主老财们再想用重重的租税来发财,那可就打错了算盘了。

这是“华夏军”在登陆之后开始的行动,多数时候都是分成小股部队收拾那些强盗与土匪。虽然此刻因为民不聊生的原因,强盗土匪较多,但事实上当他们看到了朝气蓬勃的发展起来的城市,多数人也都认命的放下刀枪。

这可以既往不咎,不过倘若招降不至,还为害地方的话,“华夏军”就一点也不手软的,在“国民jǐng卫队”的配合下予以迅速清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