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能娇惯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能娇惯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9:24 来源:笔趣阁

第二百三十四章不能娇惯

潜江县衙外,冯国璋和段祺瑞正并肩站在县衙前的台阶上。

而在县衙前,一队北洋士兵却在忙碌的将重要物资搬运到马车上。配合着血色的残阳及城外不停传来的枪炮声,那队北洋士兵的身影更平添了几分仓促和凄惶。

“不但没有击溃敌军,而且在只守了不到两个月的情况下就要退回武汉,我实在是有负宫保所托啊…”用手扶着了门柱,似乎是因为战事的关系冯国璋整个人都变得苍老了许多。

而看着神情萧索的冯国璋,段祺瑞也跟着叹了口气。

“四哥不要太气馁了,虽然有负宫保所托,但现在早走总比晚走好。何况我们的主力未损,退回武汉后卷土重来也不是不可行的事情…”只是上述的这些话,恐怕就连段祺瑞自已也不会信…

而在听到段祺瑞的劝慰之词后,冯国璋在苦笑过后就只剩下一声长叹。

“主力未损………卷土重来………”

月前,在国社军攻破了第二道防线后,因为情势紧急不止是作为预备队的靳云鹏部,就连坐镇县城的王占元部也投入到了战局当中。而随着靳云鹏和王占元等两万余生力军的加入,原本变得恶劣的战局总算是稳定了一下,不但如此,在随后还零星的夺回了一些阵地。

只不过还没等冯国璋和段祺瑞等人高兴多久,在杨荩诚的指挥下,跨河而来的国社军就再次发动的猛攻,不但夺回了失去的零星阵地,而且也使第三道防线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好在有冯国璋的亲自督战,再加上李纯等人拼死防守,第三道防线总算没有丢失。

然而没过多久,国社军便再次卷土重来,那些对北洋军来说犹如噩梦一般的重火力更是铺天盖地般的砸了下来。

而在对长湖等内陆湖泊的船只进行收缴后,加上荆州、宜昌两地港口通过川汉铁路运来的船只,朱庆澜等人手中可用的船只已经达到了1000余艘,其中有不少都是可载百余人的大船。有了这些船只,原本不能运送的重装备也就能运抵对岸…

比如说马克沁重机枪、比如说80、120口径的轻重迫击炮,再比如说原本派不上用场的75和105mm德造山炮、榴弹炮什么的(在射程上野炮和加农炮要比山炮、榴弹炮长许多,而这两种口径山炮、榴弹炮的射程仅有5、6公里罢了…)

还只是60迫击炮、37mm步兵炮和麦德森外加勃朗宁半自动手枪的时候,当面的国社军就已经很难对付了,如今又有马克沁等重装备渡河而来,防线内的北洋军自然是更难招架。

没过多久,虽然驻守武汉的2个混成协由铁路抵达潜江,但国社军也自川贵抽调了2个步兵师的兵力进行增援。再加上直隶的2个混成旅还在京汉铁路上,潜江的冯国璋等人更是备受煎熬。

也就是这个时候,传来了云南蔡锷和湖南谭延闿宣布独立的消息。

蔡锷到还好说,毕竟云南路远,就算是用川滇铁路将滇军运抵重庆,然后再有重庆转水路前往荆州,也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行。何况滇军的主力尚在川滇边境,想从川滇边境返回昆明也需要不短的时间,可是谭延闿…

长沙可就在潜江的侧翼,如果这个时候谭延闿出兵湖北,那冯国璋他们的麻烦可就真的是一点都不小了。而且长沙自湘江连岳阳,岳阳又连洞庭湖,洞庭湖与长江相连。如果谭延闿的湘军由水路出兵,恐怕不日就能抵达君山或洪湖…

到时谭延闿也无需作甚,只需要将距离洪湖不过60公里的仙桃占下,然后在坚持些时日,等到国社、湘军两路夹击,冯国璋和段祺瑞就是想退回武汉也没那么容易了…

再说苦战月余,北洋军也是伤亡惨重,就算继续坚守恐怕也守不了多少时间。

既然如此,到不如先退守武汉,等汇合了由直隶增援过来的2个混成旅后,在同国社军在武汉进行决战。

想到这里,在征同了李纯、王占元等人的意见后,冯国璋和段祺瑞向袁世凯联名通电,希望在主力尚存的情况下退守武汉…

在接到冯国璋和段祺瑞的联名通电后,因得知蔡锷、谭延闿独立而口吐鲜血卧床不起的袁世凯再次吐血三升,吓得素有智谋的杨度、杨士琦也不知如何是好。好在袁世凯终究是个很果断的人,虽然明知退守武汉会有后患,但还是同意了冯国璋和段祺瑞的建议。不止如此,袁世凯还派镇守直隶的北洋第一师前往武汉增援——————第一师的士兵几乎都是旗人,而袁世凯在旗人的眼里就好象活曹操一样,如果是往日袁世凯还自信可以镇得住这些没什么能耐的旗人,但现在还是早些把他们弄出直隶比较好,也免得这些旗人弄出什么乱子来…

毕竟现在直隶能打的只剩下由曹锟统帅的北洋第三师了,如果第一师的旗人趁势闹出什么乱子,曹锟的第三师未必能弹压的下来。(吴佩孚也在第三师,不过是炮兵第三团的团长…)

当然,等到命令发下后,袁世凯就再次果断的昏倒了过去——————近两年袁世凯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如今又连续遭受了两次刺激,以他的身体自然也就坚持不住了。

而等到袁世凯的电报发回来后,冯国璋和段祺瑞就下令由刚抵达潜江没多久,尚是生力军的直隶混成旅和奉天混成旅替换下防线上的几个主力师,并且在这几个主力师乘火车退回武汉的时候,在潜江负责断后…

直隶和奉天混成旅的旅长在接到这样的命令后,虽然嘴上不停的问候着冯国璋和段祺瑞的全家,但还是很负责的替换下了王占元和李纯等部。

军情局在潜江部署了不少人,虽然因为战事的关系,军情局的人无法立刻将消息传递出去,但2日后,军情局的人还是想办法将消息传到了朱庆澜等人手中。

而在得知北洋军开始后撤,并且已经将受创颇深的第六师李纯部通过火车运回武汉后,朱庆澜立刻下令让杨荩诚引领各部对潜江发动猛攻。不过作为二次**时就被袁世凯派出的部队,直隶混成旅和奉天混成旅虽然在人数上少于北洋几个主力师不少,但在战力上却不会逊于太多,所以不管国社军怎么攻,两支混成旅都咬着牙硬撑了下来。

——————————

就在冯国璋还在为段祺瑞那句“卷土重来”而苦叹不已的时候,冯国璋的亲兵队长突然走了过来道。

“两位大人,车马已经准备好了,请上车吧…”

“四哥,在待着也无益处,我们还是走吧…”

“是啊…”回头看了一眼潜江县衙。“也不知道我们还有没有机会在回来呢…”说着冯国璋抖了抖披风随段祺瑞一同乘上了马车,并在半个多小时后乘坐火车返回了武汉。

等到国社军攻入潜江县城时,北洋军的主力几乎都已撤回了武汉,仅留下一些来不及走的杂兵在火车站抱头投降…

2日后,当杨荩诚已经将城内的残兵收缴的差不多的时候,得知喜讯的严光也乘着火车抵达了潜江。

“柏舟,干得好啊”

虽说杨荩诚至少要比自已大上10岁,不过下了火车后,严光还是笑着拍了拍月台上迎接的杨荩诚。

“哪里,能为都督效力是柏舟的荣幸…”

听到杨荩诚的话,严光只是笑了笑。

自杨荩诚加入国社党后,两人的关系就很密切,互相之间自然也就不用太过客套——————对严光来说杨荩诚虽然不是自已的嫡系,但也是很有能力的人,严光并不是“某校长”,不会去犯他曾经犯下的错误,比如说排挤杂牌和非嫡系什么的…

不过在看到潜江的创痍后,严光脸上的笑容还是渐渐褪去…

“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让这么一座县城变成了废墟………好在北洋军已经退回了武汉,只要在击溃武汉的北洋军,局势也就能确定下来了…”

袁世凯吐血卧床的消息,严光已经通过军情局获知,在想到袁世凯的身体以及历史上他是在2年后去世的这件事情——————只要能击败武汉的北洋军,严光至少有一半的把握可以肯定他会因打击过大而一命呜呼。

北洋是由袁世凯一人支撑起来的,没了袁世凯,北洋自身也会分崩离析,这一点从后来的北洋发展史上就能看的出来。所以只要袁世凯死去,就算北洋三杰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以及杨士琦和杨度这两大心腹智谋,北洋也是没有一点翻盘的机会。

何况严光已经派人联络朱瑞和孙道仁,三方已经达成共识,只等国社军攻到武汉,浙江和福建就会宣布独立,乘上国社军这辆战车——————当然他们也可以不乘,就如广东的龙济光一样,不过只要国社军击溃武汉的北洋军,那么整个南方就不会再有北洋的力量,到时候如朱瑞、孙道仁和龙济光这样的军阀自然也就只能任由严光揉捏了。

在同杨荩诚等人谈笑了两句后,严光就在近卫们的簇拥下乘坐马车,朝着潜江县衙的方向行去。

在国社军攻城的过程当中,潜江县衙也是受创颇深,不过在入城后杨荩诚也曾让人收拾了一下县衙,所以当严光走下马车的时候,县衙到也被收拾的不错。

严光刚刚步入县衙,还没等他同诸人叙旧,一旁的朱庆澜已经开口道。

“都督,如今北洋军已经被赶回武汉,我们是不是乘胜追击,顺便也将武汉给拿下来?”

听到朱庆澜这么说,一旁的杨山等人也搭腔道。

“是啊,都督,如今北洋军新败,正是士气低落的时候,如果我们能趁势功过去的话,拿下武汉绝非难事…”

只是片刻,县衙内的杨山等将便纷纷请战。

然而看着请战的杨山等人,莫名的,严光却低声念起了一首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念着念着,严光的脸上浮起了一层苦笑。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吗…”

严光当然知道如果现在进军武汉的话,绝对是个好机会,毕竟北洋军新败,正是士气低落的时候,黎元洪的那三个师更是不足为虑。如果这个时候国社军能沿着川汉铁路进军武汉的话,有十成的把握可以在半个月内拿下武汉。

可问题是………现在国社军还能出动吗?

单说部队的伤亡问题,虽然国社军成功的击败了驻防潜江的北洋军,但自身伤亡绝对不少,单说渡河的第一日就至少伤亡了千余人…

随后的攻坚战中,虽然国社军有迫击炮、步兵炮和麦德森机枪等利器助战,但北洋军毕竟也不是鱼腩部队,更兼占有人数和地利等优势,本身又是防御的一方,等到国社军将北洋军击退的时候,国社军自身的伤亡也是一点都不少…

近两个月的激战,如果说北洋军的伤亡有两万多的话,那国社军的伤亡至少也有一万多。(注意是伤亡,伤亡和死亡是两码事的,以前碰到过将两者弄混的人,所以还是事先说明一下比较好。伤亡是指受伤的人 死亡的人。如欧战的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第一天伤亡了近6万人,很多人都错认成索姆河第一天英法联军挂了近6万人,但其实其中很多都只是受伤而已。)

参加潜江战役的一共有国社军的4个主力步兵师的近5万人,再加上后续增援2个步兵师的2万余人,此次参加潜江战役的共有7万余人。而在7万余人中就出现了1万余人的伤亡,国社军的损失不可谓不重…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人员上的伤亡,严光也不可能会念出上面的那首诗…

毕竟仅仅只是伤亡了六分之一,并不等于是全挂了,此次聚集在潜江的6个步兵师在战斗力上还是保存的很好的。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弹药的问题…

破坏总是要比重建容易,没错,现在严光确实是有四川兵工厂作为支持,但兵工厂的产能也是有限的。朱庆澜和杨山在潜江把炮兵玩的是轰轰烈烈,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却把兵工厂一年的产能都给打掉了…

依照目前的弹炮储积量,如果冯国璋和段祺瑞还能在潜江支持一个星期的话,估计杨山他们就给考虑下弹药的节省问题了。何况不止是炮弹,手枪弹、手榴弹和机枪弹的消耗量也很大,反倒是毛瑟g98步枪的步枪弹消耗很少…

所以就算现在严光想追穷寇,至少也给等部队整编和弹药补足再说…

——————————

虽然严光念诗的声音很小,但杨山等人还是零星的听到了几句。

其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段更是听的清清楚楚,然而就在杨山等人还想劝谏的时候,严光却是开口将眼下的情景说了出来。

当杨山等人得知,如果再像潜江战役时使用炮兵的话,兵工厂的炮弹储备仅能维持一个星期时,杨山等人也不再继续请战了。

虽然击败了北洋军,但杨山等人很清楚国社军的士兵素质并不如北洋军,能将人数上占于优势的北洋军击败,靠的完全是优于北洋军许多的火力装备。

尤其是在火炮方面,如210口径的榴弹炮,只需一炮就能报销掉一座工事内的全部敌军,这也是为什么国社军能压着北洋军打。

如果没有火炮支援,单凭国社军士兵的单兵素质,想要击败北洋军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何况现在不止是炮弹紧张。手枪弹、机枪弹和手榴弹的储存量也都很紧张,如果再像原来那样大手大脚的使用,只需将战役维持一个月,在战斗的时候杨山他们就不得不迁就兵工厂的产能来执行作战了…

“那……都督,如果兵工厂要储备足够的弹药,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1个到1个半月吧…”说着严光看向了杨山等人。“炮弹不能等,如果想储存足够的炮弹,我们至少需要等3个月的时间,所以炮弹的储备量只要存够了半个月的就足够了。关键是手榴弹和机枪弹的,只要这两者的储备能维持2到3个月,也就足够了…”

“炮弹储备只能维持半个月吗…”听严光这么说,杨山等人也都皱起了眉。“在作战的时候,杨山他们已经习惯了先用火炮轰上几个小时的作战方式,如今听到弹药储备只能维持半个月,自然觉得有些为难…”

然而看着他们的样子,严光却只是摇头道。

“未来不可能每场战役都有无尽的弹药供你们使用的,现在的情况你们还是早些适应比较好…”

没错,如果未来的战场仅限于中国或者是中国周边地区的话,严光自然不会这么要求,毕竟用不了多久严光就会在湖北的大冶、奉天(辽宁)的本溪、鞍山、河北的迁安和安徽的马鞍山兴办铁厂和兵工厂,如果仅仅是国内的话,国社军根本不需要担心弹药问题。

可问题是,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去欧洲了…

如果现在就娇惯出依赖重火力的习惯,等将来到了欧洲,国社军可是会吃大亏的…

第二百三十四章不能娇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