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一百六十章 一切尽在不言中

大隋帝国风云 第一百六十章 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者:猛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9:41 来源:笔趣阁

伽蓝、西行、魏飞、阿史那贺宝各领二十骑,前后呼应,在风雨之中冲进了黑暗山林,向灵泉寺方向疾驰而去。

傅端毅和卢龙领魔鬼骑看押俘虏,坐镇灵泉驿,居中策应。

‘毛’宇轩和薛德音坐镇慈恩寺,断绝了与安阳城之间的联系。柴绍和魏征数次派人传讯,都被西北人阻截。魏征大怒,亲自飞马而出。负责阻截的苗雨和李豹毫不留情,痛下杀手,连人带马一起撂倒,假如不是柴绍拼死相救,魏征的头就搬家了。

凶神恶煞一般的苗雨举起血淋淋的马头砸在魏征和柴绍的脚下,纵声咆哮,“最后一次警告,假若再试图接近安阳城,剁了喂狗”

大黑目‘露’寒光,冲着一群肝胆俱裂的河北人发出一阵疯狂叫吠,尤添苗雨暴戾之气。

魏征睚眦‘欲’裂,拔剑就要冲上,柴绍和亲卫们不得不蜂拥而上,奋力将其拽回军帐。

柴绍怒气更盛,此刻他总算相信了李世民在书信中的告诫,这帮西北人凶残而狡诈,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必须打足十二分‘精’神与其周旋,即便睡觉也要睁大眼睛小心防范。柴绍没当回事,他根本就瞧不起这群野蛮之徒,结果没接触几天便栽了一个大跟头。

独孤震信任他们,对他们寄予厚望,如今形势失控,偏偏又是伽蓝点名“请”他们相助,这让独孤震怎么想?那些河北世家望族又怎么想?颜面尽失还是小事,就怕局势一发不可收拾,让己方陷入被动,那就糟糕至极了。

“事已至此,稍安勿躁”柴绍强忍怒火,劝谏魏征不要再去‘激’怒西北人。

这帮人心狠手辣,真要‘激’怒了他们,被他们砍了,然后把责任推到王仲伯头上,死无对证,岂不白死了?魏征想起那颗血淋淋的马头,忍不住暗自惊惧,满腔怒火顿时熄了一半,“假若王仲伯死了,死在太行贼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柴绍忧心如焚,焦虑无语。的确不堪设想,镇戍黎阳的武贲郎将死了,六个团的鹰扬府军队全军覆没,太行贼之猖獗可想而知,不论黎阳是否谋反,独孤震和地方官员的失职之罪都坐实了。这还不是最急切的事,最急切的是黎阳杨玄感因此寻到了出兵魏郡的借口,他甚至可以诬陷独孤震举兵造反,大举进攻,如此一来魏郡岌岌可危。魏郡若失,独孤震和支持他的河北北方系世家望族首当其冲,必遭沉重一击,接下来更要惨遭皇帝的清算和打击,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王仲伯还不至于无能到如此地步。”柴绍摇手道,“再说,西北人和太行贼缺乏信任,就算联手攻敌,彼此也会小心提防,以免中了对方暗算,所以可想而知,他们之间的配合必定漏‘洞’百出。王仲伯和他的部下们只要保持镇定和清醒,虽不能转败为胜,但有黑夜和风雨的掩护,足以冲出包围,撤回汤‘阴’。”

话是这么说,纸上谈兵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比如西北人,之前谁能料到他们有如此惊人手段?魏征和柴绍面面相觑,忍不住长吁短叹,在痛苦的煎熬中等待着天亮。

黎明之前,风雨渐小,待天亮之后,苍穹‘阴’霾,只剩下濛濛细雨在如梦如幻的雾霭和悠扬清雅的钟声里轻轻飘扬。

在一座郁郁葱葱、溪流潺潺的美丽山谷里,伽蓝在刘黑闼的陪同下,与太行义军首领会面。

几十步外的山冈上,阿史那贺宝和紫云天的勇士们严阵以待。高泰、乔二、西‘门’辰和平原义军则列阵于北面树林,蓄势待发。

山谷西面就是名闻天下的河北沙‘门’第一寺灵泉寺。山‘门’四周,义军战旗飘扬,弓弩高举,杀气凛冽。

气氛非常紧张,三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杨公卿是一位年近四十、长髯飘散洒、气质内敛而沉郁,举止稳重得体的义军首领。举旗之前,他是邯郸都尉府辖下的地方军校尉,曾镇戍北疆,战功累累。如此人物却在东征之前举旗造反,占山为王,其中必有一番故事。西北人不知道他的故事,不过因为同出军队,同戍边疆,对他还是生处些许好感。

站在杨公卿左边的义军首领叫王德仁,三十多岁,相貌俊雅,一身书卷气,怎么看都像是学堂里的助教,而不是一位草莽豪杰。与其并肩而立的是一位英气勃勃的黑衣青年,气质出众,卓然不群,给人一种鹤立‘鸡’群之感。即便是西北人,也知道此子出身不凡,十有**出自豪‘门’大族。刘黑闼介绍此人便是李文相,寥寥数言,语焉不详,明显隐瞒。

西北人却是无心打听他们的出身来历,只要知道他们是太行义军首领就可以了,甚至在江都候的眼里,他们就是一群十恶不赦的贼,人人得而诛之。

“西北狼……”

杨公卿望着站在伽蓝背后策马而立、戴着黑‘色’狼头护具的六位骑士,目‘露’钦佩之‘色’,难以自制地发出了一声赞叹。当年镇戍灵朔,鏖战于贺兰山下,多少次听到西北狼的传说,但一直认为那是卫府为了鼓励西北儿郎的士气而故意编织的英雄故事,直到此刻,他才相信,原来西北狼不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

西行、江都候、楚岳、阳虎、魏飞、沈仕鹏拿下了护具,高踞马背之上,冲着杨公卿微微躬身。即便杨公卿现在是贼,但也无法掩盖他曾在北疆镇戍、曾在大漠杀胡的功绩。对于昔日的袍泽,西北人给予了应有的尊重。

“你就是……金狼头?”

杨公卿本想说出“名震西陲”四个字,但面对年轻得过分的伽蓝,他实在无法说出那四个恭维之字。此子到底几岁从军?又有何等本事竟能西土?

伽蓝微笑颔首。

“某能看看……”

杨公卿瞥了一眼西行等人手上的狼头护具,‘欲’言又止。后面的话他不能说,说出来不但失礼,也太骄狂了。

伽蓝却是不以为意,冲着十几步开外、高踞疤脸驼上的雪獒做了个手势。暴雪探头从藤筐里叼出金狼头护具,然后如闪电一般飞‘射’而至。

杨公卿等人早就注意到了那头美丽而雄壮的大獒,此时看到大獒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无不惊骇,虽然知道大獒不会伤害他们,但心里还是难免恐慌,紧张者更是不由自主地握住了刀柄。

伽蓝把金狼头护具递给了杨公卿。杨公卿恭敬地双手接过,仔细端详着,惊叹不已。王德仁和李文相围在旁边,目光热烈,十分惊羡。刘黑闼也是第一次看到这副传说中的金狼头护具,他也好奇地凑上前去欣赏,良久赞了一句,“没想到突厥人也能锻制出此等宝贝。”

杨公卿双手递还护具,然后恭敬施礼,“久闻将军大名,今日竟有缘灵泉相遇。”

伽蓝自不敢在杨公卿这等老军面前骄狂自大,但现在身份不同,立场迥异,过于谦逊反而落了自家士气,所以他仅仅是颔首还礼,接着便直奔主题,尽显咄咄‘逼’人之态,“能否问一下,抓了多少俘虏?”

杨公卿浅笑摇头,“尚未统计,将军若一定要知道详细,某可以……”

昨夜太行义军与刘黑闼的平原军前后夹击,打了黎阳府兵一个措手不及,但府兵毕竟是府兵,战斗力非同小可。

虽然现在卫府和鹰扬府的将军们都假公济‘私’,农闲时节调用府兵干“‘私’活”饱‘私’囊,不过考虑到帝国自统一以来用兵不断,中枢和御史台官员因为权争‘激’烈而利用一切机会打击对手,所以卫府和鹰扬府的将军们也不敢太过放肆,必要的训练还是保持的,比如以轮训代替大集训以确保“公‘私’”兼顾。定量定时的训练加上‘精’良的武器,加上代代传承的职业军人的素养,府兵一旦在战场上爆发,其战斗力根本就不是一群拿着棍‘棒’铁耙的农夫所能相比。

杨公卿和刘黑闼的目标不是杀人,而是劫掠军资,他们才不会干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自始至终,他们就没有抓俘虏的想法。俘虏当真好抓?西北人远在蛮荒,对府兵的了解或许很片面,但杨公卿、刘黑闼这些河北人却知道得一清二楚。

府兵是职业军人,某种程度上他们遭受到的来自军方和地方官府的双重盘剥要超过普通平民,但很多时候功勋所带来的荣耀和财富,以及年复一年的战争、森严的府兵制度和独立而强大的卫府,从思想到地域上对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的“禁锢”,使得他们比普通人更坚韧,更能忍受痛苦的折磨,所以不到绝境,不到走投无路了,府兵不会投降。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杨公卿和刘黑闼当然不会自找麻烦。抓俘虏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要给他们食物,要防备他们逃跑,这对现在的义军来说纯粹是闲得蛋疼,没事找事。

黑夜和风雨有利于义军突袭,但同样有利于府兵突围。府兵要突围,义军大开“方便之‘门’”,于是合作“默契”。王仲伯至少撤走了四个团以上的兵力,而义军则夺得了全部的战利品,缴获的食物和武器可以让他们实力大增。

伽蓝举手打断了杨公卿的话。他已经听明白了,心领神会,对杨公卿的好感更甚。这是一个聪明人,一个睿智的人,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可以让双方都能利益最大化。

“战利品?”

杨公卿试探着问道。西北人不会要粮食武器,但会要钱帛,谁不想发财啊?

伽蓝摇手,无意染指战利品,“某要即刻杀向汤‘阴’。”

杨公卿看了刘黑闼一眼。后者微微点头。

“某即刻率军赶赴淇水一带,与将军保持六十里距离。”

伽蓝笑容满面,向杨公卿伸出手。两手相握,一切尽在不言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