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友重逢

大隋帝国风云 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友重逢

作者:猛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9:41 来源:笔趣阁

李密身形矫健,深‘色’皮肤让他俊逸的相貌看上去尤添成熟魅力,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里透出坚韧和自信,不过他的眼神过于深邃,有一种深不可测的‘阴’郁之感,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戒备之意。

伽蓝面对这位久闻其名的世家权贵,不但没有丝毫的谦恭,没有给予应有的尊敬,反而怒气冲天,强烈的敌意从其冰冷的面孔和杀气凛冽的眼神里喷涌而出,就算是痴儿也能感受到此刻伽蓝心中那熊熊燃烧的怒火。

柴绍不以为然。伽蓝肯定估猜到了李密此行的目的,预料到独孤震和赵郡李氏等河北世家要“出卖”他,当然怒不可遏。有因必有果,你恣意妄为在先,置独孤震和河北世家的利益于不顾,不但蓄意挑战他们的权威,还肆无忌惮地逾越了他们的忍耐底线,他们又岂肯忍气吞声,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任由你凌辱和亵渎他们神圣的自尊?

李密无视伽蓝的愤怒,神态自若,挥洒自如,谈笑风生,尽显世家子弟的卓然风采。他主动拜会伽蓝的动机无人可以猜到。伽蓝是一把锋利的刀,一头凶恶的狼,一个狂妄而无知的野蛮人,击杀这样的武夫易如反掌,但李密岂肯杀他?相反,李密要刺‘激’他,挑起他的冲天怒火,让这场风暴在他的杀戮下变得更强大、更猛烈,对中土和帝国造成更严重的破坏,继而把帝国推进分崩离析的深渊,最终实现李密的目标。

对于李密的突然造访,伽蓝惊讶之余,更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叹。当日在突伦川,在且末城,在危机四伏的绝境下杀出一条血路,最大的支撑信念就是去中土,去长安,去找寻李密,寻到伊吾道惨败背后的元凶,为死去的袍泽兄弟们报仇雪恨。

现在,李密来了,活生生地站在伽蓝眼前,得意洋洋,似乎在炫耀‘阴’谋得逞后的快感。从他嘴里吐出来的每一句赞美之辞,就像耻辱之鞭,一下下‘抽’打在伽蓝的心灵上,让他痛不‘欲’生。伽蓝握住了刀柄。西行的手则抓住了他的手腕,死死攥住。

“三年前,为护送泥厥处罗可汗东进长安,在伊吾道爆发了一场惨烈战斗,西北狼几乎全军覆没。”

伽蓝嘶哑的声音就像大漠里的寒风,冰冷的寒气一点点渗入血液,让人不寒而栗。

“蒲山公可曾听说?”

李密不假思索地点点头,手指伽蓝,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笑容,“若不是舞‘阴’公力保,将军就不是配发戍边,而是命丧黄泉了。”

“这场‘激’战虽然确保了西北策略的延续,但改变了西北局势,西土形势因此急剧恶化。如今且末沦陷,鄯善生死悬于一线,伊吾岌岌可危,罗漫山南北彻底失控,至于河西陇右,未来更面临吐谷浑人的全面反扑。西征战果,毁于旦夕之间。”

伽蓝义愤填膺,手指李密,厉声质问,“这一切,都源于叛贼的出卖,其中‘阴’谋,蒲山公是否知悉?”

李密哑然失笑,“从何说起?难道将军怀疑某出卖了西北狼?当日长安曾有传言,谁受益于西北,谁就是最大的嫌疑。”

“这种瞒天过海之计,未免太过拙劣。”伽蓝嗤之以鼻,“当日获悉机密者,除了某之外,尚有西域都尉府都尉裴弘策和弘化留守元弘嗣。”

李密再度失笑,“如何?怀疑元弘嗣,所以找到了某?”

“不止是找到了你。”伽蓝手指黎阳方向,“我们还找到了更多。所以,现在,某到了这里,你也到了这里。”

李密连连颔首,笑容微敛,忽然问道,“薛德音知道的都是过去的事,你又从何获悉今天的事?你又有何证据让裴世矩相信了你?”

伽蓝怒目而视。

李密举手微摇,“你告诉某,某就给你答案。”

“西北局势的急剧变化就是证据。”伽蓝说道,“西北局势的恶化,加剧了长安的危机,更影响到了东征。东征若败,则长安陷入深重危机,中土必然陷入‘混’‘乱’。”

西土局势的恶化,给长安带来的首先是西北策略的变化,而西北策略的变化,不但会让改革大业受阻,还会加剧帝国的财赋危机。在政治危机和财赋危机的双重打击下,东征难以为继,要么半途而废,皇权遭到致命打击,一蹶不振,要么勉强为之,拼死一搏,但此举会加剧财赋危机。而财赋危机的直接恶果就是山东各地盗贼蜂起,局势大‘乱’。山东局势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和财赋危机,结果即便赢得了东征,皇权也是饱受重创,中央威信更是降到最低。世家权贵和地方势力乘机而起,与皇权和中央对抗,中土由此战‘乱’再起,生灵涂炭。

此刻,杨玄感举兵叛‘乱’,等于点燃了帝国危机,危机轰然爆发。这时候,不论兵变成功与否,帝国危机都不可遏止,不可挽救,皇权和中央权威都将遭到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群雄争霸的时代拉开了帷幕,‘门’阀士族政治死灰复燃,世家权贵们开始了最后的疯狂。

李密沉‘吟’稍许,缓缓摇头,“这不是证据。”

伽蓝冷笑。这的确不是证据,他也始终没有拿出足够证据给裴世矩,但关键问题是,皇帝和裴世矩等改革派大臣都想把以杨玄感为首的保守派关陇贵族掀翻在地,铲除改革的阻力,为此处心积虑,重重设计,这时候伽蓝的“奏报”正好给了他们下手的契机,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弘化留守即将更换,代替者是唐国公李渊。”伽蓝说道,“李子雄已经被来护儿囚禁,至于斛斯政、赵元淑等人,恐怕时日不久矣。这个证据可有份量?”

李密暗自吃惊,但脸上笑容依旧,十分平静。

“假若你去黎阳,可以当面质问楚公。相信楚公的回答,不会让你失望。”

伽蓝和西行互相看看,眼中杀气凛冽。答案不言自明,伽蓝的推断是正确的,西北局势的恶化,正是杨玄感全盘谋划中的重要一步,而西北狼在他们这些权贵眼里不过是一群无足轻重可以任意牺牲的棋子。西北局势恶化后,即便元弘嗣暴‘露’了,西北军未能杀进长安,导致兵变大计受阻,但皇帝迫于西北严重危机,也无法调遣西北军南下戍卫京畿或者承担平叛重任,这便大大减轻了兵变的阻力,给予了兵变者更多成功的机会。

“不过,某想问一句。”李密笑道,“将军打算何时去黎阳?将军或许不急,但安阳和邺城很急,假若将军迟迟不前,滞留于羑河北岸,那些无辜饥民恐怕距离饿殍遍野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柴绍面沉如水。伽蓝和西行则是不屑一顾。李密公然离间,用意何在?是想阻止伽蓝的攻击,尽量拖延时间,还是‘逼’迫伽蓝尽快攻击,置其于死地?

薛德音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与李密深谈一次。

他背叛了当初的誓言,背离了昔日的理想,这是事实,但这不是他的本意,是为势所迫。更重要的是,杨玄感的兵变已经既成事实,而这场兵变将对帝国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他不知道伽蓝和西北人是否考虑到了将来,但他必须考虑,做为世家子弟的一员,做为河东薛氏的一支,他必须为整个薛氏家族的利益和历经磨难的薛家老小的生存考虑。

老友重逢,不胜唏嘘。薛德音感谢杨玄感为他所做的一切,感谢李密和元弘嗣等人对他的救助。在他最无助的时候,伸手救援的不是薛氏血脉亲人,而是这帮情深义重的兄弟,这份情,他铭记于心,并誓死报答。

听完薛德音对整个事件的述说,李密陷入了沉思,良久,他说道,“灵蕴兄,如果裴世矩早有谋划,伽蓝这个棋子为何埋得如此之深?”

“裴世矩倾尽心血的是西北策略,伽蓝这颗棋子隐藏得如此之深完全是为了挽救西北策略。”薛德音叹道,“然而,关注西北的不仅有楚公,还有唐公,还有楼观道。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下,裴世矩的西北策略功亏一篑,伽蓝不得以撤出西土。随后裴世矩将其召回中土,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向武川系做出妥协。”

李密微微颔首,“伽蓝万里而来,黎阳已是死棋。”

薛德音叹道,“这盘棋的中心本来就不是黎阳。”

“在哪?”

薛德音看了一眼李密,“法主,裴世矩既然拔刀了,一刀剁进了河北,那么北上之路已经断绝。”

“东都更是死棋。”

“楚公何尝不知?这是一场豪赌,一场两败俱伤的豪赌。”

“谁是赢者?”

薛德音犹豫着,踌躇着,在李密的期待下,终于缓缓吐出几个字,“刘老先生就在此处。”

山东人,山东人是最后的赢家。

李密悚然而惊,蓦然想到了王仲伯大败灵泉山,当即脱口惊呼,“黎阳危矣。”

“黎阳危矣,东都却未必危矣。”

薛德音一语双关。李密心领神会。山东人既然要做最后的赢家,那么就必然掣肘伽蓝,而伽蓝的脚步必然会停止于黎阳。

“孝仁先期赶往东都,目的何在?”李密突然提到了崔逊。孝仁是崔逊的字,与李密是同窗。

薛德音马上领会了李密的意思,先是略感疑‘惑’,不知各方势力在皇统上有何博弈,旋即豁然顿悟,问题就出在崔氏身上。

“孝仁未曾提到秦王。”

“只字未提?”

“只字未提。”

李密和薛德音相视苦笑。正因为只字未提,才正好证实了崔氏的真实想法。

“法主,尽快返回黎阳,与楚公重拟对策。”薛德音催促道,“伽蓝既然允许你我相见,必然存有互通声气的意思。他是处境很艰难,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他的这些兄弟们活着带回西北,所以不到迫不得已,他绝不会以死相搏。如今形势日渐明朗,武川人与山东人已成默契,北上之路已断,假若楚公能在皇统一事上与武川人、山东人达成一致,则胜券在握。”

李密迟疑了片刻,问道,“伽蓝出自河内司马氏?”

“七娘认定他是大郎之子。”薛德音摇摇头,“但伽蓝矢口否认。”

“凭据?”

“能够证明此事的唯有敦煌圣严寺的慧心和尚,但他已经圆寂。另外就是裴世矩和薛世雄,他们中的任意一位都可以证明。”

“几分可能?”

“刘老先生似乎十分笃定。”

“声名狼藉者,不可信之。”

薛德音迟疑了片刻,说道,“法主,离开前,不妨以言试探,不论真假,或许都有利于双方……”

李密微笑点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