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两百六十六章 被罗艺轻侮了

大隋帝国风云 第两百六十六章 被罗艺轻侮了

作者:猛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9:41 来源:笔趣阁

皇帝和中枢决策,坚持东征。

诏令代王杨侑,刑部尚书、西京留守卫文升和太仆卿、上大将军杨义臣全力戡‘乱’,务必确保关中之稳定。

三月十四,皇帝和行宫抵达涿郡临朔宫。

同日,杨恭仁、崔逊和伽蓝统率龙卫军抵达北平郡首府卢龙城。

燕北道大使、右武卫大将军、检校北平太守、滑国公李景至濡水相迎。

李景年过五十,高大魁梧,气宇轩昂。颌下两尺长髯,容貌奇伟,威风凛凛。其膂力过人,骁勇善战,是帝**中一员功勋彪炳的铁血悍将。

在帝**中,他与同时代的周罗睺、慕容三藏、薛世雄、周法尚齐名,俱为文武干略、功勋卓著的统帅,号称五大名将。周罗睺是江左人,今上引为亲信,遗憾的是周罗睺在平定汉王杨谅的战斗中阵亡,而慕容三藏是山东高齐旧臣,为先帝所倚重,南征北战,功勋无数,不幸的是他卒于大业七年。如今五大名将还剩下三位,都在东征前线,除了李景坐镇燕北道外,薛世雄现为东北道大使、右候卫大将军、检校燕郡太守,坐镇怀远,而左武卫将军、水军副帅周法尚在东莱统领帝国水军。

李景出自陇西李氏。陇西李氏到本朝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势力,有很多支房旁系,其中成纪房是嫡系一支,本堂所在,而兴盛的旁支有狄道房、敦煌房、姑臧房等等。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就是出自狄道房;北周名将李穆、李贤、李远三兄弟就是出自成纪本堂;陇西著名的儒家名士李瑾、李行之、李玄道祖孙三代便是出自姑臧房,而此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河西豪望李轨同样出自姑臧房。李景则是出自天水房,这一房也是人才辈出,官宦世家,李景的父亲就曾官至州刺史,一方封疆大吏。

李景与杨恭仁见礼后,又与崔逊连连寒暄,虽然这两位都是后辈,但皇族世子,高‘门’贵胄。身份非同一般,轻慢不得。

伽蓝主动上前,恭敬见礼。李景伸手相扶。一声“伽蓝”喊得十分亲热,亦让杨恭仁和崔逊暗自侧目,搞不懂伽蓝怎会认识许多军中大帅,而且看上去对其都十分厚待。

李景为人爽直。三言两语说明了原委。原来西征吐谷浑时,时为右武卫大将军的李景是其中一路大军的统帅,与西北狼多有接触,对这些西北秘兵颇为赞赏,与伽蓝更有数面之缘。因此彼此敬重所以结下了一段忘年‘交’。如今伽蓝的身世大白于天下,河内司马氏的嫡脉,观德王杨雄的外孙,身世可谓显赫。这时再回头看看伽蓝的二十年,可以说是九死一生,饱经磨难,不过他能生存下来,能有这般非同寻常的磨砺。对他的未来必有莫大助益。从他这一年多来匪夷所思的升迁速度便能看得出。他是苦尽甘来了,或许不久的将来,他便能成为皇帝的股肱、帝国的鼎柱,成为中土的新一代大权贵。对于这样一个拥有灿烂未来的人,不论是谁都想结个善缘,李景也不例外。

接下来李景向杨恭仁、崔逊和伽蓝介绍他的部下。

贵族的尊卑不是依官职品秩而定。而是依郡望堂号来定。山东崔氏乃中土第一高‘门’,弘农杨氏乃当今皇族。当然尊贵至极,而河内司马氏虽是前朝皇族。但如今却已凋落。身份高,如果没有权势为后盾,即便为人所尊,也是有名无实,毕竟你没有强大的力量,抵挡不住风吹雨打。是以正规场合下,客气一点的,礼数给全,而傲慢一点的,却也敢当面欺侮。李景的部下们,包括几位武贲郎将、武牙郎将,还有一些鹰扬府的官长们,对杨恭仁和崔逊恭恭敬敬,对伽蓝却难掩轻视之‘色’,甚至还有鄙夷和不屑。

伽蓝的功勋的确不小,他独特的经历也让人印象深刻,但他太年轻了,即便十一岁从军,即便年复一年征战西土,即便在西土留下‘精’彩的传说,但相比那些戎马数十载,征战四海,建下统一中土大业的老一辈帝国将军们,或者相比那些也曾在统一大业中立下汗马功劳但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得不到升迁机会的鹰扬府的老官长们,比如去年才在薛世雄的照拂下升任武牙郎将的王辩,伽蓝这位新贵的升官速度就太快了。

伽蓝的升官速度为什么这么快?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皇帝的改革。皇帝的改革让帝**队的军官们降爵降品,权力和财富双双受损,军官们因此怨声载道,而偏偏皇帝所信任和倚重的一个西北军秘兵、一个曾除名为民流配戍边的戍卒,竟然在短短时间内迁升到了从四品的禁军骁果军的果毅郎将,也就是相当于府军里的武牙郎将,一步便跨入了帝国高级武官行列,这说明什么?说明不公平,不公正,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让大多数人受益,反而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权力和财富,而尤其令人愤怒的是,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竟然瓜分了这些本属于他们的权力和财富。

伽蓝就是这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中的一个,而放眼看看四周,大家都是利益受损者,甚至包括身为皇族的观公杨恭仁,身为中土第一世家子弟的崔逊,于是,伽蓝遭人嫉恨当在情理之中。

一位身材健硕,长相威武,眼神异常凌厉的武贲郎将就把自己的傲慢和轻侮摆在了脸上,这位四十多岁的彪悍将军给杨恭仁见了礼,给崔逊也见了礼,却直接无视了伽蓝,甚至在李景有意提醒,并加重语气的时候,他理都不理,转身便走,当场便落了李景的面子。

杨恭仁和崔逊相视愣然。

谁敢打李景的脸?谁敢欺辱李景?伽蓝神‘色’如常,不过眼中却悄然掠过了一丝‘阴’戾。

一位年过五十的武牙郎将急忙给李景打圆场,“东征在即,罗将军军务繁忙,且负戍边之责。最近契丹人和奚人摩擦不断,边境形势紧张,所以……这个……”

李景脸‘色’僵滞,强忍怒气。杨恭仁、崔逊和伽蓝均感尴尬。伽蓝是年轻新贵,被老将轻侮乃在情理之中,军营里老军欺负新丁最为平常,所以忍忍也就算了,意气之争罢了,无关紧要,但李景这张老脸被人打了,而且还是当着外人的面被自己的部下打了,那就没地方搁了。

崔逊神‘色’漠然,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臭脸”。杨恭仁却不敢迟疑,急忙顺着那位武牙郎将的话,议论起东征和北虏之事,试图化解这场冲突。

“罗艺。”李景用力一摆手,果断打断了杨恭仁的圆场之辞,“襄阳罗艺。”

杨恭仁当然知道他叫罗艺,更知道他出自襄阳罗氏,而襄阳罗氏是荆襄有名的郡望,当年曾追随独孤信、杨忠征战沙场,是独孤一系的忠诚部属。罗艺的父亲罗荣与先帝是至‘交’好友,深得先帝信任,一度出任帝国的监‘门’将军。帝国卫府的监‘门’府是禁军编制,掌管宫殿‘门’禁及守卫之事,其统帅都是皇帝的亲信。罗荣之后的监‘门’将军便是崔氏的崔彭,而崔彭是崔逊的堂叔父,所以崔逊理所当然也清楚罗艺其人。

罗艺是关陇武川系着力扶植的一员军中将领,而李景虽是陇西李氏,却不属于以独孤氏为首的武川系。在陇西李氏中,唯有狄道房的李虎及其后代才是独孤氏武川系的忠实成员。余房皆属于陇右本土势力,先归于北周皇族宇文氏,后又效命于帝国皇族杨氏。陇右本土贵族的势力远远比不上关中本土贵族势力强大,所以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依附于最强者,而最强者也就是皇族。

以罗艺强大的背景势力,他轻侮背景势力较弱的李景,鄙夷世家凋落的伽蓝,完全在情理之中。

伽蓝却感意外,两眼顿时望向了站在十几步外正与几名鹰扬府官长说话的那位彪悍将军。他就是罗艺,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罗艺?倒是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就被他鄙视了。

杨恭仁面‘露’难‘色’。他是吏部‘侍’郎,中枢大员;崔逊是监察御史,纠察之权尤重。罗艺却当着他们的面打李景的脸,公开暴‘露’卫府内部的‘激’烈冲突,你能说他是骄恣跋扈,目无法纪?肯定不是,这里面肯定有名堂。如今东征在即,各路大军正在向辽东集结,这时候卫府内部出问题,对军心士气的影响可想而知,假如奏报行宫,必会惹出更大的麻烦,但武川系和陇右本土系都是得罪不起的大势力,所以杨恭仁和崔逊只能“闭上眼睛”,佯装不知。

“大将军,东征为重。”杨恭仁伸手握住李景的手臂,低声叹道,“大将军可知,关中叛‘乱’迭起,甚至有个叫李弘的贼人不知死活,竟然自称天子。”

李景微微皱眉,顿时关注起来。此事行宫已经下令严加保密,尤其对东征将士,更不能透漏丝毫消息,以免动摇军心,是以李景现在还一无所知,对杨恭仁的话将信将疑。有人在关中造反,还自称天子?这怎么可能?但假如消息是真的,而皇帝和中枢还坚持要东征,对关中危局置之不理,那意味着什么?无疑,意味着以关中本土贵族为主的保守势力与以皇帝为首的改革派势力已经剑拔弩张,双方都在布局了,一旦东征结束,皇帝和中枢腾出手来,双方肯定要打起来,而结果不堪设想。

=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