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们回家去

大隋帝国风云 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们回家去

作者:猛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9:41 来源:笔趣阁

九月二十七日,黄昏时分,决战结束。

虽然莫贺咄设阿史那咄苾嗣还在率军死守撤离通道,但帝国大军所要攻击的也就这一股北虏,余者要么逃亡而走,要么伏尸荒野,而战马、牛羊等各种战利品却堆满了战场,‘精’疲力竭但士气高涨的帝国将士们当然知道决战已经结束,他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接下来便是瓜分战利品,凯旋而归了。

当夜,皇帝诏令,考虑到燕赵叛贼正在攻打太原、雁‘门’,后方形势危急,故鼓励东京、西京、河东及太原诸军将士再接再励,挟败北虏之余威,南下杀贼,确保山西之稳定。

皇帝又诏令代北军统帅、马邑太守王仁恭,并武贲郎将王智辨,率代北军将士乘胜追击,北上杀敌,乘着北虏兵败如山倒的大好时机,迅速收复长城一线,肃清‘阴’山南麓之残敌,重建北疆镇戍防线,确保北疆之安全。

皇帝的第三道诏令是给东北道诸军团统帅,告诉他们决战已经结束,感谢东北道的将士们守住了白狼塞,胜利完成了南北决战。东北道将士尤其辽东、辽西军团返程遥远,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原因,皇帝命令他们稍事休整后,便马上离开代北,日夜兼程返回各自的镇戍区。

九月二十七日夜,帝国大军击败了北虏防最后一道防线,莫贺咄设阿史那咄苾嗣率残军仓皇而逃。

决战胜利了,这是一场辉煌的胜利,是自中土统一以来,帝国在对外战争中所取得的最大胜利,它对南北局势及其未来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土局势以及愈演愈烈的帝国危机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九月二十八日凌晨,皇帝下达了第四道诏令。

这是一道嘉赏令,皇帝兑现了自己在雁‘门’战场、在白狼塞决战战场上向帝国将士们做出的承诺。凡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将士,依据其参战时间、次数以及战功的大小。授予散官职位。

凡旅帅及旅帅以下级军官、士卒,散官职位最低者为从九品的立信尉,最高者为正六品的奋武尉。

凡校尉及校尉以上级军官,亦依据参战时间、次数以及战功的大小,其散官职位最低为从五品的朝散大夫,最高为正二品的左光禄大夫。

凡阵亡将士,优厚抚恤。荫泽其后人。

凡参加南北决战的民夫,均免征三年的赋税和徭役,伤残者,奖赏加倍。凡在决战中阵亡的民夫,优厚抚恤,并惠及后人。

依照皇帝的这道诏令。只要你参加了这场南北决战,普通士卒最少也能获得从九品的散官职位,而当官的,品秩至少能升一级。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虽然散官有官名而无职事,但它是用来表明官员品秩等级的,而品秩等级决定了你在官场上的地位、身份和待遇。决定你一辈子的成就。相比起来,职事官,也就是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僚,你在位的时候可以享受它带来的权力和财富,但一旦你不在位了,那就啥也不是。

皇帝的赏赐,赢得了所有参战军民的欢呼,他的权威在南北决战之后。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峰。

九月二十八日凌晨,伽蓝在白狼隘口接到了皇帝的密诏。

皇帝在诏书中难掩胜利之后的喜悦心情,对伽蓝大加褒赏,同时也隐晦的对伽蓝独自承担未能全歼北虏之责表达了谢意。

他必须感谢伽蓝,决战最后时期,如果再打下去就是两败俱伤、‘玉’石俱焚之局,而这一结果必将给南北局势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但皇帝为了帝国的尊严,为了自己和中央的权威,为了迎合帝**民血腥杀虏报仇雪恨的心理,他不能议和。更不能拱手放走北虏。在这种不利局面下,伽蓝的“疏忽”给了北虏一条逃生之路,同时也拯救了帝国皇帝,拯救了帝**队,拯救了南北局势,顺利完成了皇帝和中枢所制定的国防和外‘交’大战略。

只是,伽蓝的这一“疏忽”,不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将给对手以攻击的借口,而皇帝和中枢又不能以此为由来惩罚伽蓝,来伤害帝国将士们的心,所以这必将给皇帝和中枢带来一些麻烦。好在伽蓝深明大义,政治智慧也很高,毅然独自承担了责任。

既然承担了责任,就要受到惩罚,虽然伽蓝是赢得这场南北决战的第一功臣,但皇帝和中枢必须奖惩分明,以维护中央的权威,所以,伽蓝只能功过相抵,只能离开北疆。

皇帝在诏书中给了伽蓝三个选择:首选是离开军队,到中央府署任职,暂隐锋芒,只待时机成熟,再到卫府出任统帅;其次是留在军队,在京畿的某个卫府中担任虎贲郎将,暂为蛰伏,只待时机成熟,便再度出任统帅,率军戡‘乱’平叛;其三亦是留在军队,但既然不能留在北疆,便去西疆,重回西土镇戍。

皇帝给伽蓝的三个选择,内中大有深意,远非诏书上所看到的那么简单。

薛世雄、杨恭仁在看完这份密诏后,亦是相视无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像伽蓝这种骄悍跋扈却又无法无天、偏偏又才智超绝的年轻将领,在南北决战中一战成名后,必将万众瞩目,同时亦会遭到朝堂各方势力的忌惮,而皇帝尤感不安。皇帝不是不信任他,而是担心无法如臂指使地指挥这把锋利的刀,刀能伤人,亦能伤己,尤其像伽蓝这种桀骜不驯的嗜杀之刀,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接下来皇帝的大计是深化改革,是加快中央集权的步伐,为此他需要进一步遏制和打击朝堂上的保守派,但一味的遏制和打击必将‘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会引发更大更‘激’烈的冲突,所以,皇帝还需要想方设法进行妥协和忍让,以求缓和矛盾、缓解冲突,确保政局的稳定。若想保证改革的推进,必须要一个稳定的政局。

伽蓝是皇帝的战刀,是皇帝武力慑服对手的利器。但利器拿在手上太危险,可能会杀戮过度,也可能会伤害自己,所以必须深藏于刀匣里,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

不能说皇帝是卸磨杀驴,更不能说皇帝是狡兔死走狗烹,这是一种必要的政治手段。无可指责。

薛世雄和杨恭仁不敢胡‘乱’给伽蓝出主意,因为他们也‘摸’不清皇帝的真实意图,不知道皇帝把伽蓝赶出军队,是想雪藏伽蓝,还是想向朝堂上的反对派们放出妥协信号。

伽蓝很平静,似乎已经做出决策。

杨恭仁问。“伽蓝,你如何抉择?”

“回西土,回某的家。”

伽蓝的口气很坚决,隐约还有一种从噩梦中解脱出来的轻松感,“某曾与阿史那泥孰约定,十年再见,但命运无常。某回到中土不足四年,便就踏上了回家之路。感谢皇帝!感谢帝国的将士!感谢赐予某生命的亲人!正是因为你们的存在,某才读懂了这个世界,某的生命才在涅磐中重生,某才有信心和勇气踏上回家之路,为守护中土、守护帝国、守护皇帝、守护某的亲人而奋战至最后一息!”

伽蓝‘激’动了,嘶哑的声音忽然哽咽起来,泪水盈满了眼眶。

他在突伦川戍守烽燧时。在且末水畔留恋秋天的胡杨时,在楼兰古城慷慨岁月流逝时,他曾信誓旦旦、天真而理想的认为,自己到了中土后,应该有能力改变历史,可以拯救大隋帝国,可以挽狂澜于即倒。然而,现实粉碎了他的梦想,真相摧毁了他的理想。今天,他战功赫赫。他身居高位,再回头,蓦然发现自己已深陷囚笼,五‘花’大绑,没有自由,没有自主,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看着帝国走向崩溃,空悲切。

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就如东都到突伦川,有数万里之遥,而梦想就如井中月水中‘花’,永无实现之可能。

伽蓝想哭,为中土而哭,为帝国而哭,为千千万万无辜生灵而哭。我努力了,我竭尽全力了,但我依旧不能拯救你。

伽蓝的泪水滚了下来。

杨恭仁凝视着伽蓝,心中莫名酸楚,黯然叹息。

薛世雄亦是百感‘交’集,抚髯长叹。

刀放在何处,才能将其威慑之力发挥到极致?

刀不能放在身边人人都能看到的地方,因为久而久之,不论是佩刀的人,还是畏惧于这把刀的人,都渐渐对其熟视无睹,甚至某一天便遗忘了。

所以,刀必须放在人的心里,如梦魇一般挥散不去,久而久之,它便成了噩梦,让人惶恐不安。

如何才能把刀放进人的心里?

如何才能把伽蓝这个阿修罗的威慑力发挥到极致?

皇帝的办法是,把伽蓝放在西土,放在距离东都上万里远的地方,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则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十月初六,皇帝抵达太原。

皇帝诏令,免去伽蓝东北道副大使之职,撤消燕北行辕,以虎贲郎将职领原龙卫军旧部驻守太原。

几乎在同一时间,王须拔、魏刀儿等燕赵义军首领率军撤回了太行山。

十月二十二日,皇帝返回东都。

东都举行盛大典礼,迎接皇帝凯旋而归。

十一月中,皇帝诏令,以伽蓝为右候卫将军,统率西北三大军团之一的河西军,镇戍河西及西域诸郡。

伽蓝接旨,即日率龙卫旧部起程。

西北狼兄弟并西北籍将士欢呼雀跃。回家了,终于回家了。

伽蓝急书河东温城,向高老夫人拜别,并书告苏合香:阿苏,我们回家去。

感谢书友们长久以来的支持,感‘激’不尽,祝书友们身体好,事业有成,心想事成。

再一次感谢大家。

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