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独孤氏

大隋帝国风云 第一百四十七章 独孤氏

作者:猛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9:05 来源:笔趣阁

白猛,河北南宫白氏子弟,祖上皆为高齐旧臣,少时从军,长年镇戍北疆边陲,在征伐突厥等北虏的战斗中屡建功勋。今上继立,汉王杨谅谋‘乱’,其追随时为朔州总管的杨义臣参与讨伐,为杨义臣所赏识。母丧去职,不久复出。此时杨义臣已经是上大将军、宗正卿,在他的照拂下,白猛出任家乡附近的洹水镇防主。

白猛三十多岁,身高体阔,浓眉长髯,器宇轩昂。或许是因为同出西北军、同在边疆镇戍的关系,白猛对伽蓝和西行等西北军官表现得很亲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博得了西北人的好感。等到伽蓝一开口,西北人随即异口同声,唯防主马首是瞻。白猛也不推辞,当即发出一连串指令,做出一系列部署。

西北军的旧将们非常默契,根本不给元宝藏任何机会,直接剥夺了他的军权,把他试图控制军队的想法彻底扼杀了。元宝藏既愤怒又无奈。军中派系之复杂不亚于地方官场上的利益纠葛,元宝藏也是行伍出身,对此心知肚明,只能强自忍耐,徐图他策。西北人有“饥民”的拖累,伽蓝必须从地方官府寻到粮食,所以元宝藏即便没有控制到军权,一样可以凭借手里的粮食钳制和掣肘禁军。

依照白猛的部署,河北诸乡团以城池为中心两翼列阵,扼守河堤津口。禁军龙卫统则扎营于后,利用马军优势机动灵活地支援前方,同时继续承担护卫巡察使团和数十万“饥民”大军的责任。

洹水镇来了援军,铺天盖地都是人,太行义军‘摸’不清状况,当即停止了渡河,由攻转守,设阵于河堤,转入对峙。

午时,伽蓝主动拜访了元宝藏,直言不讳地问道,“使君打算何时渡河攻击叛贼,重新打通永济渠水道?”

元宝藏笑容很和蔼,举止很从容,但心里却是怒不可遏,言辞不知不觉就有些尖锐了,“此事,将军应该问防主。”

伽蓝笑了起来,躬身致歉,为自己早间的举措做了一句解释,“某攻击豆子岗,剿杀高‘鸡’泊,夜袭凤凰岭,倚仗的都是某西北兄弟。”

话不在多,点到即止。元宝藏微笑颔首,表示理解。伽蓝到了河北,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更不敢轻易相信河北人,所以只能把脑袋拎在手上,一往无前,但那是早期,是树立威信发出威慑的时候,现在形势改了,关陇人马上要自相残杀了,此刻必须结盟河北人,必须利用河北人的庞大力量以保存自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元宝藏能理解,也能接受,因为他现在孤立无援,偏偏他又在黎阳旁边,处在风暴的中心,想躲都躲不掉。一起干吧,形势不明朗,前景不看好,不干吧,黎阳方面不会放过他,第一个就要拿他开刀,这也是他以开仓放粮来主动示好西北人的原因所在,他需要结盟一切可以结盟的力量,需要扩充自己的实力。今天本来有机会扩充自己的实力,但伽蓝把这个机会破坏了,而破坏的理由偏偏就是为了结盟和利用河北人,这令元宝藏很郁闷。好在他现在也想通了,凡事都要靠自己,指望役使别人来给自己谋利实在是过于一厢情愿了。这世上哪有痴儿?一个个比鬼还‘精’明,稍不小心就给算计了。

他自己就给伽蓝算计了。假如伽蓝帮助自己控制了军权,河北人固然离心离德,自己与西北人也是貌合神离。如今河北人控制了军权,于情于理都要把自己和伽蓝“抬起来”做大旗,以便携手合作,共谋其利。同时,自己和伽蓝因为受制于河北人,又面临一系列危机,为此不得不放弃成见,通力合作。不知不觉间,三方势力就寻到共同的利益诉求,就走上了携手结盟之路。

“好计”元宝藏想通了,怒气也散了,忍不住脱口称赞。

伽蓝再度致礼,“当务之急是击败太行贼,不但要打通永济渠水道,还要打通陆上驰道。”

伽蓝是忧心如焚,竭尽全力推动三方合作,试图集中力量一战而定。元宝藏却不着急,在他看来,此次太行贼攻击永济渠,切断粮道,其主要目的不是劫掠,而是要帮助黎阳方面阻碍巡察使团南下,并阻止河北饥民大军冲进黎阳,以免‘混’‘乱’了黎阳局势,所以粮道的断绝是暂时的,最起码在黎阳没有举兵起事之前,永济渠不会被切断,以防惊动了皇帝和行宫。既然如此,那着急干什么?不如以不变应万变,看看黎阳接下来打算干什么,是不是要一口吃掉西北人。

“将军所言甚是。”

元宝藏表现得很积极,当即与伽蓝一起进城,参加由防主白猛召集的军议。

白猛此刻也在与游元商讨局势。

现在援军纷至沓来,洹水镇实力剧增,白猛打算渡河攻击,击杀太行贼,以最快速度打通水陆粮道。

游元沉‘吟’不语,良久,他摇了一下手上的蒲扇,慢声细语地问道,“西北人击败了豆子岗诸贼,砍下了刘霸道的头颅,又在高‘鸡’泊横冲直撞,挡者披靡,更在凤凰岭上重创了清河贼,此后更是耀武扬威,纠集十数万饥民横扫清河诸县,其威名早已远扬大河南北。太行贼不知道?杨公卿、王德仁和李文相莫非狂妄自大,自以为实力已经超过了豆子岗和高‘鸡’泊?”

白猛冷笑,摇摇头,目‘露’无奈之‘色’,“武川人做得太过了,独孤八郎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国舅,骄横跋扈,为所‘欲’为。太行贼猖獗至此,与独孤氏的纵容有着直接关系。”

游元面‘色’微沉,脸上掠过一丝不悦,眼神中更是带着几分警告,示意白猛注意分寸,不要‘乱’说话。

独孤氏,中土虏姓第二家,其权势之大,根本不是游氏、白氏这种河北二流世家可以比肩。白猛所说的独孤八郎名叫独孤震,是魏郡郡守。他的父亲就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卫国公独孤信。独孤震是独孤信最小的儿子,在家排行老八。帝国开国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也就是今上的母亲,就是独孤信的第七个孩子。独孤信的长‘女’是北周世宗明皇帝的皇后。排行第四的也是个‘女’儿,嫁给了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儿子李昞,两人的孩子就是唐国公李渊。

中土第一虏姓是元氏,汉化前是鲜卑拓跋氏,北魏朝的皇族,血统高贵,身份地位自然非同一般。虏姓第二就是独孤氏,而独孤氏之所以势力庞大,却是因为他掌控了代北武川系。

代北武川是北魏北疆六镇之一。因为北魏朝实施的汉化政策‘激’化了贵族内部的矛盾,导致了六镇大起义。武川豪强贺拔度拔和宇文肱乘势而起,其后这支军队里涌现了宇文泰、贺拔胜、贺拔岳、独孤信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英雄豪杰。尔朱荣和高欢争霸天下的时候,镇戍关陇和荆襄两地的就是贺拔岳和贺拔胜兄弟,当时宇文泰和李虎效力于贺拔岳,而独孤信、李虎、杨忠等人则是贺拔胜的帐下悍将。

关陇的贺拔岳死了,李虎日夜兼程赶到荆襄求援。贺拔胜急速派出独孤信赶赴关陇,试图接管自己哥哥的军队,但晚了一步,军队给宇文泰控制了。其后东西魏分裂,贺拔胜以荆襄归附关陇西魏。贺拔胜死了后,荆襄的武川系将士就以独孤信为尊,唯他马首是瞻,这其中就包括杨忠,还有一部分原贺拔岳的将领比如李虎也追随其左右。独孤信把‘女’儿嫁个杨忠和李虎的儿子,原因就在如此。宇文泰非常忌惮,让独孤信镇戍关陇,十几年都不让他回京。

等到宇文氏篡夺了元氏国祚,建立了北周朝,关陇贵族迅速崛起,其中鲜卑虏姓一系,关陇本地汉姓一系,河东河洛汉姓一系,山东汉姓一系,争权夺利非常‘激’烈,而以独孤氏为首的鲜卑虏姓中的代北武川系始终牢牢掌控着军队,掌控着王朝权柄。杨氏受禅,以隋代周,之所以能成功,而且还是以最小代价夺取了国祚,正是因为得到了以独孤氏为首的代北武川系的鼎力支持。

先帝时期,以汉族世家权贵为主的贵族改革派力量实施了一系列新政,遏制和削弱了以鲜卑人为主的代北武川系对军队的控制,由此也‘激’化了汉姓贵族和虏姓贵族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两大势力之间的冲突。今上继位,锐意改革,侵害了既得利益权贵集团的利益,而这个集团是整个关陇贵族集团,既包括汉姓,也包括虏姓。也就是说,今上的改革,某种程度上缓和了关陇贵族集团内部的矛盾,最终迫使他不得不联合山东和江左两大贵族集团来进行对抗。

白猛对此或许不甚了了,但游元清楚,他一眼就看到了要害,他有足够理由怀疑魏郡郡守独孤震正在帮助黎阳。

独孤震是关陇虏姓,元宝藏也是,假如这两个人都是杨玄感的同谋,那洹水镇不仅是个陷阱,而且还是要杀死西北人的陷阱,当然,河北人也难以幸免,必遭连累。

“魏郡那边可有消息?”

白猛连连摇头,“某多次派人求援,至今未见一兵一卒。”

游元轻轻颔首,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先打一打,看看独孤氏的反应。”停了片刻,他又补了一句,“让西北人打头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