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两百五十五章 为盗者藉没其家

大隋帝国风云 第两百五十五章 为盗者藉没其家

作者:猛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9:05 来源:笔趣阁

>十二月中,在帝国禁军龙卫府进入河北戡‘乱’一个月之际,河北永济渠一线的局势迅速发生了变化。

龙卫府先是扫‘荡’了高‘鸡’泊众贼,迫使叛军撤离高‘鸡’泊,由永济渠南下进入渤海郡境内,远离了屯驻于高阳镇的皇帝和行宫,减轻了叛军对河间乃至涿郡一线的威胁。继而在清河郡包围了以张金称为首的清河诸贼,并在风雪之夜奔行百里袭杀贼首张金称。清河叛军在群龙无首之下骤然溃散,余众纷纷逃亡大河南岸。

张金称之死和清河叛军的败亡震动了大河南北,河北的太行、高‘鸡’泊和豆子岗诸贼惶恐不安,河南的瓦岗、济水一线乃至齐鲁长白山诸贼也谨慎起来,收敛了嚣张气焰,或藏匿于高山,或潜行于水泽,或游走于山林,不再敢肆无忌惮的攻城掠地,也不再明目张胆的劫掠水陆粮道,甚至都不敢去打家劫舍、烧杀掳掠了,似乎也想在风雪和酷寒的“掩护”下,过一个平静新年。

龙卫府却没有停止戡‘乱’的脚步,一队队‘精’骑沿着永济渠两岸宽敞河堤纵马飞驰,确保水道沿线郡县的稳定,确保初‘春’开渠之后,永济渠畅通无阻。

皇帝和行宫接到报捷,下旨嘉奖龙卫府将士;行宫则命令河北讨捕大使杨恭仁一面继续戡‘乱’平叛,保证河北全境的稳定,一面在河北招募壮勇组建新军,而募兵和训练新兵的任务都直接‘交’给了雄武郎将伽蓝。

皇帝和行宫的做法引来了非议。年初皇帝下旨修改帝国兵制,在府兵和府军之外。再征募壮勇组建骁果军。骁果军隶属备身府,属于禁军编制,其下有三个军,六个雄武府。每个雄武府都有两千五百人左右。皇帝以强权修改军制,扩建禁军,增加自己直接控制和指挥的军队,继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军权,并以此来遏制和抗衡帝国的将军们。

从第二次东征的情况来看,这一举措颇有效果,皇帝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对军队的控制,指挥起来如臂指使。不像第一次东征时他的命令出了行宫后其执行力便大打折扣,甚至遭到将军们的公然抵制和反对。

龙卫府十二个团的编制便是源自这一背景。裴世矩深知其中之缘由,所以当初才鼓励伽蓝放开胆子组建龙卫府。伽蓝当时很担心,因为编制越多。牵扯利益越复杂,其中最直接的相关利益便是军官的配备和将士们的薪酬。

帝**制的基础是府兵,府兵是职业军人,他们的生活来源是帝国分给他们的田地、赋税减免以及功勋奖励,不拿军饷。然而。龙卫府最早的成员里有沙盗马贼和流配囚犯,虽然当初伽蓝给予了他们所需要的承诺,但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些人还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职业军人的道路。既然转为职业军人了。那帝国就要给他们田地等足以保证他们和家眷生存下去的生活来源。

好在有裴世矩在,再加上当时李渊和冯孝慈都积极配合。陇右各地方官府当然不敢与军方对着干,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至于那些归附突厥人所在的会宁、武威等郡,亦在裴世矩和李渊的“威‘逼’”下,不得不给予归附突厥部落以更多的实际利益。

龙卫府能否始终如一地保持强悍的战斗力,确保将士们的个人利益不受损害至关重要,这一点伽蓝非常清楚。现在,皇帝和行宫让他在河北征募壮勇组建新军,其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第三次东征,那么,若想让新军具有战斗力,就必须给新军将士们以满意的个人利益,但皇帝和行宫会给吗?如果不给,伽蓝拿什么去征募壮勇组建新军?难道要去强抓强抢吗?

东征需要军队,需要随军民夫,需要大量的壮勇,而前两次东征的军队和民夫至今都没有回来,都还在遥远的辽东,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在第一次东征中埋骨他乡,其他诸如伤残、生病、逃亡等原因导致的减员也难以计数,所以第三次东征,皇帝还需要军队和民夫,但因为朝野间各种各样的矛盾愈演愈烈,从山东各地就近调拨已经非常难了。现在山东各地连最起码的耕种生产和维稳镇戍都难以保证,哪里还有人调给皇帝东征所需?至于代晋、江左、荆襄、川蜀乃至中原、关西等地,要么是帝国心脏所在,要么承担着防御北虏的重任,要么距离辽东太远太远,远水救不了近渴,因此,皇帝和行宫也只有在大河南北“抓人”,而这个任务竟然就‘交’给伽蓝了。

皇帝和行宫或许想得很简单。既然叛贼是成群结伙的,那么把贼首砍了,把其他人收编了,如此则壮勇有了,新军也有了。这些人都是戴罪立功,死了便死了,活下来且有功劳的,将来可以特赦归家,可以说,此举既惩罚了罪犯,又保家卫国,可谓一举多得啊。事实当真如此?

十二月下,伽蓝在马颊河中下游,平原郡和渤海郡‘交’界的地方,一个荒凉而空旷的原野上,与河北义军首领秘密会晤。

此事由刘炫、孔颖达和盖文达暗中运作,曹旦和高泰等人往来奔‘波’,终于成行。窦建德、郝孝德、刘黑闼、格谦、孙宣雅等高‘鸡’泊和豆子岗两地义军首领迫于形势之严峻,也非常想与伽蓝秘密会见,一方面探查皇帝和行宫的动静,以预测未来河北局势的发展,一方面也想打探伽蓝在戡‘乱’一事上的态度,以决定新年后各路义军的生存策略。

因为有几个月前的那次“默契”配合,伽蓝不但拯救了河北几十万饥民,还间接帮助河北各路义军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所以伽蓝在义军里颇负盛名,尤其那些义军首领,始终心存侥幸,明知道伽蓝是一头凶恶的狼,但还是想与狼共舞,试图像上次一样,从伽蓝那里获得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好处。

至于张金称之死,河北各路义军的“解读”是不一样的。考虑到东征结束,皇帝和行宫暂住河北高阳,辽东方向的远征军主力正在南下的路上,此刻张金称和清河义军在某些居心叵测的世家望族的指使下,击败了戡‘乱’官军,击杀了右候卫将军冯孝慈,不但无助于保护河北义军,反而把河北各路义军直接推进了败亡深渊。假如继任的河北戡‘乱’统帅不是曾与河北义军有着特殊关系的伽蓝,可以预见,死去的就肯定不止“出头鸟”张金称一个,其他各路义军也是危如累卵。

张金称死了,伽蓝并没有乘机赶尽杀绝,而是任由清河义军“溃逃”而走,由此可见伽蓝对河北义军还是抱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他的出身和血统,以及留在他身边的刘炫、孔颖达等山东大儒,河北义军里的很多人甚至大胆估猜,伽蓝这位河北戡‘乱’统帅极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保护伞”。

正是在这种复杂心理的驱使下,河北义军几位实力较强的首领应约而至。

荒野上有一间被白雪所覆盖的草棚,从外面看很不起眼,但内里却温暖如‘春’,几位大氅裹身的健壮汉子围着火盆席地而坐,谈笑风生。

伽蓝与刘黑闼最为熟悉,与窦建德和郝孝德都曾见过面,与格谦、孙宣雅却是初次相会。曹旦做为邀约之人,为双方热情介绍。略加寒暄后,刘黑闼仗着与伽蓝是老相识,也不避讳,毫不客气地直奔主题,“年后,将军打算如何戡‘乱’?”

伽蓝的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神情渐渐严肃,迟疑片刻后,说道,“某在来之前,接到皇帝诏……”

窦建德等人面‘色’微凛,齐齐望向伽蓝,对他接下来的话十分关注。

“皇帝下旨,为盗者藉没其家。”

伽蓝一字一句,清晰有力。随着他吐出的每一个字,窦建德等人的脸‘色’都骤然难看一分。

所谓“为盗者藉没其家”,意思就是查抄盗贼及其家眷,乃至他们亲朋好友的所有财产,说白了就是连坐。“连坐”非常可怕,你连坐到我,我连坐到你,最终必将演变为一场失控的血雨腥风,受到牵扯受累者不知凡几。

此策的用意可想而知,就是充分调动世家望族和权贵官僚们“剿贼”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对财富的占有‘欲’。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给世家望族和权贵官僚们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还怕他们不去奋勇剿贼?

然而,这一计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演变为一场灾难。比如世家望族,为了打击对手,吞并弱小,可以肆无忌惮地行诬陷之事,而地方官员为了谋取功绩和攫取财富,必然无所不用其极,会无限制扩大打击面,最终会把更多的地方豪望和无辜贫贱“‘逼’上”造反之路。

对于在座的这些义军首领来说,他们的直系亲属,他们的亲朋故旧,都将成为这一政策的牺牲品,而未来的河北局势也将因此变得异常恶劣,义军的生存环境极其险恶,他们的敌人已经不仅仅是地方官府和帝**队,还加入了本来是同情和利用他们的世家豪族。

当所有强者在利益的驱动下,都变成了凶猛而贪婪的野兽,义军怎么办?

“此策一旦实施,必然加剧山东局势的恶化。”刘黑闼冷笑道,“谁会行此庸策?”

伽蓝笑笑,说道,“开‘春’后,便有第三次东征。这就是实施此策的原因。”

第三次东征?还有第三次东征?窦建德等人面面相觑,无不生出一种荒诞之感。到底是皇帝疯了,还是他身边的那些大臣们疯了?抑或,是帝国的整个贵族阶层都疯了?

=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