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一百五十四章 独孤八郎

大隋帝国风云 第一百五十四章 独孤八郎

作者:猛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3:17:28 来源:笔趣阁

深夜,在柴绍的陪同下,伽蓝拜见了魏郡太守独孤震。

独孤震的资历太老了,他和先帝、高颎、杨素、苏威、裴世矩等人都是平辈,今上和唐国公李渊都是他的外甥,柴绍是他的外孙‘女’婿。如此显赫的皇亲国戚,竟然屈就于地方太守一职,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就很复杂了,让人难以猜揣。

伽蓝在西北周旋于权贵上层,大人物见得多了,在独孤震面前表现得既从容又淡然,没有丝毫的诚惶诚恐之态,这给了独孤震很深刻的印象,感觉他与众不同,不但冷静、自信、坚毅,更如山一般的沉稳,而这份沉稳岳峙渊渟,蕴含着无穷力量,再加上这两年流传在禁中的有关西北狼和金狼头的传说,无形中又增加了许多神秘感,让人对他的实力充满了猜测,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畏惧和戒备。

独孤震须发灰白,平静的脸庞上自然流‘露’出尊贵者的矜持,威严因为与生俱来的权势而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即便悠然而坐,扑面而至的重压也令人窒息。

伽蓝毕恭毕敬地见礼,说了几句华丽的赞美之辞,刚刚坐下,耳畔便传来独孤震和蔼可亲的声音,“你是哪家的孩子?”

伽蓝望了独孤震一眼,脸上掠过一丝黯然和茫然,片刻后,他想说话,但面对独孤震那双充满了睿智和沧桑的眼睛,感觉自己仿佛徜徉在金黄‘色’的胡杨林里,留恋在三千年的岁月中,已然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短暂而年年轮回的写满了哀伤和泪水的记忆。

“你忘记了?不知道?还是从来就没人告诉你?”

伽蓝摇头,没有说话。他从独孤震的询问里已经知道了答案,只是他不想知道这个答案,他本能地拒绝了。

独孤震望着他,抚须沉‘吟’,良久,叹了口气,“老郎们都很谨慎,太谨慎了,似乎没人在意你的生死,但你活下来,在西本那等蛮荒之地活下来了,你用累累功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你已经掌控了自己的未来,你正在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祖辈的荣耀。”独孤震再度叹息,“老郎们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不到最后一刻,谁能看到棋盘上的胜负?”

伽蓝神‘色’沉郁,一言不发。

柴绍看看慷慨万分的独孤震,又关注地望着伽蓝,暗自揣测着老人家藏在这番话背后的故事。

堂上陷入长时间的静寂。

独孤震目光深邃,沉浸在遥远的记忆里,思绪随着徐徐夜风和摇曳的烛火忽尔‘迷’离忽尔清晰,忽尔朦朦胧胧留下无限遐想。

“伽蓝,东征是否结束?”

独孤震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黑暗里传来,弥漫着苍凉的气息,冲击着伽蓝和柴绍的心灵,让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寒意。

独孤震询问的不是伽蓝的看法,而是裴世矩的谋划,他和所有人一样,都认为伽蓝是裴世矩的绝对心腹,是裴世矩派遣到河北来实施一系列谋划的关键人物,而种种迹象证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所以,伽蓝才一次次在河北局势的发展中掌控到主动。

伽蓝思考着,谋算着,良久,他说了一句实话,“或许,还有第三次东征。”

独孤震的表情瞬间凝固,瞳孔瞬间收缩,心神瞬间掀起惊天‘波’澜。第三次东征?第三次东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第二次东征无功而返,意味着皇帝在平定叛‘乱’之后,威信遭到重创,改革的进程遭到阻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迅速减弱,迫不得已之下,皇帝不得不进行第三次东征以重振威信,而伴随第三次东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以及由这些政策所导致的中土局势的急剧变化,将对整个帝国的发展越来越不利。

为什么一定要进行第三次东征?谁力主进行第三次东征?是皇帝和改革派大臣,还是朝堂上的保守势力?是继续改革的需要,还是阻碍改革的需要?

伽蓝的讯息肯定来源于裴世矩,而裴世矩的想法代表着帝国的整个改革派势力。由此不难推测到,二次东征和杨玄感的兵变都是第一次东征过程中朝堂上“‘激’进”和“保守”两大势力的血腥斗争的延续,而斗争的目标就是改革,就是改革的方向是中央高度集权,还是维持先帝时期的平稳。如果中央高度集权,必然削弱和剥夺世家权贵的利益,这正是当前改革受阻和权争‘激’烈的根本原因所在。

很显然,为了继续推进改革,为了实现中央的高度集权,为了进一步削弱和剥夺世家权贵对权力和财富的大量占有,皇帝和改革派势力必定要利用这场风暴,对帝国的保守势力展开疯狂杀戮,而遭到重创的就是整个关陇贵族集团。

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杨玄感之所以决心要发动兵变,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皇帝和改革派势力所要面对的是整个关陇贵族集团,那么此仗孰胜孰负就难以预料了。

杨玄感利用兵变,要把整个关陇贵族集团拖到自家这条船上,但受到遏制和打击的,还有在改革立场上持中间态度的部分关陇贵族,在形势尚不明朗,在胜负没有分出之际,诸如独孤氏这样的大世家大权贵,却不愿意被杨玄感所“绑架”,不愿意与其“同生共死”,然而袖手旁观、静观其变又充满了太多风险,甚至直接损害到自身利益,因此,获悉皇帝和改革派大臣的谋划和机密,早早确立正确的对策,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独孤震先把伽蓝‘逼’上绝境,然后让柴绍利用西北之约赢得伽蓝的信任,并把他拉进本利益集团,继而以长者身份和可能存在的两家之间的亲密关系拉拢伽蓝,然后小心翼翼地敲开伽蓝深藏于心的机密。独孤震成功了,伽蓝选择了信任他,并告诉他机密,从而帮助独孤震坚定了与杨玄感“分道扬镳”的决心。

杨玄感的兵变,必然导致关陇贵族集团陷入更大更快的分裂,必然会牵连甚广导致整个贵族集团遭到致命重创,但如果部分贵族事先获悉了皇帝和改革派大臣的机密,在杨玄感兵变的同时,迅速做出分裂之举并主动向其发动攻击,那么形势的发展就迥然不同了。关陇贵族集团不能覆灭,不能坍塌,这是帝国存在的前提,所以矢志维护帝国存在的关陇贵族到了此时此刻,必须竭尽全力最大程度地保全关陇贵族集团的实力。

独孤震很生气,很愤怒,对皇帝和改革派大臣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他再也不能容忍皇帝对关陇贵族集团的背叛,再也不能任由改革派大臣遏制和打击关陇贵族集团。这是生死存活的事情,已经到了千钧一发之刻,再不出手,不但关陇贵族集团岌岌可危,就连帝国都面临倾覆之危。

独孤震坐直了身躯,神‘色’郑重,不怒自威。

“伽蓝,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某。”

伽蓝犹豫着,权衡着,考虑到西北人所处的险境和几十万河北饥民的死活,考虑到杨玄感兵变对帝国造成的毁灭‘性’打击,他不能在畏惧中继续退缩,他必须抓住独孤震这棵“救命稻草”,竭尽全力去尝试着“力挽狂澜”,即便失败了,也算尽了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无怨无悔了。

“参与杨玄感叛‘乱’的,有兵部‘侍’郎斛斯政、左候卫将军李子雄、左翊卫将军赵元淑、弘化留守元弘嗣……”

伽蓝把自己所知道的杨玄感同党一一告之,包括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郡丞赵怀义、东光县尉元务本,另外还有胡师耽、孔颖达等诸多大儒,最后他还提到了地方豪强,尤其是杨玄感曾经出任地方行政官长的河南梁郡一带。以他的判断,就算永济渠保证了畅通,但河南地方豪强会举兵响应杨玄感,切断通济渠水道,最终还是无法保证辽东战场的需要。

“据一些获悉机密推测,杨玄感的整体谋划应该是东西夹击,先行拿下东都和西京,然后集结两京兵民,与皇帝和回师戡‘乱’的远征军决战于中原。”

西边是弘化留守元弘嗣所统率的西北军,东边则指望李子雄控制帝国水军了,而东西两京则有大量杨玄感的同党,不出意外的话,杨玄感的兵变谋划一旦成功实施,改天换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目前皇帝和中枢正在想方设法先行控制元弘嗣和李子雄,以摧毁杨玄感的东西夹击之策,接下来就要倚仗留守两京的代王杨侑和越王杨侗能够稳住局势,给皇帝回师平叛赢得足够长的时间。

“能否守住东都至关重要。东都若失,会导致局势愈发复杂,会把更多的人拖进风暴,会对帝国造成更大更深的伤害。”

伽蓝剑眉紧皱,嘶哑的声音里透出一股无奈和焦虑,“某到河北之前,万万没想到会发生几十万饥民追随左右,由此导致的危险之大令人恐惧。饥民被某些居心叵测之辈当作了博弈的工具,假若他们死去,饿殍遍野,由谁承担罪名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必定会‘激’怒山东人,引发更大的暴*。暴民越多,局势越‘乱’,各方矛盾越是‘激’烈,帝国必将陷入倾覆之危。”

“所以……”伽蓝望着独孤震,急切说道,“主动向黎阳发动攻击,拿下黎阳仓,以开仓放粮来拯救饥民,来换取河北人的支持,直接关系到帝国的存亡。”

独孤震没有答复,他陷入长时间的思考,久久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