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二百零七章

代周 第二百零七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27 来源:笔趣阁

百里无忌收到柴荣的邀请书信,欣然前往徐州城,徐守仁奉命随行。此次为私晤,徐州城又是明国国土,百里无忌没有带御林军,只带了四个亲卫。

二月二十五日。

百里无忌在徐州城新开张的醉仙楼做东,宴请柴荣一行。

柴荣带的人比百里无忌更少,他连亲卫都没带,就带了三个人,赵匡胤、郑恩、王朴。

百里无忌舍去四个亲卫,只让徐守仁陪同,算上柴荣四人,在醉仙楼的雅间款待柴荣一行。

柴荣为百里无忌介绍了随行之人。

百里无忌仔细地打量了赵匡胤此人,见这人四方面,倒也长得随和,并不象想象中阴险奸诈。

略一思忖,百里无忌心中发笑,谬误也太大了,想来如果赵匡胤是个阴险奸诈之徒,柴荣又怎会与他结拜,又怎会托孤于他。

可百里无忌略一愣神,却被赵匡胤捕捉到了,赵匡胤见礼问道:“明国皇帝陛下,外臣可有何处怪异乎?”

百里无忌笑着回道:“元朗莫见怪,无忌只是想到了些事。”

不想,赵匡胤追问道:“陛下想到的可是外臣被明军俘虏之事?”

此问一出,场面变得有些尴尬,百里无忌心中对赵匡胤有了些许防备,此人心思缜密,且还犀利。

柴荣哈哈一笑,打圆场道:“元朗,不可无礼,如今皆是兄弟。所谓不打不成交嘛。”

柴荣转向百里无忌道:“元朗是个直性子,哥哥莫要见怪,坐。坐,荣还想早点喝哥哥的好酒呢。”

此时赵匡胤俯首请罪道:“明国皇帝陛下恕罪,外臣请罪了。”

百里无忌伸手肃客。

六人坐下,三巡之后。

气氛依然有些拘谨。

柴荣打着哈哈说道:“哥哥,元朗、子明皆是荣当年的结义兄弟,如今若哥哥不嫌弃,我等三兄弟变成四兄弟可好?”

百里无忌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赵匡胤、郑恩也皆附和,就连王朴也应和赞同。

于是,百里无忌令人取来香案。正式与三人结拜为兄弟。

四人重新论年幼,百里无忌为大,柴荣排二,赵匡胤为三。郑恩压尾。

如此一来。气氛自然就好了。

百里无忌举杯邀酒道:“今天乃私晤,三位弟弟,还有文伯,尽情畅饮,不醉不归。

这时,郑恩已经放开,豪言道:“大哥,此酒对弟弟胃口。此楼有多少酒,弟弟一概饮尽。”

百里无忌闻言欲喷。这醉仙酒是烈酒,寻常酒量好的人饮上半斤就得倒下,此楼中何止数百斤,郑恩夸下海口,纯綷自己找死。

百里无忌笑道:“四弟勿须担忧,酒尽管够,你放心畅饮便是。”

如此,你来我往,又过三巡。

王朴与郑恩已经脸色发红,王朴是因为酒量浅,六杯下肚,有了些许醉意,而郑恩却是众人喝一杯,他连饮三杯,十八杯酒下肚,此汉也有点抗不住了。

此时,柴荣开口道:“哥哥,弟弟此次前来,是有一事想请教哥哥。”

百里无忌道:“二弟但讲无妨。”

柴荣道:“弟弟刚登基称帝,资望尚欠,如今百废待兴,不知哥哥何以教我?”

百里无忌仰头自饮了一杯,道:“弟弟天纵之才,得到资历声望不难,文治武功都可获得,不知弟弟欲行文治,还是武事?”

柴荣望了王朴一眼,问道:“不知文治如何?”

百里无忌道:“文治,则令天下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百里无忌不觉得想起了杜光庭,此老道,如今还在人世么?

王朴闻言知道此话出处,在那摇头晃脑自得其乐,赵匡胤微闭双目,郑恩却自斟自饮,与醉仙酒过不去。

柴荣品味半晌道:“如何做才能达到哥哥上述所说?”

百里无忌道:“以我浅见,唯有做到四个字,文治便成。”

王朴闻言立即正容倾听,连微闭双目的赵匡胤也睁开了眼睛。

柴荣问道:“请哥哥赐教。”

百里无忌道:“清官,减赋。”

从庆州至楚国,再到建立明国,清官运动伴随百里无忌一路走来,为明国的根基扎下了坚固的基础,天下谁人不知道清官何意?

王朴叹了口气,赵匡胤摇头继续闭眼,而郑恩自始至终没有放下过酒杯。

柴荣又看了王朴一眼,叹息道:“哥哥,周国现在做不到此四字。”

百里无忌劝慰道:“无妨,文治不成还有武事,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柴荣道:“请哥哥赐教。”

百里无忌道:“为资望而行武事,则目标必须弱小,开战至结束要快,攻其不备,速战速决。以完胜之功震慑国内宵小,切不可陷入泥沼,进不得又退不得,如此,国内必定纷乱不堪。”

柴荣、王朴点头称是。

百里无忌继续道:“以周国目前疆土,由灵州攻西北阻卜太远,补给不易。由胜州北上攻辽,实力不足。由秦、凤、成、阶攻吐番,则更是难以加难。故,唯有攻宥、夏、银、绥、静五州之地,虽然党项族骑兵强悍,但人少兵寡,以周国之力,况且宥、夏五州皆依无定河建城,只要由延州起兵为主,攻绥州,以弓弩控制无定河面,以用河道进行补给,再由盐州起兵攻宥州,做为牵制,阻止夏州向绥州增兵,众将齐心,定可克之,如此就能将独立在外的胜、府、麟三州连接,对河套后套形成钳击之势,统一河套指日可待。”

柴荣闻听欣喜道:“哥哥高见,竟与文伯说得一般无二。”

百里无忌一惊,转头望向王朴,见王朴点头致意,百里无忌报以微笑。

这王朴想来就是平边策的撰写者了,只是如今蜀、楚、吴皆已入明,不知道他的平边策中还有何话可说。百里无忌心中暗自腹诽。

王朴早已向柴荣献过此策,柴荣此来就是想探探明国的意思,他担心夏、银五州与太原原北汉之地邻接,若擅自进攻,怕与明国交恶,如今心忧已去,心情大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