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四十二章

代周 第四十二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27 来源:笔趣阁

王朴赶紧道:“李司徒莫要误会,朴不是想追究官职之事,只是想知道皇上对朴有何反应。”

李谷道:“莫揣测圣意,我只想问问文伯,这投靠明国之事可当真?”

王朴道:“确有此事。”

李谷愤怒道:“文伯,你可还是读书人?读书人的气节何在?”

王朴知道,李谷有资格愤怒,联想起他禁受契丹人六次拷打,都没有屈从,自己投靠明国之事,李谷闻听有此反应不足为奇。

“李司徒息怒,此事说来话长,但朴必须尽快觐见皇上,有要事禀报,还请李司徒给予方便。”

李谷怒气未消,讥讽道:“文伯如今贵为明国侍中,既然奉明国皇帝之命出使我国,自然应该去鸿胪寺报备,等候觐见,何须来我府上求我?”

王朴苦笑道:“李司徒莫要取笑朴,鸿胪寺根本无人接待,朴真有要紧军情禀报皇上,耽误不得,还请李司徒成全。”

李谷道:“此事我帮不了你,既然你真投靠了明国,那你就只能去向明国皇帝求助了。”

王朴正容道:“李司徒,此事关乎明、周两国的共同利益,关系重大,若见不到皇上,周国很有可能陷入险境,到时,悔之晚矣。”

王朴说得严肃,李谷也有些动容,见王朴不象是在说谎,也了解往昔王朴的为人,李谷有些被说动,确实。以王朴只身一人,也无所谓对皇上不利。不想帮王朴的原因,不过是不愤于王朴的背叛。当然也有怕帮了王朴,引祸上身的担忧。

见李谷有些迟疑,王朴趁热打铁道:“李司徒若不信,可陪伴朴一同见驾,到时自然就明白了。”

王朴不得不信任李谷,现在当日与自己交好的向训、赵匡胤、郑恩等人皆领兵在外,能帮忙的只有李谷了。王朴不得不将注押在李谷身上,若李谷再追问下去,恐怕王朴不得不将事有限度地透露了。

还好。李谷思忖一会,点头答应了王朴的请求,但李谷提出,王朴只能一人随自己进宫面圣。

王朴自然一口答应。

李谷看着王朴那充满疲惫的脸。心中泛起一种莫名的情绪。这个年轻人,好学擅文,一直受皇上宠信,可如今一步踏错,竟要见皇上一面都要来求自己,哎,自己也不知道答应他的请求是对是错,但让他见皇上一面。想来皇上不会怪罪自己吧?

王朴却不知道李谷内心的犹豫,他见李谷已经应承。也就松了一口气。

李谷突然想起一事,说道:“文伯,明日就是月底,依制不早朝。”

“呃……”王朴一愣,自己竟连这都忘记了,可自己一进开封就进入了有心人的眼睛,这一天时间的耽搁,很有可能会夜长梦多。

自唐朝以来,历朝都遵循每十天之中有一次的例假,在每月的十日、二十日和最后一天,称之为旬假或旬休。

思忖之下,王朴说道:“还求李司徒收留朴两晚。”

李谷想了想,道:“如此也好。”

王朴又再三请求李谷不要走漏自己留宿李府的消息,甚至连家人都不要透露,以防泄密。

李谷虽然觉得这密保得有些莫名其妙,不就是见皇上一面吗?杀人不过头点地,就算王朴背叛了周国,但如今王朴代表着明国出使,总不能也象百里无忌那厮杀了使者吧?想到此,李谷心中一惊,这还真保不准,明国既然敢杀周国使者张昭,难道周国就不会依样学样,也杀了王朴?

李谷悠悠地看着王朴,道:“文伯,你就不担心见了皇上,很可能步张昭后尘?”

王朴一震,其实他的内心一直将自己当作是周国之臣,从没有想过周国会杀自己,但如今被李谷这么一点,方才醒悟自己现在的身份是明国使者,而周国使者、兵部尚书张昭却刚刚被明国“所杀”。

王朴苦笑道:“生死有命……,君要臣死,死不得不死,谢谢李司徒提醒。”

李谷见王朴执意如此,轻叹一声,也不再相劝。

于是,王朴就在李府留宿了两晚。

初一,天还未明,李谷便一乘四抬官轿携四个随从进宫上朝去了,而王朴则装扮成李谷随从混在四人之中。

宫卫虽说负有检查进出官员之责,但对于象李谷这种一品大员,哪会真不晓事地去检查,也就随便一看,就放一行人进入了。

依律,上朝官员依照官衔大小依次在殿外排列,直到卯时正点,殿卫方会放群臣进入殿中,而各官员的随从皆被阻拦在殿外等候。而等候的随从也依照主公官位的大小,从内到外依次排列,颇有“另一个朝会”的风范。

王朴自然被阻拦在殿外,这是李谷、王朴意料之中的事,但只要王朴已经进了宫,只要李谷朝会时禀明柴荣,就看柴荣愿意不愿意召见王朴了。

王朴低着头在外等候,而另外三个李谷的随从早已得到李谷的指点,皆用身子不经意地挡着王朴,以防被人认出,毕竟王朴本就是周国朝堂的熟面孔。

寅时一过,就是卯时,百官皆昂首阔步排队进入朝堂,等群臣站定之后,过了一会,皇帝柴荣才在宦人的引领下走入,端坐在龙椅上。

柴荣这些天心中是万般滋味,不可言语,身边的心腹大部分都被派出,也只有妹夫张永德在身边,本来还有王朴可以说说体己话,可惜,他竟投靠了明国。

柴荣不信王朴会背弃自己,其中必定有假,亦或者这本就是谣言。柴荣也不相信,百里无忌会为了明国两个学子、一个王朴,而弃结义之情不顾,这完全不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百里无忌性格。

但朝堂上那些官员的弹劾,令柴荣无法维护王朴,无奈之下,避重就轻,柴荣罢去了王朴知开封府事的官职,但端明殿学士、左谏议大夫的官职却没有下旨罢免。

柴荣希望王朴能回来,如果他回来,我必不会去追究他背弃之事。柴荣暗暗自语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