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十二章

代周 第十二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27 来源:笔趣阁

原因之二是,国库的空虚,光复十一年至今,朝廷首次出现了财政赤字,若不是百里无忌灵机一动,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搜刮”了一番民间资财,恐怕明军最多只能支撑到灭亡阻卜,就再无南下之力。

正是因为“贱卖”阻卜、西州回鹘的土地,才使得明军有足够的粮饷、军械南下,但这一切,也就到此为止了。

不是明国百姓不愿再认购债券,而是经前一次“搜刮”之后,民间的浮财已经取得差不多了,就算是再发行债券,效果远不可能如上一次那么好。

况且,与民生息的道理,百里无忌自然明白。

原因之三,一下子囊括了阻卜、西州回鹘、吐蕃的疆土,各民族之间需要融合,民族间不同的风俗习惯将生出无休无止的争执,这需要大量的明国官员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疏通,而这一切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

原因之四,大理国地势不适合骑兵及火炮作战,阡陌纵横的水路根本无法令明军迅速推进,其不同于阻卜大漠和吐蕃的草原,骑兵特别是铁骑兵,根本不适合在其疆土内作战。要向攻伐大理,所能依仗的唯有步兵,如弓弩兵、刀盾兵等兵种,而明国已经淘汰了弓弩兵,也就只能依仗火枪兵了。

鉴于这四个原因,百里无忌本打算无限期地搁置攻伐大理的日期,用五年的时间。来磨合明国各民族。

同时再次积累国力,以备来日一举拿下大理。

但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改变了百里无忌的构想。

光复十三年元月下旬,两队出乎意料的使者来到了金陵府。

这两队使者来自同一个国度——大理国。

两队使者一明一暗。

明的一队代表着大理国皇帝,其阵容硕大,单车辆就有百乘,装载了大量的奇珍异宝,随行人员数百人,使者携国书至金陵。致书明国朝廷,请求通好。

而暗的一队使者仅三人,并无携带一分一毫。却代表着大理国朝廷实际掌控权力的豪族高氏,其只携带一物——地图。

大理国宰相、岳侯高方亲笔书信,信上意思,只要明国出兵相助。册封其为大理王。他愿意联合大理三十七部逼段思聪退位,到时,他将降帝为王,归附明国羽翼之下。但明国不得在大理国驻兵,大理国官员皆由其任命。

当百里无忌先后接见了这两拨使者之后,陷入了两难境地。

这对于明国来说其实是好事,可以兵不血刃地解决明国西面唯一一个独立势力。

但正因为如此,突如其来的好事。令百里无忌反而有些措手不及。

这两方势力的任何一方得到明国的帮助,有明国做后盾。都将稳操胜券。但这两者都有利弊,如果百里无忌选择段思聪,那么明国将得到一个忠诚的盟友,而明国将无法在段氏被推翻之前出兵占领,这有违道义。

如果百里无忌选择高方,那么明国将得到第九个藩国,但按高方的要求,明国将无法派兵进驻,说到底,也就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藩国,最多不过是每年的岁贡,再无别的诉求可提。

这两者对百里无忌而言,都不合心意,但在目前明国无力西征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策。

百里无忌由此垂询了徐世铭等人的看法。

对此,徐世铭的意见是选择高方,因为高方此时已经执掌着大理七成以上的实力,只要明国展露出态度,或者派兵在两国边境囤驻,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让高方逼段思聪退位,从而明国几乎可以说是不付出任何成本地得到一个藩国,何乐而不为呢?

但孙光宪的意思截然相反,这和其的性格有关,孙光宪坚持名正则言顺,他认为,只有支持段思聪才符合明国的利益,段思聪本就是大理皇帝,只要明国公开支持段思聪,那高方根本无法威胁到他的帝位,由此,明国得到一个铁杆忠诚的盟友,与一个名义上的藩国相比,更为划算。

老谋深算的冯道则打马虎眼,这也符合他的心性,此人习惯做锦上添花或者打落水狗之事,他的意思是,明国短时间既然无法西征,那么就两者都不支持,让他们在大理狗咬狗,明国则作壁上观即可,等他们相互咬个死去活来,国力消耗殆,明国或许可以捡个现成的便宜。

听着这三个老臣完全不同的意见,百里无忌不由得叹息,此三人性格截然不同,追随自己也有先后,百里无忌不怀疑三人的忠诚,特别是徐世铭从巴东时就已经追随。

但这三人的性格、能力无疑有着天生的局限性,在他们的脑子里,根深蒂固地有着王佐、忠臣和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的念头。

百里无忌特意召来了开封府王朴,想问问他的意见。

数日后,王朴风尘仆仆地赶到金陵府。

在觐见百里无忌,了解了大致情况之后。

王朴反问百里无忌道:“皇上恕罪,臣有一事想问,敢问皇上心中,可曾有攫取大理之意?”

百里无忌心中一喜,王朴果然明白自己心意。

“文伯此言何意?朕取不取大理与眼下两路大理使者有何关联?”

王朴道:“皇上若无意西进攫取大理,臣以为明国应该支持高方。”

百里无忌问道:“为何?”

王朴道:“段思聪大权旁落,高方一族实际已经操控了大理大部,支持高方,明国不过是送了个顺水人情,而得到的是一个藩国,纵然是名义上的,但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一个藩国,已经是捡了个便宜了。”

百里无忌点点头道:“文伯言之有理。那若是朕有意将大理收入囊中呢?”

王朴微微一笑道:“若圣上有意西征,那就暗中同时答应两者,让他们都以为得到了明国的支持,如此必不可能再互相让步,两者必会变得水火不容,直至刀兵相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