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八十四章

代周 第八十四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27 来源:笔趣阁

高智平与高方的想法不同,他心中对明军憋着一股气,所谓年少气盛,就是如此。

他随即下令,让三万“农夫”士兵对泅渡而来的段氏军迎头痛击。

而他自己率六千私兵持弓弩进行阻击和掩护。

这个决定本没有错,甚至应该是正确的应对方法。

用三万士兵组成坚固的肉墙,然后由六千弓弩手进行覆盖射击,这无疑使得要登陆上岸的一万段氏军难越雷池一步。

但高智平却没有考虑到前面顶着的三万“农夫”士兵,绝非能与正规军相提并论。

他们没有经过训练,甚至连最基本的服从命令听指挥都不熟稔。

这些人只能使用在大面积的冲锋上,不需要给他们任何任务,只要他们向一个目的地冲锋,这样,这些人是尽职的,他们会一窝蜂地冲向那里。

但前提是,不能遇到强有力的抵抗,如果遭遇顽强的抵抗,那么,这些人会以更快的速度原路退回。

可以负责任地说,他们撤退时一定跑得比冲锋更快。

让这样一群“士兵”去硬顶一万正规军的突击,无疑是艰难的。

但好在人数多,是进攻的段氏军的三倍,并且有六千弓弩手压阵,所以,刚开始时的战局正如高智平所料,段氏军的进攻势头随即被压制了。

这些“农夫”士兵在看到自己人数明显高于敌人的情况下,“做战”还是很勇敢的。他们虽然不擅长使用刀剑劈、刺,但这不妨碍他们扑上前去,用手抓、用牙咬。

乱拳打死老师父。也就凭着这些坊间打斗的招数和背后六千弓弩手的密集射击,段氏军一时间竟找不到突破的有效办法。

仅仅半个时辰,参加进攻的一万段氏军就损失了两成以上的士兵。

这让对岸的段氏军将领开始焦虑,他们不停地向百里康建议撤换,让已经完成整肃的两万士兵上阵。

这两万士兵其实就是与对岸的三万“农夫”士兵一样,也是刚刚从民间征召的。

在将领们看来,既然是送死。还不如让这些炮灰们去,大理国正规军已经不多了,需要保留些种子。

但所有建议都被百里康拒绝了。

百里康知道。如果这时候撤换,很可能让这一万军队全军覆没。

因为登陆虽然不易,但登陆上岸之后,再要从江滩上回到江中撤回。这就比登陆还要困难和危险。

今天与昨天百里康率三千明军将一万多敌军赶下江不同。因为那时,敌人占据着战场主动权,段氏军已经无法用弓弩手对江滩进行有效控制。

而现在,高氏军密集的弓弩箭矢笼罩着整个江滩,这个时候只能进不能退,一退就是溃败,如果相峙肉搏的敌人趋势反冲锋,那么。这一万先锋就铁定会全军覆没。

百里康静静地等待着,他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就如当时在湘乡——醴陵之战时一样。他能坐视着一厢黑旗卫全军覆没而纺丝不动。

可如今的情形与那时又有些不同。

那时被百里康充当“炮灰”去送死的是久经训练,有着流尽最后一滴血传统的黑旗卫士兵,就算明知是送死,那些士兵一样会尽可能去拼一个够本,杀两个攒一个。

但对岸的士兵不同,虽然比起“农夫”士兵强了不下一个档次,但战斗意志是不能与当初的黑旗卫士兵相比的。

眼见突破无望的段氏军士兵明显犹豫了,正像对岸百里康的这些段氏军将领一样,他们开始犹豫。

在这个节骨眼上犹豫,那是相当危险的。

高智平抓住段氏军犹豫的这一瞬间,命令三万“农夫”士兵全力反击,并令人喊出,将敌人赶下澜沧江,每人赏银十两的口号。

十两白银,依照大理的消费水平,足够一家四口两年的花销。

在这种you惑之下,“农夫”士兵们开始发狂。

其实从段氏军士兵犹豫的那一刹那,“农夫”士兵们已经明显感觉到压力减轻。

顶在第一线的士兵们感觉最为清晰,士气此消彼长。

而这时高智平明显带着you惑的煽动口号喊出,可以想像,本是进攻方的段氏军由此刻开始自动转入防守。

背后是澜沧江,虽然退路没有断绝,但在这种情况下,本应该背水一战激励士兵强烈进攻突破的段氏军,选择了转为防守,这无疑是自寻死路。

一转入防守,士气便瞬间松懈,战场形势随即逆转,段氏军在江滩上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如果再不派兵增援,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了。

东岸的段氏军将领已经不再焦躁,而是私下联络准备剥夺百里康的指挥权。

归顺明国是一回事,可眼下坐视一万正规军覆没又是一回事。

没有了这一万正规军,他们这些将领都是光杆司令,不但无法向段思聪交待,而且日后怎么仗恃这支军队在明军中立足?

将领们开始聚集,他们并不想伤害百里康,只是想夺回指挥权,或者只要百里康下令撤换这一万正规军回来,他们依旧愿意奉行百里康的命令。

百里康察觉到这种异状,但他对此熟视无睹,身边有着三千明军,他勿须担心什么。

而在这时,对岸战局开始起了变化。

这来自于高智平的一记昏招。

本来,在“农夫”士兵强力进攻压制下的段氏军已经一步步后退,无力组织起反击,直到背后就是澜沧江水时,才不得不奋起反抗,但这也仅仅是勉力维持。

战场天平已经倾向于高氏军,但这个时候高智平出了一记昏招。

说是昏招,但也在情理之中。

高智平眼见胜券在握,但段氏军在最后临近江面时,又硬撑住了,在这一刻,高智平一时没有考虑周详,却下令进行无差别射击。

其实在战场上,这种无差别的屠杀很常见,只是事后没有人肯言及。

特别是以弱对强时,这种无差别的屠杀往往是不得已而必须做的事。

比方说,如果有一百自己人被三百,甚至五百敌人围困,救之不及,这时该怎么办?(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