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一百二十八章

代周 第一百二十八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3:48:24 来源:笔趣阁

张洎、廖融施礼后坐下。

百里无忌暗吁了口气,正想结束这场闹剧,突然场中再起一人。

“学生名舒雅字子正,歙县人氏,明算科学子,想问大王,既然大王也须遵守律法,那大王如果擅用了楚国国库中的钱财,如何处置?”

天啊,这哪是五代时期,想来现代的学生也不敢这么问领导吧。百里无忌悲呼。

再三思忖之后,百里无忌无奈地回答说:“国库乃楚国的国库,楚国的国库乃楚国百姓之国库,我是楚国百姓,自然是我的国库。今天至此为止,本王有正事要办,先走一步。”

场内一片哗然。

“大王请留步,学生有最后一个问题。”

“好吧,这是最后一个,答完本王就走。”

“学生名伍乔无字,庐江人氏,时务科学子。想问大王,您会登基为帝吗?”

百里无忌忍不住在腹中怒骂一声。

脸上却显露一丝微笑,答道:“我只是楚王,绝不为楚帝。”

说完丢下一干学子,赶紧狼奔而去。

……。

冯道紧随其后。

“大王英明,楚国学子果然不凡,今天之事,必成佳话。”冯道安慰道。

百里无忌冷笑一声,“最后那学子的问题,想必是你指使的吧?”

冯道一脸无辜地回答道:“绝非臣指使的,虽然臣也想知道。”

百里无忌恨得咬牙切齿。但拿这老头真心没有办法。

冯道正容一揖,赞叹道:“臣相六帝,从未见过如此学子。臣为大王贺,也唯有大王之量,方能容忍如此学子。”

百里无忌没好气地回道:“少拍马屁,本王不吃这套。”

冯道说道:“大王息怒,请听臣一言,可否?”

“说。”

“臣观大王布局,甚为高明。但唯有一处不周?”

“哦?”百里无忌一惊,这老头能看出我的布局,还真小看了他了?

“请明讲。是何处?”

“大王。何处便是蜀地。一旦蜀地有失,楚国便腹背受敌。请大王明鉴。”

百里无忌松了口气,斜眼道:“是不是蜀帝什么地方得罪了你?”

冯道大呼冤枉。

百里无忌不理他,顾自回去王府。

蜀地怎会有失?就是刘知远西进。蜀国有数十万大军。就是不胜,抵挡一个月总不成问题,有这一个月,自己就可以派驻扎庆州的马骥云部北上救援,还可以江陵府驻军为后援,怎么会有失。

冯道见百里无尽不听,无奈叹了口气。

……。

三月十六日,刘承祐命归德牙内指挥使史德琉兼任忠州刺史。

史德琉是检校太师、兼侍中史弘肇的儿子。标准的官二代,而且比较叛逆。爱读书,但不喜欢父亲的所作所为。

这天,有举人在贡院门前高声喧哗,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苏逢吉命人抓起来送往侍卫司,准备狠抽一顿鞭子再在脸上刺上字。

史德琉对父亲史弘肇说:“书生无礼,自然有台府处置,这不军务。这全是公卿大臣想要宣扬大人的过错罢了。”

史弘肇深以为然,立即打开刑具把书生送走。

苏逢吉心中非常不爽,苏逢吉此人为人贪诈无行,喜为杀戮。

晋国丞相李崧奉石重贵之命出使契丹未回,刘知远进入京师,把李崧开封府的宅子赐给了苏逢吉,而李崧在洛阳也有田宅,苏逢吉毫不客气,全取了来。

李崧从契丹回来之后,拿着房契地契要向苏逢吉索还洛阳的田宅,这开封的房子是陛下赐你的,可洛阳的田宅你总要还我。

苏逢吉当然不乐意了,吃到嘴里的肉,哪能再吐出来?

而李崧族人心中不满数出怨言。

苏逢吉知道后,便派人告李崧及族人等,并当日捉拿下狱,李崧在牢中被屈打成招,自诬与家僮二十人,谋因高祖山陵为乱。

苏逢吉拿到供词,轻挥笔墨,将其中的“二十人”为“五十人”,于是,族灭李崧家。

如此一个阴狠之人,被史弘肇父子驳了面子,心中对二人便生出了嫌隙。

郭威被拜为枢密使,这枢密使可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职业,统率全国兵马。

这个位置自然被人眼红,其中最甚的自然是王章、苏逢吉这两个顾命大臣。

这天,朝会时,杨邠等人提议让郭威坐镇邺都。

而以枢密使坐镇邺都,那就是相当让人眼红了。

邺都离汴京很近,只要郭威愿意,那就是直捅黄龙啊。

刘承祐一时没拿不定主意,转头问吏部尚书苏逢吉:“前朝有无此例?”

苏逢吉早就心有不甘,回答道:“枢密使掌天下军务,轻易不授外镇。”

史弘肇却不同意,上奏刘承祐道:“郭枢密使乃不世之才,况且以枢密使驻守大镇,可以震服诸藩镇。陛下不要听别人的闲话。”

刘承祐便准了史弘肇的提议。

苏逢吉心中不快,问史弘肇道:“史公!中央控制地方,这是王道。现在地方权重,对皇家权势威胁极大,史公忘记前朝的教训了吗?”

自此,梁子就算是结下了。

次日,朝中大臣为郭威荣任庆贺,酒过三巡,史弘肇趁着酒劲敬郭威酒:“昨天朝议有屈郭枢密使了,今日某且尽此樽,聊为慰劳。”

苏逢吉在边上听到了,心中虽然不甘心,但如今郭威已经大权在握,也不好得罪,于是也上前敬酒,“郭枢密使,昨日逢吉也是公事公议,非是针对郭枢密使,请勿介怀。”

史弘肇不乐意了,酸溜溜地说道:“平定天下,削平祸乱,靠的是长枪大剑,烂笔头子有何用处?能画出个鸟来?”

王章虽是武将出身,和史弘肇私交也极好,但现在王章执掌财政,天天和“烂笔头子”打交道,一听就不太爽,回了句:“没有这烂笔头子,财政收入谁来记?”

郭威只好做了和事佬,劝史弘肇、王章对文臣的态度稍收敛一些,有好处没坏处,但史弘肇、王章根本听不进去。

郭威无奈,回邺都镇守去了。

郭威走了,其余三个顾命大臣却都在汴京,为了缓和气氛。

过了几天,王章出面,邀请同僚到府中饮酒取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