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一百五十二章

代周 第一百五十二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3:48:24 来源:笔趣阁

他这一刀下去,于是,辽军南下半途而废,辽国从此进入了内乱。

杀了耶律阮之后,耶律察割便自行称帝。

逃脱的耶律屋质潜回京都,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璟汇合,准备讨伐耶律察割。

郭威闻听此消息,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周朝终于可以开始稳定内治了。

百里无忌同时得到此消息,而他正陷入登基称帝的漩涡中不可自拔。他虽有心想联合郭威一起北上,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楚蜀两国的文臣武将都在为新生国度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由于孟昶主动禅让,同时云扬所部在蜀地的震慑,权力的交接倒是没有出现流血,但楚、蜀两国的官员却为了官位闹得不可开交。

徐世铭等四人却在为国号而争论不休。

这一日,四人一起进见百里无忌,将各自拟定的国号呈给百里无忌,做最后决定。

徐世铭说道:“陛下起于庆州,臣以为以庆为国号符合规制。”

百里无忌点点头。

孙光宪说道:“陛下自庆州赴蜀,封王为宁江,臣以为国号为宁为妥。”

百里无忌再点点头。

冯道捋须道:“诗经?大明中有云,明明在下,赫赫在上。臣以为国号应取明,乃大善。”

百里无忌一愕。

徐世铭等人自然知道冯道这句话的意思。

见百里无忌一愕,以为他不清楚此语意思。

于是。徐世铭上奏向百里无忌解释道,这句话出自诗经?大明的开篇,此作乃是周王朝贵族为歌颂自己祖先的功德、为宣扬自己王朝的开国历史而作。它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緜》、《皇矣》、《文王》诸篇相联缀。俨然形成一组开国史诗。

这句话的原意是皇天伟大光辉照人间,光采卓异显现于上天。而帝皇的光采夺目的德行散布在人间。

冯道在此取其中“明”字,喻意陛下能在太阳的照耀下,将德行威仪散布天下。

百里无忌听完一声哈哈大笑。这冯老头拍马屁的功夫再次见长了。

百里无忌示意母昭裔继续。

母昭裔上奏道:“臣惶恐,臣以为陛下应以姓氏百里追溯渊源。”

百里无忌很好奇,自己还从没有想过百里此姓氏还有渊源可以追溯。

于是,令母昭裔详细说说。

母昭裔见百里无忌没有怪罪之意。并显得很有兴趣,于是,清清嗓子开始详细叙述。

百里之姓渊自源出于姬姓。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赐封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二儿子虞仲的子孙在虞国,他们的子孙后来迁徙到了秦国,被封在百里邑。后来就以百里为姓。

仲雍。也就是虞仲的子孙,他有个后人叫傒,因为家住百里乡,又称百里奚,在虞国任大夫。

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虞国君主贪图晋献公假意赠送的宝马珍玉,不顾百里傒、宫之奇等大夫们的反对,借道给南下伐虢国的晋**队。

晋军在灭了虢过的回师途中。顺手牵羊灭了毫无准备的虞国。

此后晋国大夫荀息还专门去虞国找回了宝玉和良马,当面归还给晋献公。

晋献公望着失而复得的宝物。十分得意地说:“宝玉还是我原来的那一块,没有变样;只是这马又多长了一颗牙齿,比去年大一岁了。”

虞国国君为了贪图眼前的那一丁点小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结果招致亡国的巨大灾难,这段历史形铸就了千古成语“唇亡齿寒”、“假虞灭虢”。

不久,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傒也当作为陪嫁的奴仆送往秦国。

百里傒不甘心做奴隶,便在中途逃跑,逃到宛城时被楚军把他当作奸细绑了起来,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自己是虞国人,亡国出来的逃难的。

楚人便叫他养牛,不久百里傒养的牛比别家的都强壮,楚人便称他为“看牛大王”,连当时的楚成王也知道了他的名号,就叫他到南海去喂养战马。

秦穆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一直在收罗人才,他听说百里傒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

他怕用重金去赎楚国就会不答应,于是派使者对楚国说,秦国的一个陪嫁奴隶逃跑了,为了不让其他奴隶效仿,必须把他抓回来惩罚。

但是可以按奴隶市价五张羊皮买回,楚国收了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交给了秦国。

后来秦穆公亲自与百里傒交谈后,发现其果为一贤德之才,对他大加赞赏,立即敕封为上大夫,再赏赐百里之邑。此后,百里傒的儿子孟明视就开始姓百里,即百里视字孟明,是秦国名将,立过不少战功。

因此世人又称其为五羖大夫、百里大夫。“羖”,就是完整的母黑羊皮。百里傒感激秦穆公的知遇之恩,遂竭力扶持秦国,任秦大夫七年后,与蹇叔等共同辅佐秦穆公,终使秦国成为举足轻重的春秋霸主之一。

相传,百里傒逝世后,秦国“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以示对他尊重和哀悼。

后世子孙敬先祖百里傒之德,就沿用他的出生地虞国百里乡为姓氏,称百里氏。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记载:“秦大夫百里傒之后,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百里无忌从未在过年祭祀祖先时闻知自己还有如此显赫的祖先。心中叹道,这母昭裔着实是太会忽悠了,连春秋战国的古人都被挖了出来。

百里无忌抽动着嘴角,强压心中的笑意问道:“母相之意,国号应该取周?这不是和北方的周相同了吗?”

母昭裔俯首答道:“陛下容禀,臣以为应取国号为秦。”

“呃……。”百里无忌无语,这秦让人一说就想到秦始皇,百里无忌可不想将国号定为秦。

百里无忌招了招手,令宦人取来笔墨,写下一个大大的“民”字,令宦人传阅四人。

百里无忌心中正洋洋自得,这以“民”为号,想来应该得到楚蜀两国官员的认同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