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十五章

代周 第十五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3:48:24 来源:笔趣阁

孙光宪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话,声音开始有些低弱,他再次阻止百里无忌上前劝说,继续说道:“但俗话说得好,以功就天下者,常有强臣;以力致天下者,常有骄兵。皇上这一路走来,功和力都占了,身边自然少不了强臣、骄兵。皇上春秋鼎盛之时,自然可以无视,但若皇上老去,恐怕为祸不浅。”

百里无忌点点头道:“孙相金玉良言,朕必牢记于心,不知道孙相可有良策以解此困?”

孙光宪愣了半晌,方才说道:“臣有二策,就是四字,狠辣和怀柔。狠辣者,出手要狠,以雷霆之势取其兵权;怀柔者,施恩于其,以财补偿其,既安抚其心又彰现圣上仁慈之心。”

百里无忌点点头道:“朕记住了。”

其实孙光宪此话,与梁震当年所说的“武慑九州,文治天下”话语有着妙曲同工之意。

对于百里无忌来说,这事早就深刻在心,他抓住兵权不放的用意在正是此原因。

兵权虽然在握,但大军终究需要将领统帅,从巴东起兵至现在,军队已经扩大至一百多万人,虽然各大都指挥使皆是百里无忌信任之人,但现在真正领兵打仗的,却是都指挥使下面的指挥使和校尉。

这些年百里无忌也在培养亲信,不断地从学府中提拔新人充入军中,但军队中原有的老兵勋将都因明军的不断胜利而升职,更有那归降的各国旧将充入到明军的阵营。这些人的忠诚有多少连百里无忌也不敢断言。

孙光宪见百里无忌深思,他开口道:“皇上勿须太过焦虑,臣以为。等到解甲归田、马放南山之时,皇上可以奖赏功臣的名义,召集所有功臣勋将于一堂,到时皇上只要狠下心来,毕其功于一役即可。”

百里无忌闻言一震,孙光宪此语不就是原历史上赵匡胤为收拢强臣悍将兵权所采用的“杯酒释兵权”么?难道,明国也要走他的老路?可如此一来。一下子失去众多将领的明军,还能保持原有的战斗力吗?

原历史中赵匡胤扬文抑武开创了百年的文治,也正因为如此。阉割了汉人的血气。

可百里无忌既想要文治,也不想放弃武功。

百里无忌心中纠结,但面对时日不多的孙光宪,百里无忌还是微笑着说道:“孙相所虑甚是。朕已经记在心里了。”

孙光宪见百里无忌犹豫。暗自叹了口气。

这么多年君臣相处,他知道皇上外冷内热,真要让百里无忌狠下心来对付那一批战功赫赫的强臣悍将,恐怕不易。

孙光宪并无别的好办法,只好闭嘴不再谈此事。

孙光宪道:“皇上容禀,臣留皇上的第二件事是私事。思明这孩子已经十岁,若臣撒手西去,还望皇上看在他父亲的份上。照抚于他。”

百里无忌赶紧应道:“孙相言重了,朕与元之虽非兄弟。但感情胜似兄弟,他的孩子,朕定视为亲生骨肉,绝不让其受半点委屈,孙相尽管放心便是。”

孙光宪微微点头道:“元之自幼丧母,臣当时又专心政事,没有好好照抚于他,幸好他与陛下自幼亲近,才不至于酿成大错。可惜臣当时鲁钝,时不时地与陛下为难,但臣自从效忠皇上以来,却也鞠躬尽瘁,不敢有些许怠惰。还望陛下看在臣这些年勤勉的份上,不要牵怒于元之。”

百里无忌心中发酸,这些事已经过去多少年了,没想到孙光宪临终之时,还耿耿于怀。百里无忌哽咽道:“孙相太执着了,这些事朕早已忘记了,你又何必再记在心里?何况元之这么多年来,为明国客居异国他乡,朕又怎会牵怒于他?孙相身体欠佳,言多伤神,不要再说了,好好休息便是,朕让太医令进来,再为孙相诊治一番。”

孙光宪见百里无忌神色不似作假,终于放下心中的石头,他确实有些累了,微眯着眼,呐呐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臣谢皇上洪恩……。”

边说边沉沉睡去。

百里无忌看孙光宪渐渐睡去,揉了揉微红的眼睛,走出室外,令太医令无论如何都要拖延孙光宪的一口气,等待孙仕旭回来。

回到皇宫,百里无忌有些担心孙光宪一旦西去,明国丞相三去其一,更为增加徐世铭、冯道二人的压力,况且冯道年龄比孙光宪还大上几岁。

想到此,百里无忌立即召见徐世铭、冯道二人商议。

最后决定,将王朴增补为丞相,接替孙光宪的空缺,同时增加中书省下参知政事的席位,增补范质、李谷、王溥三人。

原本徐世铭、冯道二人还想将孙仕旭增补为参知政事,但百里无忌左右权衡之下,还是否决了这个提议。

百里无忌经孙光宪此事,更加坚定了军政分离的念头。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百里无忌不间断地召集徐世铭二相和数个参知政事征询、商议。

在百里无忌心里,明国若要真正地延续数百年,必须要有自我修复、自我纯净、自我更新的特质。

也只有这样,在不断地发展中,才会与时俱进,不至于被百姓所抛弃。

而要做到这一点,军队必须完全独立在政体之外,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再次重演五代十国的乱象。

五代十国之所以混乱不堪,其最主要原因就是手掌军队的各个藩镇心怀异志,起兵作乱引起的。

百里无忌早被定下校尉以上将领退役之后进入学府任职的规矩,但这些年连年的征战,领兵将领的缺乏,使得此规形同虚设。

大量已经到了退役年龄的将领依旧在领兵作战。

也许是到了大规模整顿的时候了。

只要将退役的军规形成铁律,那么可以杜绝大部分因军队私人化引起的乱局。

无论是谁,真正要将一只军队变成他的私产,没有大量的时间是无法做到的。

而明国现行的军规是,校尉以下佐官必须从学府兵科生员中替补,这就杜绝了军队高级将领任用提拔亲信的路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