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二十六章

代周 第二十六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3:48:24 来源:笔趣阁

民智的觉醒需要几代人或者十几代人的努力。

如今的百姓少不了头顶上有个皇帝,没有皇帝会让百姓感觉到失去了天一般的茫然无措。

也正因为如此,百里无忌无意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五代之乱刚刚平息,百姓才刚过了没多少安定的日子,百里无忌不想因为制度的改变,再引起一场腥风血雨。

也许等到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百姓通过教育和诱导,在渐渐开启民智之后,再建立新的政治制度较为合适。

百里无忌所需要做的,就是安排好过渡的政治制度,以及在明国两所高等学府中种下民主的种子,如此,若干年后,自然会收获到该有的果实。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民主这颗种子表面上与皇帝的**相对立,但其实与之抵触的并不是单纯的皇族一脉,而是以封建制度所代表的一切既得利益团体。

在民智尚未开启时,想建立宪政或者共和,就如同一个人与整个社会作对,无论成败,此人都会没有好下场。

现在,百里无忌将所有的精力倾注在军队上,他所希望的是通过这一次征讨大理,改良和完善杨廷式“轰炸队”的功能和建制,并且在彭晓的远洋舰队中独立出专门的内河水军,以震慑国内的一些不同声音。

百里无忌计划将内河水军放置在中书省直辖之下,其职能是做为各府州驻防军的补充。对各府州境内起到保境界安民、护送商船、打击水匪等作用。

鉴于此目的,车轮船以其速度快和耗费人力小而进入百里无忌的遴选范围。

车轮船有着与初始蒸汽机相匹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是百里无忌选择其做为内河水军标准配备的主要原因。

几个月后,在明国一系列的战争准备持续地进行中。徐守仁、百里康同时传回消息,大理国内战爆发了。

大理国的前身是南诏。

南诏尊圣二年(929年),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建大义宁,改元兴圣。

其弟弟杨诏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在疑惧下,杨干贞急欲追杀段思平。

由于段思平武艺超群。才干出众,最初被升为幕览,后来积功升至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

当时,社会正处在变革当中,南诏政权已经走向末路,先后被郑买嗣的“大长和国”、赵善政的“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取代。

这几个政权存在大时间都很短。相互更迭时都免不了有一番杀戮。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在被杨干贞追杀期间,段思平曾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启示,藏匿在自己舅父的部族中。

会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关系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军师董迦罗前来加以保护。

南诏兴圣元年(930年),杨干贞的位置被其弟杨诏所篡。

段思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会于石城,以董迦罗为军师。讨伐杨干贞,所向皆克。遂进攻大理。

当时杨诏等陈兵据桥,段军不能通过。当晚段思平在睡梦中得到三个梦境:“人无首;玉瓶无耳;镜破”,感到大惑不解,其军师董迦罗指段思平的梦境乃天大吉兆,因为“君乃丈夫,去首为天;玉瓶去耳为王;镜破则无对者”,因而军心大振。

是日,段军找到一名浣纱妇女,指引段军适合大军渡河的地点,曰:“人从我江尾,马从三沙矣,尔国名大理。”

段思平大军按照浣纱妇女的指引,渡河成功,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知道兵败消息后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大义宁灭亡。

七年(937年),段思平即位,建号大理,建元文德,都城大理。

944年,段思平在邓川视察农业的时候去世,其子段思英继位。

段思英即位,改元文经。文经二年(946年),段思平之弟段思良联合相国董迦罗发动政变,逼段思英退位出家,并自立为帝,改元至治。

从此大理皇位的继承由段思平一系转到了段思良一系。

段思良在大理政权建立过程中出过不少力,颇有功劳,在段思平在位期间他也颇受信任,是王族中的实力人物。

他逼侄逊位后,成为大理第三代皇帝,在位六年,用过一个年号,至治(946—951)。

段思良死后,谥号圣慈文武皇帝,其子段思聪继位。

这时迅速膨胀起来的以高方为代表的高氏家族取代董氏,成为朝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

而皇帝段思聪和高方这两大势力本是处于暗中较力阶段,此时双方都得到明国密使的承诺,自以为靠山稳固,随即向对方展示欲以力相拼的嘴脸。

双方都有了这内战的打算,于是,一拍即合,两大势力迅速召集起支持自己的部族形成了对峙。

拥护段氏的部族囤兵于澜沧江以东,以大理都城为据点,集合了十六万大军。

而拥护高方的部族多以白蛮等族为主,占据澜沧江以西,以腾冲府为据点,聚集了十二万大军。

其实两者都号称有十万以上大军,明眼人都知道,这数字中的水分实在过大。

大理这些年的常备军全部加起来不过五万人。

以大理国的人口,要养活合计二十八万军队,那就如同天方夜谭。

这些数字中的七成以上军队,其实不过是刚被各部族征召起来的百姓,有的甚至连兵甲都未装备。

既然双方都如此对外宣称,那自然不会以此去嘲弄对方。

于是,澜沧江东西两岸,剑拔弩张地对峙格局形成了。

这个时候,徐守仁和百里康利用早先安置的各个商铺,筹集大量粮秣,对各自“支持”的对象进行了大规模的支援。

这个时代,有粮就有兵,百姓可以为了一口吃的,将命交付于你。

有了粮食的大理双方解决了后顾之忧,一场你死我亡的战争近在眼前。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徐守仁暗中下令潜伏的细作,同时对双方势力中各个府郡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并对有影响力的官员进行暗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