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一百二十七章

代周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25 来源:笔趣阁

百里无忌看着郑彦华说道:“你打算占据之后,契丹大军再次南下,如何抵挡,让晋国百姓抗着门板去抵挡辽人的骑兵么?你可知道,晋国百姓的生活,到时晋国偌大的疆土需要多少军队进行防御?这些军队从哪里来,招募百姓从军?你可知蓄养这些军队需要多少钱财?”

郑彦华太过稚嫩,一下子被百里无忌连续的问题问蒙了。

可战法科另有学子站出来了,大声说道:“学生名毛胜字公敌,晋陵人氏,如大王需要,学生愿意捐出家财,支援北上。”

百里无忌一时没有防备,闻言一愣,随即问道:“毛胜,你父母尚在?家中可有兄弟?”

毛胜答道:“学生父母尚在,无兄弟。”

“既然父母尚在,依制,家财没有你说话的份。不过,我记住你的名字了,等楚国需要你捐献家财的时候,我第一个找你,坐下吧。”百里无忌示意道。

“呃……。”毛胜显然没有防备这一招,沮丧地坐下。

在场学生一阵哄笑。

这时,郑彦华回过神来,道:“学生乃战法科学子,日后从军,大王所问的问题不在学生所学之内,学生只知如何抓住战机,取得胜利。”

百里无忌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你只需知道如何战,不需要考虑该不该战、何时战。我很欣赏你,郑彦华,你学成之时。有资格去军中任一个校尉了。”

成为今天第一个被大王褒扬的学子,郑彦华显然有点受宠若惊,在四周的学子羡慕的目光注视中。红着脸坐下。

“诸位兵学学子,晋国,乃至现在的汉国,皆是契丹与楚国之间的缓冲地,如果现在占据这片土地,楚国必然是契丹直接刀兵相见。数倍于楚国疆土的辽国,有百年的根基。哪是楚国数年根基可比?北上抗辽,说得轻松。大军深入敌国土地,得不到当地百姓支持。大军补给线拉得很长,契丹骑兵善于游击,如何保障补给线安全?”

“大王所言补给线之事,学生以为不是难事。大军自定州或代州北上。又或两路并进,每攻一城便加以固守,囤积粮草,如此进行蚕食辽地,学生以为必能荡平契丹。”一个学子毫无规矩地站起来打断了百里无忌的话。

百里无忌大怒,说:“报上你的名字籍贯。”

“学生名郭廷谓字信臣,徐州彭城人氏。”

“依你如此行事,楚国与辽国必将在某城决战。或者形成对峙,成了消耗战。双方国力又不在同一水平,如此打仗,对谁有利,何来战法可言?你的战法都学到哪去了?你的师长没教过你礼仪吗?”百里无忌大声喝斥道。

郭廷谓低头嘟哝着。

“不过你的战法虽属保守,但也不失稳妥,在两国国力相等,或者军械占优时,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郭信臣,你学成之后,也可去军中任一校尉了。”

郭廷谓瞬间喜出望外,赶紧施礼后坐下。

“学生名廖融字元素,宁都人氏。就学吏治科。想问大王,为何每占一地,就发动清官运动?”

这问题太过尖锐,带有些责备百里无忌手腕血腥的意味,瞬间,场内寂静。

百里无忌也没想到这学府学子竟会如此大胆,问出这种问题。

一时气氛尴尬。

冯道却依旧闭着眼睛,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

百里无忌不好在数千学子面前丢了份,也不想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

“廖元素,这问题你仕官之后,自然明白。”

“学生鲁莽,但依大王规制,学生在学成之日便要仕官,成为言官,使督察各地官员之责。不清楚大王清官运动的真意,如何为大王行使督察各地官员之责?大王有言在先,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如此,请大王回答学生,以解学生之惑。”

“呃……。”

百里无忌被问倒了,自己有言在先,什么问题都可以提,这时却等于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好歹自己是大王,这些学生竟一点不给面子,回头看冯道,依旧闭目养神。

这老头真不如徐世铭得力,百里无忌腹诽道。

看着下面眼巴巴望着自己的学子,百里无忌不禁心中生出一股暖意。

这些人,是楚国的未来,是楚国未来的栋梁。

那么,何不与他们说清楚?

“自古以来,官员贪脏枉法屡禁不止,纵然是盛世亦不能杜绝。为何?贪一万两者,罢官,以一人换全家、全族人享福;贪十万两者,杀头,以一命换全家、全族人享受数辈子衣食无忧,况且,这些贪官污吏一旦事发,便携钱财逃至别处,换个主子,一样重新做官,甚至做更高的官。”

百里无忌斟酌着慢慢说道。突然感觉不对,转过头去,发现冯道正盯着自己,百里无忌只好冲他歉意地笑笑。

“无论法治还是人治,最后的执行者还是官员,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但也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本王每到一地,就要发起一场清官运动,这不是本意,只是一种手段。本王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用书籍、用礼义廉耻净化那些贪官污吏的脑袋,那就只好用刀剑砍下他们的脑袋。这些贪官污吏的人数远远比不上受其迫害苦的百姓人数,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我要发起清官运动,这个回答不知道廖元素及各位学子满意否?”

“大王,学生是不是可以认为,若是官员舞弊,就可杀之?”

“……。本王说过了,这只是一种手段,权宜之计,若是在太平盛世,自然可以慢慢细查,依律审判,但若是在这纲常崩坏的年月,也不失一时之计。”

“大王,学生是不是可以认为,大王的话便是规制,大王的心意就是律法?”又一个学子站起身来问道。

百里无忌勃然大怒:“你是何人?”

“学生名张洎字偕仁,庐州人氏,明法科学子。”

百里无忌后悔了,后悔答应冯道来学府了,竟不知道这学府学子如此难缠。

“本王不是法律,本王也须遵守律法,如此回答,各位可满意?”百里无忌强振精神答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