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一百六十七章

代周 第一百六十七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25 来源:笔趣阁

柴荣的话听来就如同临终遗言,这令在场的五人深感惶恐。

柴荣今年才三十九岁,虽然历朝以来,早死的皇帝也不少见,但象柴荣这样不yin乱洁身自好的皇帝早死却不多见。

众人正待上前劝慰,却被柴荣阻止。

“朕的身体朕自己知道,诸位爱卿不必多言。周国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北伐,就关系到周国未来三十年的出路。南下之路已经被明国封死;向西有吐蕃,虽然前几年吐蕃被明军击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周国十年之内没有能力西征;向东是大海,东瀛已经被明国占据;正北方的辽国,因为朕与明帝有约,不得北上;唯有西北方的阻卜,以朕与明帝的约定,两国北伐新败的阻卜应该不难,而只要得到阻卜的大片国土,周国就有希望与明国划江而治。朕已经看不到周国鼎盛的景象,唯有靠诸位爱卿尽心辅佐梁王,朕若泉下有知,定会护佑我大周百年昌盛。”

柴荣说得动情,竟滴下了眼泪。

在场五人莫不哽咽,六年来君臣一场,柴荣待五人不薄,眼见分离之日在际,难有不唏嘘的。

五人面对柴荣的嘱托,自然点头应从。

唯有王朴提出了异议,他奏道:“皇上眼下虽然龙体欠安,但也没有真到了悲观的地步。纵然天有不测,臣等自然会遵照皇上嘱托行事,不敢有违。只是臣有一事要请皇上示下。”

柴荣连续说了那么多话。已经觉得有些疲惫,但见王朴有话要说,强挣眼皮道:“爱卿但问无妨。”

王朴道:“赵贼囤兵于定难五州。万一天有不测,必挥师前来,开封府禁军中多数皆是其故知旧友,不可不防。”

柴荣心中一惊,疲惫之意瞬间扫去,他睁大眼盯着王朴嘿嘿冷笑道:“如此说来,朕临死前。还得大开一番杀戒了。”

柴荣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王朴话中所指,可是周国的最强大军力——禁军。若柴荣真大开杀戒。恐怕柴荣一死,周国也得土崩瓦解了。没有禁军震慑,周国各地拥兵自重的节度使还得各怀鬼胎、恃机谋乱?

众人纷纷上奏,劝柴荣息怒。禁军之事留后再议。

柴荣虽然有意挥刀。但见众肱股大臣皆不愿自己开杀戒,而自己身体根本无法亲自操刀,只能同意留后再议。

柴荣今日只是打算与这五个肱股之臣透露皇位的继承人,让他们心中有所准备。

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就能他们跪安了。

但柴荣留下了李谷、王朴二人,赵匡胤如今已经成了柴荣心中的一根刺。

柴荣自然明白,赵匡胤从太祖郭威时就追随自己,并与自己结为义兄弟。在周**队中声望颇高,尤以禁军中为最。而这次出走。更暴露出禁军将领中一呼百应的程度。

为帝者最害怕的就是这些在军中声望颇高的将领,因为他们一旦有了反意,那便是社稷动荡,千里伏尸的惨局。

王朴当日也将赵匡胤的话语转禀柴荣,真要是赵匡胤在紫萱死后,挥师开封,那还真没有人能阻止的了他。

所以,柴荣不得不留下王朴做出应对之策。而另外留下李谷,是考虑到王朴的枢密使就任时间不久,根基未固。李谷曾经与王朴走得近,在王朴假意背叛周国时也出手相助过,由此柴荣才留下李谷,一则做个见证,二则给王朴增加后援。

柴荣这些天其实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赵匡胤这个威胁,只是还未到决断之时,今日被王朴一席话所激,柴荣反倒是下了决断。

柴荣问道:“两位爱卿对赵贼之事有何良策?”

李谷低头不言,他虽然是个忠臣,对柴荣忠心耿耿,但这事牵扯太多,不敢妄言。况且,若真到了那时,没有柴荣震慑,赵匡胤得势在所难免,今日所说之话,恐怕就成了日后死于非命的理由。李谷不想祸累到全家,只能低头不语。

但王朴却不同,他早已在赵匡胤面前声明与其不共戴天,此时见柴荣询问,便奏道:“臣有一下策,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柴荣道:“此地就你我君臣三人,出卿之口,入我们二人之耳,文伯但说无妨。”

王朴又告了个罪,将直陈道:“臣之下策是驱虎吞狼之策。但牵扯到周国江山社稷,不得不谨慎。若皇上不测,可派使者前往夏州,正式册封其定难节度使之职,甚至可以将府手三州一并划归其治下,以换得其对梁王继位的支持。”

柴荣点点头道:“若真是如此,朕倒也不反对,只是赵贼能答应么?”

王朴犹豫片刻道:“赵匡胤若能安分守己则罢,若真有挥师开封之意,臣恳请皇上写信至明国,请明军也挥师开封……。”

李谷一听大惊,喝道:“文伯,你这是谗言误国,乃卖国之嫌。”

说完转头对柴荣奏道:“皇上切不可听信谗言,明国早已对周国垂涎欲滴,若得皇上旨意进军开封,则周国江山社稷必不能保。”

却不想柴荣一副面无表情的神态,他轻轻摆了摆手道:“李相且听文伯说下去。”

李谷一愣,无奈只好坐下。

柴荣举手示意王朴继续说。

王朴道:“李相之言确有可能,谁都知道明国对周国的垂涎,但有一点,纵然明国再怎么渴望得到周国疆土,以明帝的心性,绝不会趁人之危,此点想来皇上也有同感。”

王朴望向柴荣,柴荣不经意地点点头。

王朴道:“真到了赵匡胤挥师开封之时,恐怕开封府再无一人能对抗其进城。如此,到不如主动将开封让给明国,如此一来,梁王必可因此而得到明帝看重,考虑到皇上与明帝的兄弟之情,周国或许还能保留基业。但若让赵匡胤进城,梁王就算是性命无虞,但周国江山社稷必定无存。请皇上三思。”

李谷本欲起身反对,但被柴荣方才阻拦,此时先看向柴荣,想看看皇上是什么意思。(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