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十七章

代周 第十七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25 来源:笔趣阁

孙仕旭问道:“父亲当日可有别的什么嘱托?”

百里无忌道:“令尊当日只向我说起两件事,一公一私。公事是明国如今已经统一天下,孙相是要劝诫我留意军中那些骄兵悍将再起祸乱;私事是希望我能忘却他当年在江陵府时不时为难我之事,并将思明托付于我。”

孙仕旭有些诧异,他迟疑了一会,还是问了出来:“父亲既然得知我已经归国,怎会再将思明托付于子青?”

百里无忌叹了一口气道:“孙相终究不信你会突然回来,也怪我将此事太过保密,在孙相昏迷之后在告诉他,以孙相的聪明,自然以为我不过是在安慰他,编个假消息宽慰他的心吧。”

孙仕旭哽咽道:“应该是如此,父亲太过精明,本是真事,却因此而被他误解成哄骗于他,哎……。”

百里无忌道:“孙相走的那天,我已经将思明接到宫中,如今你回来了,可入宫接其回家,也好骨肉团圆。不过,以我之见,以后每天让思明入宫,与靖北一起读书玩乐,也好让二人加深些感情,不枉你我相交一场。”

孙仕旭点点头道:“有劳子青费心了。”

百里无忌道:“元之不要再伤心了,思明年幼,还须亲人照抚,你身为人父,切不可乱了方寸。”

孙仕旭应道:“是。”

百里无忌道:“你先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好好与思明享享天伦之乐。等过了孙相的祭祀之日,再来宫中,再说说日后的打算。”

孙仕旭应道:“是。”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任明国三相之一的王朴展示出了他的锋芒。

他向百里无忌提交一份奏折,上面建议二事。

一是为加强原周国百姓与明国百姓的融合,经过这一年多王朴在开封府的努力,原周国百姓已经渐渐认同了做明国百姓。但明国百姓在对待原周国百姓上,有着天然的自豪感,这就阻碍了南北百姓的融合。

王朴上折建议,以朝廷出面奖赏南北两地百姓联姻。如此促进南北百姓间的融合,而王朴甚至列出了奖赏的数额。

王朴建议,凡江南百姓与江北百姓联姻者。赏银十两。

以当时的物价来说,十两白银足够操办一场婚礼酒宴所需。

而以保守估计来算,适合联姻的南北两地百姓人数不会超过十万对,所以。朝廷用于此的奖赏银两应该在百万两之内。

百里无忌迅速御准了此项建议。令王朴全权处置此事。

王朴此议,迅速推进了南北百姓的融合,使得明国国内局势迅速稳定,南人不再看不起北人,而北人也对明人的身份更为认可。

王朴第二个建议是迅速整肃原周国残留的各地军队,以稳定治安,彰现中央朝廷的威信。

原周国分封的节度使多达三十余个,这些节度使手中掌握着或多或少的军队。但如果不将其军队收回整编,恐怕后患无穷。

百里无忌心中早有此打算。但周国疆土纳入不久,百里无忌也不敢轻易将此事列入朝廷待办事宜,生怕会激化矛盾,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而王朴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以权换权和以钱买权。

以各州地的一应政权换军权,以财权换军队。

也就是说,既然周国已亡,新君在位,那么各地的统治权就有了商榷的余地。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柴荣分封的节度使,未必在百里无忌这能得到承认。

但如果能将军权交回,那么所得到的补偿就是百里无忌将出具分封诏书,证实他们的节度身份,使得这些“土皇帝”能安心地睡觉,不必再担心有一天朝廷收回他们的分封之地。

毕竟,明军的战力强大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仅凭他们的杂牌军对抗,恐怕是以卵击石。

而王朴的下一步“以钱买权”更使得他们不必心痛所遭受的损失,那就是凡依诏交出军队的节镇,将得到相应军队人数的免税期,以军队人数不同,免税期分别为三、六、九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

百里无忌审阅之后,同意王朴所奏,并令王朴全权办理该项事宜,唯一有改变之处是,百里无忌册封的官职,不再以“节度使”的官名,而是称之为“巡抚使”。

王朴的办事能力确实精干。

数个月后,除了潞州的昭义节使李筠,所有节度使都响应百里无忌的诏令,交出军队,接受百里无忌的册封令,所涉及军队达到十三万余人。

百里无忌派人将这些军队遴选,精壮者做为丁壮补充进御林军和新军,其余的一律解散为民,有家者归家,无家者分与田地,分散于明国各州县。

可百里无忌没有想到,自己还没决定怎么对付潞州的这颗钉子,李筠自己做出了选择,他起兵造反了。

李筠借柴宗训的名义,声言自己身受郭氏大恩,要复周国。

于是,百里无忌立即做出决定,武力拔除李筠这颗钉子。

其实百里无忌对李筠此人感觉不恶,李筠当初北逃时被赵匡胤在黄河擒获,关押在开封,还是百里无忌入主开封后,将其放回潞州。

如今李筠不知感恩,反而与自己做对,正好百里无忌需要有个人杀鸡警猴,李筠便成了不二人选。

百里无忌将此事交给了徐守仁,因为徐守仁掌控着三万铁骑兵。

而金陵府至原周国各州府的官道已经畅通无阻,至潞州勘乱不过数日行程。

十日后,徐守仁率三万铁骑兵和五千百里无忌抽调的御林军合围潞州。

仅用了一天时间,击溃李筠号称六万昭义军,并顺势攻破潞州,活捉了李筠。

李筠此人,可算作是个忠臣,忠诚于郭威、柴荣,因为二人与他有提携之恩。

但若说人品却不咋滴,他坚持不交出军队之意其实很简单,待价而沽。

其实李筠心中还是有着以前节镇作乱的心思。

他认为既然郭威、柴荣死了,那么他就可以依仗昭州军建立自己的势力,至少能做个“土皇帝”,百里无忌的诏令直接击碎了他的幻想,所以,他不得不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