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二十一章

代周 第二十一章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25 来源:笔趣阁

所以百里无忌需要尽全国之力也要解除这两国的威胁。

大理国这些年却是没有经历战乱,虽然当叔叔的抢了亲侄子的皇位,开创了大理皇帝禅位做和尚的先例,但国内并没有因此而暴发内战。

可以说,这时的大理国是富饶的,这对于明国现在囧迫的财政来说,无疑是一块肥肉,令百里无忌“垂涎欲滴”。

并非百里无忌有着强盗逻辑,其实这与道义无关,完全取决利益。

世上的事本就如此,“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弱肉强食的真理。

一个强大的明国周边,存在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国度,而这国度又富得流油,这已经完全构成了明国出兵的理由。

但百里无忌无意出动大量新军,就算大理国富得流油,但付出的成本一旦超过得到的,或者相持平,那就算构成出兵的理由,这买卖也不划算。

所以,五人在商议战争方案的时候,所设定的前提条件就是运用的兵力不得超过十万,也只有将兵力控制在十万人之内,经过这一年恢复的明国国库才能承担得起这高昂的军费。

这其实也怪百里无忌所设的军饷和抚恤金过高,若是换作柴荣在世,明国十万大军的军费足够他打一场五十万人的战争。

当然所用军械不同,也造成了军费的大量增加,此次出兵。骑兵是不可能出战了,最多也只是象征性地派遣少量骑兵进行震慑。

在水路纵横的大理国境内作战,所能依仗的只能是火枪兵。

而明国火枪兵的护具近乎于没有。当时的弓弩兵还有一身链甲防身,但百里无忌追求火枪兵的灵活性和高速度、低负重,士兵们只有一身军服,没有丝毫的额外防护。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全凭火枪兵作战,没有能顶在前面的高防步兵或者强大的骑兵做为屏障,火枪兵的生存能力是极低的。

这与后世的热兵器作战不同。后世的作战是因为火枪的射程、威力有着天壤之别,更关键的是有机枪这种连发枪还有远距离火炮的存在,明国现在最大口径的火炮有效射程不超过十里。所以,真单凭火枪兵要攻灭大理国是不现实的。

有了如此多的限制,要制订出一个能短时间、轻代价的作战方案是困难的。

五人趁着残余的酒劲,一直争吵到第二天早上。方才勉强拿出一个方案。而这方案已经变异到不是真正的作战,倒有些象后世的策反,不,应该是驱虎吞狼之策。

方案中只有在最后,明军才真正出现,起到一战定乾坤的作用。

百里无忌实在抗不住宿醉,在四人的强烈恳求之下,同意了这个方案。之后便回到寝宫,埋头大睡。

但等睡醒之后。回忆起这个方案,百里无忌马上就后悔了。

这个方案的前期阶段近乎于儿戏。

它利用百里无忌当时在大理两路使者来朝之后,曾经让徐守仁安排大量细作混入大理,还有以商贩、店铺的名义囤积大量粮食物资为依靠。

由徐守仁、百里康二人率少量随从,分批乔装渗入大理。

之后,分两组在取得与大理两派势力联系之后,都以明国特使的身份,蛊惑双方加深敌对,最好能引发两者血拼。

等到大理国两派势力拼得两败俱伤之时,由百里无忌率百里义的第一军之一部三万人由成都府西渡岷江,之后南攻黎州(汉源)、建昌。

然后从建昌分兵两路,一路由百里无忌率二万人西攻罗共赕、三赕(丽江);另一路由百里义率一万人从建昌南攻会川,之后转西向攻入三赕。

另外,由云扬率第二军之一部二万人,从成都府以北的忒剌(松藩)渡岷江西攻阿坝,之后渡大渡河南下攻理塘、稻城、旦当(中甸),再南渡金沙江攻入三赕。

三路大军在三赕会师之后,分三路同时南攻龙首关、沿洱水南下攻击大理。

若大理朝廷皇族此时向东南善阐府(今昆明)逃窜,那么由百里无忌部镇守大理,由云扬沿金沙江南岸东进截断大理军残部北部之路,而由百里义部东追,在善阐府外完成此次战争的最后一击。

按计划此战总共投入的兵力大概为五万人,这极大地减轻了明国国库的负担。

只要运作顺利,在众人的预判中,完全可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也就是说,明国不但可以在此战结束后取回“本钱”,还将从此战中获得极大的利益,这利益不是国土这种抽象的利益,而是实打实的财产利益。

经过徐世铭前期和徐守仁这一年来的侦察,数十年和平的大理国,不但百姓能吃饱穿暖,国内大量的贵族豪门更是富的流油。

这些年来,处于中原和天竺、蒲甘、吐蕃等国之间的大理,有着天然的贸易优势。

大理的百姓甚至不需要出外购买商品和贩卖商品,只要待在家里,等候东西南北各国的商人将货物运来,然后左手买进右手卖出就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而对于百里无忌等人来说,此战真正的意义在于,也许这将是自己此生的最后一战。

虽然现在明国攻灭大理国,如同一个壮汉欺负一个幼童一样不在同一级别上,但这完全不影响众人对此战的兴趣。

任何时代,人终究是人。

所要庇护的首先是自己的亲人,然后是族人,再次是国人,最后才是天下人。

无疑,现在五人所能达到的境界,那只是庇护国人。

劫掠是种罪恶,但将它换个名目再说,那就是“劫富济贫”,完全成为了正义之举,无论是孔子还是庄子,都为这种行为赋于了一个好听的字——侠。

百里无忌众人为此战定下的规矩是,彻底荡平大理国贵族富豪,将掠夺的财富充为军费,而对于普通百姓则做到秋毫无犯。

这个预案应该是不错的,而选择的将领包括百里无忌皆是作战阅历丰富的明国名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