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代周 > 第八十三章 石敬塘的辩解

代周 第八十三章 石敬塘的辩解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25 来源:笔趣阁

晋天福三年七月底。

晋国皇帝向天下各地行文斥责南平国夔万经略使百里无忌的戒令传遍五湖四海。

自然少不了夔、万、忠三州的一份。

戒令中强烈抨击百里无忌目无君父,私自铸造火器,残害邻国等等的罪行。

这种戒令的出现使各个势力目瞪口呆,这就是大晋皇帝给予抗旨不遵的百里无忌的惩戒?

当百里无忌从徐世铭手里看到这份戒令的时候。

噗……。口中的茶水差点喷了徐世铭一身。

“先生以为该如何应对。”

“主公,此事可大可小,但某以为断不能让此令损害主公的名声,故应同样行文各地进行辩白。”

百里无忌神色怪异地看着徐世铭。

徐世铭有些吃不住劲,问道:“某说错话了么?”

百里无忌说:“不,先生说得有理,只不过我在想如何针锋相对地驳斥此戒令。”

实际上百里无忌方才在听到徐世铭说辩白时,想到的是这老滑头竟能知道舆论战。

“请先生捉笔,写一篇驳斥戒令,并谴责晋国皇帝割土卖国、卖祖求荣,号召各国众起攻之的檄文,同样行文各地。”

“主公不可,如此一来,岂不是和晋国撕破了脸面,万一晋国真的挥军南下,那真的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先生勿须担心,石晋要动兵早就动了,还发个区区戒令做什么。石晋外强中干,苟延残喘而已,照我的话去做就是。”

“遵命。”

徐世铭虽然心中嘀咕,为何百里无忌如此憎恨晋帝石敬塘,怎么说人家也是自承正统,天下各地诸候大都名义上尊奉。但见无忌不象意气用事,也就不便再劝了。

想这石敬塘莫不是上辈子得罪了百里无忌?

哎,那得有多大的仇啊,徐世铭摇摇头走了。

南平国夔万经略使百里无忌拟写讨檄文书布告天下,谴责晋国皇帝石敬塘卖祖求荣,不知廉耻,屈身事辽,割让土地,呼吁各地藩镇及天下英雄群起讨之。

布告一出,天下再次哗然。

见过皇帝斥责大臣的多了去了,还真没见过大臣传檄攻讦皇帝的。

这是明目张胆要造反啊。

石敬塘在宫中大发雷霆,已经摔碎了数十个杯盞,踢坏了几十个桌凳,撕烂了几十块锦绸。

只听见他怒吼着:“此蝇蚋小儿欺人太甚,某封他节度使,居然恩将仇报,如此不知好歹的畜牲。传某谕,即日起兵,南下讨伐,某要抽他筋扒他皮方能泄心头之恨。”

桑维翰刚闻知此事,就特意赶来。他知道石敬塘看到此檄,必定会怒而发兵,所以特意赶来劝阻。

桑维翰说:“陛下请歇雷霆之怒,如此小儿不足皇上发火,想他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圣上若是怒而发兵,正好中了这小贼的奸计。”

“那小贼有何奸计?”

“圣上试想,臣被主战派赶离圣上身边,如今国内内乱频生,晋国的亲辽政策已经转向,加上北汉对晋国又是虎视眈眈,西边蜀国更是日夜窥探。此时圣上若发兵南下,万一后院失火,必悔之晚矣。”

桑维翰的话如同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石敬塘怒火。

也打碎了石敬塘唯一的一丝自尊,献媚于外已经被人背后苟舌,如今再被属臣凌辱,却无法惩戒,这还有一点皇帝的尊严么?

石敬塘对桑维翰叹道:“桑卿知朕,朕忍辱负重向契丹人低头称儿还不是为了天下百姓,每年朝贡不过就是一州的税赋,天下有多少州?某以此换得契丹人不再南下,保住天下百姓生机,何等大德,却被这蝇蚋小儿骂做卖祖求荣,朕多冤啊。朕不管如何,都要南下灭了他。”

说得那是冠冕堂皇,但明眼人一看,就会觉得恶心。民族的生存尊严如果需要靠奴颜婢膝来换取,要靠对方的施舍来换取,要靠割让土地来换取,这样的生存尊严要其何用。其实不独是石敬塘,前朝后代亦层出不穷,如“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如“曲线救国”等等,不胜枚举。

汉奸,特别是大汉奸,基本上都有一套自己所谓的或爱国或救国或为民或为君的超常态理论,有识之士都会鄙视,但显然不包括丞相桑维翰。

桑维翰抚掌赞道:“陛下良苦用心,自会由后代史官称颂。不过,此时却不能对南平用兵,皇上当以国事为重,暂且隐忍,待日后安平后方,再行南下,必报此仇。”

石敬塘怒火泄了,自然也清醒了,叹道:“桑卿所言在理,某先把这帐记下,日后再向他清算。”

但仗不打了,皇帝也不能让人白骂啊。于是找些“文人雅士”再次起草戒令,诏告天下,斥骂百里无忌无君无父,无情无义,不知感恩,恩将仇报等等。

此举令天下所有以为晋军将要南下的人大跌眼镜,堂堂一中原大国皇帝,被名义上的治下藩镇的下属经略史骂了,居然只想到回骂。石敬塘的帝王尊严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而身在江陵府的南平王一边赞百里无忌还算有点良心,一边怒骂这小子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无缘无故去招惹石敬塘那煞星做甚,正担心石敬塘南下祸害荆南呢。闻听石敬塘不南下,只回骂的消息也不禁傻呆了,这唱的是哪出啊。

蜀中的孟昶正调兵遣将,打算趁晋军南下,一路伐晋,一路伐南平,捞点油水顺便报了百里无忌的一箭之仇。可现在也只好偃旗息鼓了。

南平西南边的楚国大王马希范正“吃喝嫖赌”玩得不亦乐乎,哪有时间来管别人的闲事。

东南边的吴国已经变成了唐国,也就是南唐。徐知诰改名徐诰后,又改名叫李昪。从此脱胎换骨成了皇帝,也就是传说中的南唐后主大名鼎鼎的李煜的爷爷。此时刚登帝位,正忙着清理国内繁琐的杂事,譬如封官啊,册妃啊,清除异党啊这些,哪有闲空来管南平和蜀、晋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