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血泣五胡 > 第三章 梅园三结义

血泣五胡 第三章 梅园三结义

作者:知兵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9:01 来源:笔趣阁

“喂,我现在为什么要去邺城啊?”王浩问道胥维。

“我们去邺城找冉闵啊。”胥维答道。

“冉闵?冉闵是谁啊?”王浩接着问道。

“我晕,你连冉闵都不知道啊。那我跟你讲讲吧。”胥维此时感到有些无奈。“冉闵是汉族人,是国家英雄。中华文明之保护者,被汉人后裔冤枉的十大护国主。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冉闵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他是拯救了汉族的抗胡英雄,亦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西晋的‘八王之乱’使西晋初年并不十分发达的经济,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关东地区又爆发了罕见的蝗灾和瘟疫,史载“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晋书-食货志》。到西晋时期,胡人已经遍布北方各地,关中地区尤其众多。当时人江统在其著名的《徙戎论》中惊呼,‘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五胡乱华时期,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晋纪》、《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凶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煌”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四百万左右)大屠杀了多年之后,石勒估计也杀累了,听录了谋士要他建立“根据地”做“皇帝”的建议,改变策略,开始有了收降汉人做奴隶的政策,而不再一味搞大屠杀。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根据汉人张宾的建议,定都襄国。中原农业经济得到一点恢复。在南方石勒长期与祖逖将军做战.祖将军死后,没人能有效的组织北方各堡与胡人对抗。公元320年前后,屈指可数的几个保壁大帅也最后降石赵,石赵王朝完成了对中原和关中的牢固统治。到公元349年,冉闵屠胡之前,迁居中原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之多,数量上相当惊人,他们是在东汉、魏、晋、石赵四个朝代因各种原因迁到中原地区来的胡人。有被当时政府强迁进来的,有主动迁进来的,有武装打进来的。Youunderstand?”

“哦,我知道了。这样说如果没有冉闵,中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

“额…可以这样说吧!”

“喂,你们俩别光只顾着说啊,我们要要继续上路呢。邺城是朝北的方向,我这有指南针,你们跟着我走。”不亏是罗耀,生存技能就是强。这点胥维也是十分佩服他的。毕竟他们来到了古代,不光赶路,而且还随便观光下古代的环境。

“哇,这里的空气好清新啊,比城市好多了。”王浩感叹道。

“是啊,城市太过于污浊,我们回到古代还可以好好享受下大自然的美妙呢?还可以去那些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名胜古迹游玩呢,呵呵。”胥维也不忘娱乐一番。

“行了,你们不要玩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先要有个详细的计划吧。”罗耀仍是一脸的严肃。

“知道了。那我就说下我的建议吧。我认为我们先到邺城找到冉闵,大约再过一年,冉闵就要颁布《杀胡令》,我们可以先招兵买马,当回强盗吧,装抢胡人的钱财,到时再去投靠冉闵,你们觉得怎么样?”胥维对着罗耀和王浩说道。

“这个提议不错,就这样吧。我们先去自己招些兵马,但可能我们年纪都不算很大,在别人的眼里,我们说不定还是个小屁孩,可能没人会理我们的。”王浩说完便往着胥维和罗耀。

“说的也是,我们必须还要锻炼下自己武功呢。在这个时代不会武功,等于死路一条。”罗耀说完便练起了他在武官学功夫。

“喝,喝,喝。怎么样,还不错吧。”罗耀打完一套套路,对胥维和罗耀问道。

“呵呵,你个小垃圾,就你那花拳绣腿,还想杀人啊,甭都想。”胥维捂着肚子,不顾罗耀的怒视,哈哈大笑起来。

“那你会什么,废渣。”罗耀握起了拳头,恨不得一拳将胥维打翻在地。

“我?我告诉你们吧,其实我每天都会练习自己的功夫的。比如:咏春拳啦,跆拳道啦,散打啦,泰拳啦,MMA啦,双截棍啦,我会的还多着呢。”胥维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感觉非常神奇。

“说不定你每个才会那么几招,就刚自吹这会那会的,你脸皮还真厚啊。”罗耀用一种鄙视的眼光望着胥维。

“喂,你们别吵啦。现在什么时候啦,你们还有心思吵架,都给我住嘴。”王浩看不惯我们这样,他认为现在我们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克服种种困难。胥维和罗耀都停下来,看着王浩。

“不用我说,你们两个也知道“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的故事吧。你们不要老是吵来吵去的,你们两个不要老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这世界还大着呢。”

“对不起,罗耀,是我错了。我不该嘲笑你,让我们一起成长吧。”于是胥维同罗耀击掌视好。

“走,我们继续上路。出发。”罗耀听了胥维的道歉,也没在发脾气了,恢复了原来的心态,依然斗志昂昂。

他们继续往北走着,途中经过一座梅花园。蓬勃的腊梅花灿烂地开放着,一树的金黄,圆圆的花骨朵儿小巧可爱,绽放的花儿笑意盈盈荡漾在枝头,在寒冷的冬日里妩媚妖娆。远远都能闻到那一股馨香扑鼻而来,直钻进了人的心坎里,回味悠远……

胥维忍不住采摘了几枝盛开的腊梅花,心念之间似携着一幅踏雪寻梅的美丽图画翩然入梦。雪舞翩跹,花开烂漫,馨香环绕。不经大发诗情:“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ni,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臭小子,装什么B,那是李清照的渔家傲,不要山寨人家的诗词。”罗耀对胥维吟诵感到一阵恶心。

“呵呵,对了,不如我们学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来个梅园三结义吧。你们说怎么样?”

“好提议,我们也做回刘关张吧。”王浩应和道。

于梅园中,备下饼干、汽水、薯片祭礼等项。

“对了,我们没有香啊?”胥维想起他看过的一些古代片里的情景,拜把子时都要上香的。

“我带了几包烟,要不代替香吧。”王浩说着从背包里拿出一包好日子。

“混小子,你既然学抽烟啊,算了,不管你了,快把烟给每人一根。”胥维想起以前看过的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的场景,随即也跟着模仿起来。

三人跪于“祭”前,焚烟再拜而说誓曰:“念胥维、罗耀、王浩,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下共戮!”誓毕,拜胥维为兄,王浩次之,罗耀为弟,祭罢天地。

“好了,宣誓完了,我们要不要喝血啊?”胥维问道。

“喝你个头,要喝你自己喝,我们开汽水喝吧。”王浩显然对喝血感到恶心,毕竟还要流自己的血,他感到有些变态。

“来,我们干了这杯“血”。”

“干!”

“你们可别死得太早啊,要不然我也要跟着你们一起去死的啊。”胥维装作一副很怕的样子,和罗耀和王浩说道。

“呵呵,你才应该不要早死呢!”

“哈哈,哈哈!”众人大笑。

“对了。”罗耀突然停下来说道。“要不我们自创个名号吧,怎么样?天地三雄如何?”

“不错,不错。天地三雄,天地三雄。够气派,够霸气,够潇洒。”王浩竖起了大拇指,边顶边夸。

“好,我们以后的名号就叫天地三雄,雄霸天下!”

“天地三雄!雄霸天下!天地三雄!雄霸天下!”三人齐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