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989红色攻略 > 第87章 焦点在生产线

1989红色攻略 第87章 焦点在生产线

作者:步枪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9:16 来源:笔趣阁

看最快更新

(接上一章)

美方代表刷刷地记录下华夏人的第一项要求,以便稍后进行具体的回应。

徐建仁看了李路一眼,李路微微点点头,继续说道:“第二点,关于采购单价和售后服务。我们希望是一千五百万美元,包含维护人员的培训等在内。第三点,交付的日期应当不晚于1990年的6月,交付方式我们希望是部分整机和部分采取零部件运抵华夏组装的方式。第四点,战机的配置,我们希望是美帝海军版本。”

一口气说完了剩下的四点要求,李路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弗兰克不禁多看了这个年轻华夏国防军少校一眼,他的淡定和从容让这个老政客觉得很诡异。年轻的外表里面,却是老练沉稳的姿态。如果他知道,这些要求事实上就是李路提出来的话,恐怕会把下巴都摔掉。

“尊敬的华方代表,我想冒昧地问一个问题。”弗兰克开口说道,“贵方政府给予了你们什么样的授权?这些的细节你们有权做决定吗?如果没有,我想我们的第一次谈判恐怕要结束了。”

坐在中间位置的徐建仁左右看了看李路和李建军,微笑着说道:“弗兰克先生,以上我们所谈的,都在权限范围之内。同样的,如果你们没有接受到类似的授权,我是赞同暂时把谈判停下来,以便你有更多的时间请示上级。”

弗兰克愣了一下,闷闷地说道:“好吧,我建议休息两个小时。”

他算是吃瘪了,没想到华夏方面这么有魄力,给予了这几个级别不高的官员如此高的授权。如果他懂得国内政治,那就应该知道,就坐在他眼前的三个人,分别代表了华夏军政两方面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徐建仁身后的政府力量,李建军叔侄后面的军方力量。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可以说能够决定华夏空军的未来。

而徐建仁、李建军、李路等人,只是被推到台前的代表而已。

第一次谈判暂停,美帝代表急匆匆地回大使馆去了。华方代表就在钓鱼台国宾馆的房间里,进行了讨论。

“小李,你觉得美国佬会答应这些条件吗?”深深吸了一口烟,徐建仁来回踱着步,问坐在沙发上喝水的李路。之前谈判现场上的从容不迫从他脸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忧虑。

之前,谈判小组拿出来的是一百架战机单价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单价,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附加条件。李路一看,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经过一轮激烈的讨论,方上将拍板决定采用李路的方案。于是,李路就狮子大开口了。

清楚历史走向的李路知道,华夏只有这一次朝美帝大开口的机会。如果不趁这个时候多拿点实惠,那么华夏人民会因此抱憾终身的。后世提起夭折的和平经典计划,无数军迷扼腕叹息。

关键的是,李路断定,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面对在亚欧大陆咄咄逼人的苏联,美帝急需华夏发挥重要的牵制力量。在这种情况之下,华盛顿一定会认真地考虑华夏的要求,而不是一口回绝。

事实上李路认为,当初在购买黑鹰直升机的时候,华夏就显得有些软弱了。否则买来的绝对不会是阉割的民用版本。

看到堂堂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这么模样,李路是半点讥笑的意思都没有。别说徐建仁这样的在政府系统里是副部级的官员,就算是一国领导,面对一宗金额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军购,也无法时刻保持淡然。

按照美帝公布的市场单价,一架f-14战机的采购价格是3800万美元,三百架就是114亿美元。加上配套的武器装备以及必要的零部件,此项军购华夏需要付出超过200亿美元的代价。

200亿美元啊,什么概念呢?现在的国防军一年的经费也就是200亿左右,不过那是人民币!按照当时的汇率算,大约相当于25亿美元。也就是说,此项采购案,要花去相当于国防军8年的军费预算。当然,前提是未来8年国防军的军费预算保持不变。

这足够吓人的了。如果不是美帝为此提供贷款,华夏顶多能买个十几二十架装备一个飞行团。话又说回来,利用美帝提供的贷款买f-14,从长远来看华夏还要为此支付一笔不菲的利息,再加上通胀什么的,代价更大。这也是反对者反对接受美帝贷款军购的主要理由。

不过熟悉历史走向的李路很清楚,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华夏的外汇储备将会轻轻松松地冲过万亿美元大关。到了那个时候,华夏要面对的不是外汇储备不足的问题,而是怎样把这些庞大得无以复加的外汇花出去,而不是放在那里贬值。

到了那个时候,别说区区数百亿,就是数千亿美元,华夏也能眉头不皱一下拿出来。每年领导人出访都要扔出去的几百个亿——二十一世纪的高富帅唯有华夏。

“徐主任,我们买得越多,美国佬越开心。”李路笑了笑,说道,“如果用自己的钱买,他们肯定不会卖给我们太多。但是我们用的是他们提供的贷款来买,那他们的想法肯定是多多益善。因为那样一来,我们买得越多就欠得越多。美国佬巴不得我们欠他们钱。”

徐建仁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而在一旁的桌子上翻看着资料的李建军,闻言抬起头,问道:“对咱们来说,贷款数额越大压力越大,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李路丝毫不给他二叔面子,摇摇头,说道:“随着经济改革市场开放的深入,咱们国家的经济状况用不了几年就能上一个大大的台阶。几百亿美元在现在看来是很吓人的债务,但是也许几年后就不会有人觉得那有什么要紧的了。”

说到这,李路眨了眨眼睛,“更何况,只要碰上合适的机会,咱们就可以暂停这笔债务,甚至要求减免掉它。毕竟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

他在心里加上了一句:但是我知道……

听了李路的话,徐建仁眉头跳了跳,他关注的不是李路后面说的还贷问题,而是前面关于“经济改革市场开放”的几句话。

他转过沙发坐下,不动声色地问道:“小李,听你的意思,你看好改革开放?”

听到他这么问,李建军心里跳了跳,朝李路打眼色。李路自然是知道徐建仁什么意思,他无非是想通过自己的嘴巴来了解老李家对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持什么样的确切态度罢了。

李路没打算敷衍徐建仁,也无需要敷衍徐建仁,恰恰相反,他之所以提起改革开放,就是想通过这位拥有军政两界背景的国防科工委高官把老李家的态度透露出去。李路又一次自作主张了,所以他没有理会李建军的眼色示意。

“改革开放可以让国家经济腾飞,这是好事啊!”装作很不解的样子,李路想当然地说道。

徐建仁呵呵笑着,不无忧虑地说道:“就是这个姓社姓资的问题搞不清楚啊……算了,不说这些了。”

李建军瞅空瞪了李路一眼,李路拿起资料自顾看起来,躲开二叔的目光。

从10月1日开始,经过七天的谈判,双方完成了合同的初步细节。速度之快,出乎双方的预料。对于华夏空军来说,恨不得马上就能接收第一批战机,而对于美帝政府来说,这是华美友谊的又一次典型的体现。回想起历史上华夏空军为了获得苏霍伊战机,从苏联谈到俄罗斯,耗费了几年的时间才完成。李路觉得,特殊环境下办事,绝对是有特殊的结果。

因为这是不会以任何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的秘密谈判,所以,除了参与此事的军队干部政府官员之外,无人知晓其中的细节。

从第一天的谈判开始,李路成为华方发言最多的代表,他娴熟的英语和对美帝军工以及各种情况的了解,让美帝代表惊讶之余也大开眼界。他们从未见过一个华夏人对美帝的军工体系有如此深入的了解,况且他还是一名军人。

经过连番的艰苦的你来我往,谈判的焦点最终集中在生产线上。

第三天的谈判当中,照例是李路代表发言。依然是原来的钓鱼台国宾馆的保密会议室,已经获得足够授权的彼此双方,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磨。不过,这一天,情况有了点新变化。

谈判正式开始之后,李路稍稍整了整面前的资料,开始发言:“弗兰克先生,伯恩先生,汉斯先生,就生产线问题,我接到了新的指示。贵方拒绝格鲁曼公司与我们的飞机制造厂建立合资企业,对于这一点,我们表示理解。为此,我们决定让步。不要合资企业,但是贵方必须帮助我们的飞机制造厂建设两条f-14生产线。”

弗兰克想都没想,挥手说道:“李路先生,我必须重申,无论如何,我们是不会把生产线放在境外,帮助你们建设其实本质一样。”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照例等待着对方的强烈回应。这几天来,他算是领教了这个年轻的华夏国防军少校的厉害,富有气势而且有理有据,让他这个老手都不得不打心里佩服。

出人预料的,这回李路没有强烈回应,而是耸了耸肩,说道……

李路会说什么呢?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