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989红色攻略 > 第463章 态势

1989红色攻略 第463章 态势

作者:步枪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9:16 来源:笔趣阁

从3月27日14时李路下达总攻的命令开始,动作起来的部队远远不止他指挥的陆空战斗群。在外人看来,远东联军非常默契非常及时地采取了相适应的攻击行动。

内行人一看,便知道,这些部队,显然是在统一的指挥下行动的。

但是,华夏一早就明确地指出:陆空战斗群的军事行动,是对边境哨所遭到袭击的报复行动,绝对没有任何的立场倾向。

显然,鬼才会相信外交官的话。

突然出现在斯克诺季夫镇上空的第83空降旅,实际已经宣布了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陷入了重围。

补给线被切断已久,又承受着国防军来自空中和地面的打击,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这支一周前还攻势迅猛的王牌部队,陷入了困境。

此时,战场的态势完全明朗。

一方想要吃掉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这块肥肉,另一方竭力想要营救这支王牌部队。

3月26日16时许,俄军联合指挥部给第13近卫集团军下达了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在包围圈上打来一个缺口,把第3近卫步兵师救出来。

彼时,俄军第13近卫集团军的主力部队位于赤塔州西部地区,正在沿着远东铁路加速朝东驰援。

可以想象,如果俄军第13集团军的主力到达斯克诺季夫西面,单凭第83空降旅和701团第二营的力量,是根本无法挡住数万毛子精锐的碾压的。

在世界各**事专家关注的目光下,3月26日19时许,华夏沿海夜幕降临而西部地区依然是艳阳高照的时分,李路使出了他的后手,也是最后一记重拳。

驻外蒙第39集团军突然进行紧急集结,所属部队全部进入了战备状态。19时许,巴托夫亲率近卫第2坦克师、第12摩步师机械化开进,沿着公路在短短的一个夜间,机动400多公里,到达了苏赫巴托尔,经过紧急补给之后,越过边境线,继续北上。

他们指向的方向是乌兰乌德,也就是贝加尔军区司令部、俄军联合指挥部的所在。

与此同时,秘密集结于俄罗斯与外蒙边境线上的第51坦克师、第149摩步师,也越过了边境线,直直地朝远东铁路线扑去。

令人惊讶的是,这支前苏联部署在外蒙古的陆军集团军部队,他们的目标居然是穿着同样服装的俄罗斯征讨军队!

几乎同时,巴托夫的全权代表,在乌兰巴托宣布,驻外蒙陆空集群即刻起,加入波力共和国。

这个消息让克里姆林宫呆若木鸡,信誓旦旦表示绝对不会支持远东独立势力的巴托夫,在最关键的时刻倒向了他们。随着驻外蒙第39集团军部队的动作越来越明显,俄军高层将领们的飞快地陷入恐惧,叶利钦更是仿佛看到了世界末日。

只需要一副纸质平面地图,就能把当前的敌我态势粗略地勾勒出来。

如果驻外蒙第39集团军从乌兰乌德与彼得罗夫斯克之间的远东铁路进行切割作战,那么,实际上陷入包围圈的不只是第3近卫步兵师,而是包括了近卫第13集团军等部队在内的十万讨伐军!

华夏的态度已经非常的明显了,他们在边境地区集结了数支集团军部队,所有的边境地区空军基地进入了战备状态。也就是说,俄军根本不可能从南面进行迂回作战,除非莫斯科想要和华夏打一场全面战争,继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北面,且不说那苍茫的雪原,单单是西亚部署在那边的部队,就已经足以让俄军讨伐军失去突围的勇气。

关键的关键在于,一旦远东铁路被切断,那么那十万兵员、数千辆坦克装甲车将会失去后勤保障。甚至可以说,即便远东联军什么都不做,困都能把俄军困死在寒冷的雪原上面!

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失去了后勤保障部队也就失去了战斗力。美帝军队在海湾战争中投入了其军队实力的三分之一,却需要一个完整的强大的国防体系在为他们提供支撑。

再远一些的华夏进行的南疆自卫反击战,动用了十万部队,为之提供后勤保障的是三个大军区以及上百万的民工、相关武装机构。光是保障铁路运输的人员就多达五万余人。

在高寒的地带作战,部队每天都要消耗掉大量的生活物资、战斗物资。在远东铁路没有受到任何威胁的时候,它已经是在超载荷运转。即便如此,也未能完全地满足讨伐军的需求。

确切地说,从尼布楚战役开始,俄军的后勤补给部门、运输部门一直在努力想要为作战部队提供百分之百的保障,然而直到此时,他们也仅仅能做到百分之七十的标准。

也就是说,实际上俄军作战部队是在只有百分之七十的后勤保障之下作战。

远东铁路完整尚且如此,倘若被切断,后果是很容易想象的。

更要命的是,为了保证前线部队的补给及时,俄军在乌兰乌德地区设立了几个大型的补给基地,以乌兰乌德火车站为中转站。所有运输过来的物资在这里卸货,然后统一安排列车发往前线。

巴托夫亲自带了第2近卫坦克师和第12摩步师直直地冲乌兰乌德去,难道还看不出他想要干什么吗?

无奈的是,在乌兰乌德地区乃至周边地区,俄军根本没有能够与之对抗的部队!如果从更远的地区抽调部队,估计到了这里,巴托夫已经坐在乌兰乌德司令部司令员办公室的大班椅上抽掉几包烟了。

也许会有人说,俄联邦军队那帮人脑袋里面塞得都是屎,战争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为什么不提前安排地乌兰乌德补给基地乃至远东铁路重要路段的保护?

如果身在克里姆林宫,想必会明白一些,叶利钦的烦恼,莫斯科不懂。

讨伐军这十万部队,都还是费劲了九虎二牛之力才凑出来的,莫斯科又哪里会有更多的部队去防守漫长的远东铁路?应当是,部队很多,叶利钦能够使用的、有战斗力的,少之又少。

更何况,别忘了此时的莫斯科,正在沸腾的民众以及反对派政党的口诛笔伐之中。失踪的国库储备黄金以及从莫斯科市长家搜出来的大量不明来源财物引发的大规模反对示威游行,愈演愈烈。

在如此蛋疼的时刻,车臣那边的杜达耶夫举起了独立的大旗,展开了军事行动,把车臣境内的所有的俄军军事基地、兵营攻占了。态度好些的驱逐出境,态度差些的,杜达耶夫这个心狠手辣的人,直接就用军刀团为他们提供的107毫米多管火箭炮给轰平了。

消息传到莫斯科,一片哗然。一定程度上是把民众的注意力从政府**上转移到后院起火。还来得及松口气的克里姆林宫,面临着的是向车臣派兵,剿灭杜达耶夫叛军。

莫斯科没有能力同时打两场战场,走到这个时候,谁都清楚,叶利钦必须要做一个选择。

源源不断从各个渠道传回来的情报,汇集到李路手上。他知道,远东计划已经走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能否迫使莫斯科放弃正在进行的远东战争,转而把矛头转向车臣,就看接下来他怎么做了。

看了看时间,3月27日22时22分。

指挥中心里,李路扫视了忙碌的参谋们一眼,转而看着木暮生,说了句:“我去睡一觉。”

说完就朝里面的专门为他准备的休息室走去。

木暮生足足好几秒钟没反应过来,这边总攻才开始,总指挥就要睡觉去,这什么情况嘛!

却不等他说出话来,李路已经走进了休息室,关上了门。

木暮生站在原地犹豫了几下,想要过去请示一下下一步怎么安排,却看到苏夏走过来,她看了眼紧闭着门的休息室,低声对木暮生说:“老木,让他睡会吧,他好几天没休息了。”

嘴巴张了张,木暮生说道:“可是这边正打着仗,下一步……”

苏夏说道:“按照他定下来的计划走就行,他能放心睡觉,说明他对下面的战事不担心。”

她这么说,木暮生只能无奈地点头,看了眼休息室,便走向指挥台。苏夏站在那里盯着休息室看了好一阵子,才转身离开。

李路压根就不可能睡得着,即便从开战以来他就没睡过觉。

之前,大家都很奇怪,怎么之前寸步不离司令的那个年轻的叫做杨柳的机要秘书不见踪影了呢?谁也没想到,杨柳带着几个从情报部过来的机要电讯员,一直待在休息室里面的密室里。

李路和外蒙、远东、莫斯科的联系,都是依靠这个秘密小组。

此时,李路正在仔细而快速地翻看着杨柳整理出来的外蒙最新的报告。叶孤云亲自撰写的报告,简洁而清楚地说明了当前外蒙的情况。

陆空战斗群指挥中心里面的大大小小几十号军官,谁也不知道李路意欲何为。应当说,即便是上层,也只有在完全了解了李路的企图之后,才明白过来。

外蒙计划必须建立在远东计划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再具体一些,便是尽快地歼灭包围圈里的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起码要给予重创,迫使莫斯科尽快在车臣与远东之间做出选择。

是时候亲临前线了。

放下报告,李路思索了一阵,缓缓地说道:“小杨,准备一下,我要去趟前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