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 258 伊斯坦布尔之夏

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258 伊斯坦布尔之夏

作者:月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5:09 来源:笔趣阁

伊斯坦布尔是一座辉煌的城市,他曾经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那时的名字叫君士坦丁堡——直到现在,许多自视为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继承者的人,依然愿意将这座城市称为君士坦丁堡。比如沙俄,沙皇一直试图占领这座城市,继承拜占庭帝国的正统。

从拜占庭帝国开始,伊斯坦布尔就是繁华的象征,拜占庭帝国的奢靡生活让十字军东征时期的那帮率兵东征的西欧君主觉得自己就像个叫花子。后来虽然几经战乱,这座城市的繁华依然如故,而正直青壮年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在占领了这座古都并且将它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之后,更是让它的繁华变本加厉。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在古都南部的小半岛上建造了辉煌的托普卡帕宫,这座宫殿经过数百年的扩建,已经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象征之一。

这座宫殿就像现在的奥斯曼帝国一样,富有、金碧辉煌富丽堂皇,但脆弱不堪一击。

奥斯曼帝国曾经是一个无比强大,无比令人欧洲人恐惧的帝国。原本这个帝国只是一个叫做奥斯曼的土耳其部落,进入新千年之后部落的首领建立了一个小小的以部落名字明明的国度。当时它自称帝国在周围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帝国,仿佛真的得到了安拉的垂青一般,不断的有强大的可怕的高阶神姬降生,而和这些神姬结合的苏丹,也都是进取心极强极富领导能力的俊杰。

整整十代人,奥斯曼帝国成长为一个巨大的国家,向北它攻陷了辉煌的君士坦丁堡,饮马多瑙河,向南它占领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并且让埃及等国成为自己的附庸。

而这个庞大的帝国被交给了一位强大的苏丹苏莱曼大帝手中,苏莱曼大帝幸运的从俄罗斯奴隶贩子手中得到了一位强大的妻子洛克塞拉娜,他们两人联手领导奥斯曼帝国攻陷了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然后差一点就占领了哈布斯堡王朝的老巢维也纳。

然后……然后奥斯曼帝国的辉煌就到此为止了。

洛克塞拉娜的晚年非常的不光彩,她yīn谋杀害了苏莱曼大帝那位极有才华和天赋的继承人,让她自己生下的无能之辈继承了这个巨大的帝国。从此帝国开始走向衰败。

在苏莱曼大帝之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不是暴君,就是无能的暴君,总之都是暴君没跑了。这些不孝子孙们没能继承祖先的勇武与雄才大略。反而把一些不好的习惯悉数传承了下来:他们建立一种名为闺阁的牢笼,将喜欢的女人抓来关在里面,像对待财产一样对待她们,从不让她们外出,一旦玩腻了就淹死空出闺阁换一个。

其中苏丹易普拉欣最为残暴。他因为有人告密说闺阁中一位不堪寂寞的少女竟然和黑人太监发生了浪漫之情,而下令将整个闺阁中280位美丽女xìng全部淹死,然后全国搜捕漂亮女人,填充他空荡荡的闺阁。

在这样残暴糜烂的君主统治下的国家,竟然还能在崛起的欧洲身旁苟延残喘到二十世纪,这本来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奥斯曼帝国能平安的度过纷争不断的十九世纪,完全是英国人的功劳,英国人需要奥斯曼帝国来对抗俄国和奥匈帝国。但英国人也好。欧洲列强也罢。都没有停止侵吞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整个十九世纪,奥斯曼帝国过得简直和东方那个同样腐朽的清帝国一样苦逼——或许它还要更苦逼一点。如果清帝国是东亚病夫的话,那么奥斯曼帝国就是欧洲病夫,谁都想来占它的便宜。

现在,俄国的威胁突然消失了,英国突然发现。保留奥斯曼帝国的意义已经不存在了,相反。由于德国一直采取拉拢土耳其人的策略,并且修建了从柏林到巴格达的铁路。奥斯曼帝国突然成为德国威胁英国在中东和英属印度的有效途径。有情报指出,柏林正准备把修到巴格达的铁路延伸到巴士拉,然后在科威特接驳波斯湾上的港口,这样德国将在波斯湾上获得一个出海口。

而在现在的情势下,如果德国在波斯湾建立天空战列舰基地,那么英国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就将面临被切断的危险。

这也就是英国人要推动中英联军占领巴格达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英国人坐不住了,奥匈帝国也同样在坐不住了,它早就想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它甚至想要拿下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

除了列强,那些从帝国内部dú lì出去的斯拉夫人国家也虎视眈眈,希腊和保加利亚这两个新国家丝毫不畏惧巨大的奥斯曼帝国,随时想着从腐朽帝国手中夺取更多的土地——当然,塞尔维亚也是如此。

此时此刻,统治这个摇摇yù坠的帝国的是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这位暴君镇压了1878年的第二次宪政改革,他住在奢华的托普卡帕宫中,有一个巨大的可以容纳四百佳丽的闺阁,被欧洲媒体称为世界上最yín?乱的君主,当然现在这个头衔不再属于他,那个太平洋上的无冕之王抢走了苏丹的桂冠。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随意滥杀无辜,光是十九世纪最后十年,他就残暴的屠杀了数以十万计的亚美尼亚人,他的军队的刀锋上,沾满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甚至克罗地亚人的鲜血,所以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人和基督徒都恨死这位伊斯坦布尔的暴君了。

不但斯拉夫人恨死这位暴君了,土耳其人自己也恨死他了,所以恩维尔和他的青年土耳其党才会如此迅速的崛起。

1908年6月1rì,枪声惊醒了伊斯坦布尔,忠于青年党的城防卫戎部队在亚美尼亚神姬和两个库尔德部族的神姬的支持下,攻入富丽堂皇的托普卡帕宫。由于卫戎神姬部队按兵不动,默许了这次政变,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和他最宠爱的四个女人一起,被打死在床上。

德国马上表现了对局势的密切关注,因为奥斯曼帝国的新政权将决定巴格达铁路的命运。

英国也密切关注着局势,因为这将决定他们是否需要武装夺取巴格达。

奥匈帝国则陷入了狂喜之中,因为他们本来就准备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现在奥斯曼帝国内部动荡,让奥匈帝国觉得自己说不定能多吞一些。

美国和中华联邦都处于大选在即的状态,表面上都维持着坐山观虎斗的姿态。

此时此刻,谁都认为这场巴尔干危机会在一年内结束,结果将和过去若干次危机没什么不同:欧洲列强各取所需,奥斯曼帝国回家哭鼻子。

()最快更新,请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