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 265 狼烟渐起(2)一更

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265 狼烟渐起(2)一更

作者:月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5:09 来源:笔趣阁

演练当晚,荷浪牙波和外界的电报线都被电讯号占得满满当当的。

各国武官和使节不知道的是,荷浪牙波的水下工作队早就在他们的电报线上动了手脚,用外交密电码写成的电报全都被送到了联邦海军情报分析中心。

早在神算刚建成的时候,林有德就成立了密电码破译小组。作为一个历史宅,林有德深知上个时空关于密码的各种段子,比如一战初期俄军连密码都没有,就用明码发报进行军事联络,被德军掌握了动向用居于劣势的兵力在坦南堡打了个团灭——当然俄军两个集团军的司令互相打过架这是另一大原因;再比如英国破译了德国发给他的外交官的电文,知道德国即将恢复无限制潜艇战,从而促使美国下决心参战,大批美国大兵的到来打破了欧洲战场的平衡。

更不用提二战了。

总之,掌握密电码的一方,就会掌握事情的主导权。

不过林有德的密电码小组虽然建立得早,但没有牛逼的数学家带领:苏步青还在牙牙学语,华罗庚和陈景润更是连影子都没有,好不容易想起来还有个陈三省,但找了半天没找到这位爷——好吧,林有德记不清楚这位爷什么时候出生了,所以找不到也属于正常。

好在荷浪牙波的科技支援给力,苏菲偶尔也会被林有德骗去“玩智力游戏”,再加上各国对编码还不是很上心,这个破译中心努力了三年多,收集了无数的样本总算是搞定了主要国家的外交密电码。

英国人和美国人都知道这个中心存在,所以很jǐng觉的每年换一次编码,其他国家就没这个jǐng惕xìng了。

德国、奥匈帝国的外交官给各自首都发的电文立刻就被送到了情报部和盖世太保,林有德还没就寝呢,两个部门对电文的分析和判断就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看来威慑相当的有效。”林有德粗略翻看了一下报告,然后对屋里等着和他滚床单的女眷们说道,“尤其是德国。我们把那位俾斯麦的孙女吓得不轻,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德国的影响力应该会上升。”

“那么奥匈帝国呢?”约瑟芬站在书房正zhōng yāng,凝视着墙上的地图——这地图已经从全球图更换成了更适合现在局势的局部图。此时狼烟四起的巴尔干正好在地图的中心。

林有德耸耸肩,表示:“无所谓,反正他们除了土耳其人和意大利人之外谁也打不过。”

不过林有德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太妥当,虽然上个时空奥匈军队的表现确实糟糕。但这个时空没准他们抹了印度神油呢?

于是他补充了一句:“不过,只要奥匈帝国开始总动员,我们就会向他们施压。匈牙利总理蒂萨是我们的好朋友和老主顾,布达佩斯的贵族们中很多都从我们这里获得了投资,应该可以利用这点来影响维也纳的决定。”

“相比之下。”伊莎贝拉在林有德那张大办公桌上随意的翻动卷宗,最后抽出一份,“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法国,舆情报告指出在法军内部……”

“是的,”约瑟芬打断英国妹的话,“法军内部对预防xìng战争的概念推崇到极致,我和每一位来华的法国武官都谈过话,这点我很清楚。现在法军内部对进攻有一种宗教狂热式的信仰。我知道。这很危险。这种信条的鼓吹者格朗迈松当年还曾经追求过我……”

“哇哦。”林有德吹了声口哨。

伊莎贝拉代替约瑟芬白了林有德一眼,约瑟芬则仍然沉浸在话题中:“但是,法**队对zhèng fǔ的影响力有限。法国人受够了军人当政,所以zhèng fǔ一直对军人干预政治非常的敏感,法军不管多么迷恋进攻,他们也绝对没有办法迫使zhèng fǔ参与一场人民不希望看到的战争。拂煦因为是神姬。所以对zhèng fǔ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这影响力起不了决定xìng的作用。”

“那如果那是一场人民希望看到的战争呢?”伊莎贝拉问。“不要忘记协和广场上斯特拉斯堡的雕塑直到现在还蒙着黑纱,法国人从未忘记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伤痛。”

伊莎贝拉的话让约瑟芬的脸sè看起来有些悲哀。

“是的。法国人从未忘记,那是一道难以愈合的旧伤。”

**

1908年6月20rì,奥匈帝**队越过和奥斯曼帝国的分界线,开进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土耳其军队试图抵抗,但土军士气低落,缺乏统一指挥,将军们都在担心伊斯坦布尔动荡的局势影响自己的仕途。更重要的是,土军的将军全是一帮靠着阿谀奉承上位的饭桶,除了指挥军队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之外没有半点本事。

而作为对手的奥匈帝国的军官们表现也不遑多让,康拉德把她的指挥总部设立在距离战场300公里的地方,她只是每天检查部队推进的进度,然后不由分说对没能达到她分配的指标的部队大骂一通,根本不听任何解释。康拉德手下的军官们似乎都在争相效仿总参谋长,指挥奥匈第一集团军的弗朗茨(奥地利人是有多喜欢这个名字啊)将军,甚至带着自己的妻子一起推进,选择司令部址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妻子的卧室采光是否良好。

两边简直就是在比烂,最终奥匈的士兵多少还是有点欧洲列强士兵的样子,奥匈的装备也比土军更好,供应更充足,于是康拉德取得了她期望中的胜利,在萨拉热窝以北包围了来不及撤退的土军主力。

近半个世纪以来,奥匈帝国从来没有取得过这样的胜利,康拉德一时间被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的报纸描述成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甚至有人狂热的把她比作另一位身材矮小的军事天才的再世——这让法国人很不爽,克里蒙梭在自己的报纸上凶悍的反击奥地利人,说“至少我们的伟大统帅知道战场不是舞会,他那套破旧的上校军服比花哨的洋装要顺眼多了”。

奥匈帝国乘胜追击,迅速占领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全境,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赶到了亚得里亚海岸边。

辉煌的胜利之下,康拉德趾高气昂,她开始敦促维也纳,准备“一劳永逸的解决巴尔干的问题”。

康拉德不喜欢黑山人,不喜欢塞尔维亚人——实际上她不喜欢所有住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人,她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本能的讨厌东正教。

康拉德的敦促,让维也纳很为难。

皇储斐迪南大公坚决反对继续扩大战端,匈牙利人也一样,但是内阁中对塞尔维亚公国的不满以及对康拉德的盲目信任占了上风。

大多数内阁大臣们和议会的议员们都这样想:既然我们随便就能把巴尔干那个刺头儿给收拾了,那么为什么不呢?

斐迪南大公无法迫使内阁和议会放弃这种想法,他只能试图拉拢匈牙利人,但问题是,匈牙利人同样不喜欢斐迪南大公,因为谁都知道斐迪南大公继承皇位之后,肯定会把斯拉夫人拉进帝国政治体系内,给予他们政治权利,将二元制帝国变成三元制帝国。匈牙利人之所以反对康拉德继续扩大战果也主要基于这个担忧:目前看来,没人能阻止斐迪南大公继承皇位,没人能阻止斯拉夫人加入帝国的政治体系,那么帝国内部的斯拉夫人越多,对匈牙利人就越不利,而康拉德的建议毫无疑问将为帝国增加大量的斯拉夫人口。

匈牙利人脑海里的理想方案是:占领更多的土地——这很好,然后皇位不给斐迪南大公。

于是维也纳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平衡:斐迪南大公的派系和支持康拉德的人顶牛不止,匈牙利人则两边为难干脆打酱油。

如果没有什么外力的干涉,这样的平衡恐怕一时半会难以被打破。

与此同时,土耳其人也在行动,恩维尔的土耳其青年党获得了政权,他们正试图说服手握重兵的奥斯曼将军们服从新zhèng fǔ的管理,统一军队的指挥,但将军们要求一定要有一个苏丹。可是,死掉的那位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儿子也都被打死了——陪葬的还有他那巨大的闺阁中的数百名美丽的女xìng。

最后恩维尔不得已,用枪逼着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弟弟登上了皇位,可将军们并不领情。

奥斯曼帝国正处在内战的边缘,属于不同穆斯林派系的土耳其人互相看不顺眼,中东方面还有被压迫了许久的阿拉伯人随时等待起义的时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恩维尔做了个艰难的决定,他致电柏林,告诉德皇,他愿意用波斯湾的出海口,换取德国的支持,以稳定奥斯曼国内政权。同时他还希望德国能出面调停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作为回报,恩维尔承诺可以割让一个地中海边上的省份给德国。

这封电报,被林有德的欧洲局全文拦截下来,落后的奥斯曼帝国用的密电码根本就称不上是密电码,林有德的破译中心早就掌握了他们的编码表。

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事件发生了。

英国的间谍窃取了这份破译好的电报,并且把它送回了伦敦。联邦海军的谍报机关在保密和反间谍方面表现其实还不错,英国间谍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偷到很少的情报,就这里面还往往混杂大量故意释放出去的烟雾弹,可偏偏这封至关重要的电报就这么被偷走了,这几率比中******还要低。

英国人就买中了这******,世界也买中了一个“大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