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 284 多米诺骨牌(1)五更

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284 多米诺骨牌(1)五更

作者:月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0:25 来源:笔趣阁

其实,上个时空很多人对一战存在误解。尤其在本朝,大多数人都跟着课本相信“帝国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并且坚信萨拉热窝事件后各国就心急火燎的开战了。

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矛盾确实存在,而且也确实非常的严重,德国人像得了被害妄想狂一样害怕俄国和法国一起夹击德国把德国灭了,法国人在普法战争中被打怕了,害怕比普法战争时更强的德国再来一次,俄国更是提出了丧心病狂的扩军计划,准备每年让总兵力的增加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但俄国人觉得自己能在1918年左右准备好一场全面的战争,其他国家差不多也这么想。

所以1914年的时候谁都不认为会爆发大战,即使在斐迪南大公被刺之后。

萨拉热窝事件后,在整个波斯尼亚,虽然有发生一些奥地利人针对斯拉夫人的报复,但整个局势非常的和平,许多斯拉夫人自发的和奥地利人一起吊唁这位皇储。斯拉夫人不傻,知道皇储是改革派,是准备把斯拉夫人拉进奥匈帝国政治体系中建立三元制帝国的人。而德皇在得知好友死讯后立刻中断休假,回到波茨坦宫准备注意局势的发展,可没几天后他又回去北海度假了,因为当时他觉得不可能爆发战争。

而这基本上代表了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最初一个月中所有人的看法。

那个年代政客被刺杀太正常了,在萨拉热窝时间前的二十年中。美国总统被刺杀过,俄国沙皇被刺杀过,法国总理被刺杀过总之很多人被刺杀过,所以没人会为了一次刺杀大惊小怪的。不像现在。

之所以,这次刺杀在三个月之后发展成了大战,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欧洲各国迈入工业时代之后就没有打过全面战争,不知道这玩意这么可怕。其次就是各种各样的误会。

德皇希望维也纳采取果断的、强硬的措施,在其他国家能插手之前迅速解决问题,然后他的首相和外交大臣理解为德皇希望奥地利采用极端手段,维也纳则干脆认为德皇希望战个痛。而实际上德皇是当时整个欧洲的君主中最不想打仗的,德国也是当时列强中最后一个开始战争动员的国家。

然后奥地利人觉得俄国不会支持塞尔维亚,因为上个时空的1908年奥匈吞并波斯尼亚的时候,塞尔维亚向它的保护国俄国求援。俄国人怂了,后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俄国人又怂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还是怂。所以维亚纳觉得圣彼得堡这次还要怂一回,可是此时圣彼得堡对前面几次缩卵耿耿于怀。决定这次要强硬到底。(.)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误会,比如沙俄的战争动员分为很多个阶段,因为它的领土太广阔部队太多。比如说。它有个叫做“预备战争动员”的玩意,其实那并不是真的要全国总动员了。只是让各个军区提高战备等级,准备迎接后面送上来的部队。当时俄国也只是发布了预备战争动员的命令而已,实际上本土根本没有征兆预备役,也没有调整运输调动战争物资。但是德国却误会了,以为俄国已经开始战争动员。

总之,在上个时空,所有这些误会加在一起,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上个时空1914年八月一rì,德国俄国宣战之后,德国驻俄国大使和俄国外交大臣萨索诺夫拥抱在一起,同声痛哭,像一对生离死别的基佬。

而这个时空,同样的事情也正在上演。

9月16rì凌晨两点的时候,巴黎所有印刷厂都接到各自合作伙伴的通知,立刻停止印刷当天分的报纸,排字车间开始重排头版。

于是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正在等待政治丑闻和绯闻的最新进展的巴黎群众猛然发现头版头条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可当他们看清楚那豆大的标题,并且理解到标题背后的意义时,所有人都陷入了恐慌中。

德国开始战争动员了!

那个曾经入侵法国,在sè当要塞生擒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并且凶残的围攻巴黎的普鲁士,再一次开始战争总动员了!

那个割占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德国再一次开始战争总动员了!

许多法国人自发的聚集到协和广场上那至今还蒙着黑纱的斯特拉斯堡雕像面前,虔诚的祈祷,希望这一次上帝站在法兰西这一边,抛弃那些新教徒。

克里蒙梭的《zì yóu人》报以闪电般的速度发了号外,上面只有克里蒙梭亲自撰写的战斗檄文,他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填满了他的高声呐喊:“法兰西绝对不会屈服!”

《zì yóu人》报在法国拥有相当不错的发行量,而这份号外更是在德国人动员的消息的推波助澜下,成为整个巴黎最受欢迎公众出版物。人们聚集在街头巷尾,讨论者德国的总动员,一个词在人群中传递、扩散,如瘟疫一般蔓延开来:

战争!

这个时候德皇的本意是怎么样的已经不重要了,法国人就是觉得德国人又要来上我们了,巴黎没有哪个普通民众能把德国的战争总动员和远方巴尔干半岛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逻辑关系是这样:德国人战争总动员》德国人要打仗》离着最近的是法国》德国要和法国打仗。

那么在公众眼中,法国剩下的选择已经不多了:总不能束手就擒?

但是,法国的政治家们都是明白人,他们知道德国是在威慑巴尔干四国,给奥匈帝国撑腰。但他们又不能和公众的想法背着干,因为他们是民选zhèng fǔ的官员,共和制的体制下,官员可以去绑架民意。但民意反过来也能绑架官员们的决策。

不过,此时此刻法国的总理改选已经结束了,卡约如愿以偿的取代了普恩加莱,成为法国总理,所以法国zhèng fǔ总算是没有陷入被民意完全牵着走的地步。

从16号开始,卡约就在和全体内阁成员开会,商讨对策。

阁员中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谨慎的顺应民意,一边跟柏林沟通。另一边则低调的开始战争总动员,只有被卡约任命为财政部长的让?饶勒斯持有不同意见。

饶勒斯在内阁会议上慷慨陈词:“既然我们知道柏林只是在威慑巴尔干,只是在做给英国看,公众只是误解了柏林的意图。那么我们就应该向公众解释,让公众明白这一点,而不是也用危险的,容易让柏林误解的行动来回应!”

卡约不动声sè的看着友人,饶勒斯是个理想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一般都是理想主义者。但卡约不是,卡约知道要让已经被扇动起民族情绪的公众平静下来是多么的困难,所以他并没有回应友人寻求支持的目光。

这时候,外交部长开口了:“我们会向柏林解释……”

外交部长刚开口。就被饶勒斯打断:“那德国的公众会怎么想呢?”

“德国是个帝制国家,只要德皇相信我们没有敌意。那么一切都没有问题。”

“真的吗?”饶勒斯非常露骨的反问,“你真的认为是这样吗?”

“这……”外交部长沉默了。

是的。没人能保证柏林不误解法国的意思,或者说,没人能保证德国不故意误解法国的意思。

“所以,我认为,任何主动刺激战争的行为,都是愚蠢的!我和公会的领袖们都绝对不会同意这种事情!产业工人这边,会由我出面来解释,我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安下心来。”饶勒斯的语气坚定不移,这让与会的大多数阁员皱起了眉头。

法国政坛虽然容许社会主义者存在,可大多数政客都不喜欢他们,但又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者们控制的工会非常有力量。

这种力量,让饶勒斯的话听起来不是那么理想主义了。

于是卡约开口了。

他没有直接支持好友,而是选择了“曲线救国”。

“我想,大家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曾经的盟友俄国消失了,苏联现在是德国的朋友,法国没办法单独应付不用两线作战的德国,我们都认同这点,不是吗?”

内阁阁员们面面相觑。

“所以,我们应该确认英国和中华联邦的想法,然后再做决定,不是吗?”

卡约一说完,饶勒斯就对他投去感激的目光。

“好,”卡约装没看见,“今天就先到这里。”

让?饶勒斯从zhèng fǔ侧门出来,迎面碰上了正在路边汽车旁和别人闲聊的前总理普恩加莱。

饶勒斯从来不喜欢这位偏向大资本家的政治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所以他准备装作没看见普恩加莱,安静的离开。

可是普恩加莱却少见的叫住了饶勒斯。

“我说,让,”普恩加莱从来没有这样称呼饶勒斯,“太晚啦,该做的都做了,你的尝试不会有任何的意义。”

饶勒斯非常不高兴的答道:“不,我将会继续尽我所能,来阻止战争。”

“不必了,”普恩加莱说,“没有什么你需要做的了,有人会在这个街角刺杀你。”

上个时空,另一位保守派政治家对饶勒斯说过同样的话,然后饶勒斯就死了,法国失去了最后一个准备阻止它走向战争的政治家。

但这个时空的饶勒斯仍然不信邪。

“那样又如何,从巴黎公社以来,我们就从未畏惧过死亡。”说完饶勒斯昂首阔步的走向普恩加莱说的那个街角。

于是,一枚点三八温切斯特子弹shè进了他的心脏。

随后,法国开始战争总动员。(未完待续。。)

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